孟仲法 > 学术观点
孟老深谙中西医学,学风严谨,师古而不泥古。重视继承中医传统成就,主张发皇古义,融合新知,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以及药食结合整体调治,重视小儿脾胃虚不足特点,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着重调理脾胃,且以脾的不同功能治疗不同的疾病,并提出治“脾虚”不仅在脾、还应顾及与肺与肾的密切关系。曾提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新病名,并指出此病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气不旺,肺卫不固,久则及肾所引起的结果,并拟有相应的食方和药方等综合治疗措施。多年来研究小儿脾虚,拟有治疗脾虚方多首,经数千例病儿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健脾1号至4号系列方,分别对脾弱气虚,脾阳不振,胃阳不足,湿浊阻脾等证型有明显疗效,改革剂型,并结合食疗,将有效的食方和药方相结合制成简便易服,亦结合食疗,将有效的食方和药方相结合简便易服,亦食亦药的剂型。如“健脾宝花粉”、“珠玉二宝粉”、“聪宁灵”、“开胃灵”、“增纳饮”等食疗制剂,以辅助药物提高疗效。为研究食疗,使之科学化,他遍阅古籍博收古今和民间食方,主编《中国食疗学》一书,对我国食疗发展史,及各代食疗著作的介绍都写有专文,并对有关学说和理论,以现代医学和营养学阐释,使食疗有了新的发展。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食疗应用于实际,研究的“辨证施食”在上海市中医院实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不仅在病房和门诊应用,还将其用于保健养生和丰富人们生活,以及饮食等方面,并创造了一套现代食疗保健宴席菜肴,其代表作为“福寿宴”,“青春健美宴”,“诗画药膳”,“辨证和辨体(质)食疗保健组餐”等。
食疗是古代医学家的结晶,它的内容包括食疗,食养的理论和经验,也包括了食疗食养的贯彻和运用。食疗是建立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而这些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多科学的现代医学殊途同归,息息相通的。
一、以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的学说
1、充分认识中医学的阴阳动态平衡,整体观学说为食疗学的理论指导基础:根据阴阳学说,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动态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就要引起病变,甚至死亡。阴阳平衡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方偏胜就要影响对方而致病,这样就使我们明白了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同时,阴阳的平衡是在运动的,变化的,要从发展的基础上来寻求相对平衡,即能动平衡。
凡是人体的各种对立的阴阳两方面处于匀平状态时,便是健康人,正常人。如果人体的阴阳正常关系遭到干扰和破坏,双方失和,互不协调,便会失去平衡,使整体地失去平衡,临床上便会出现阴阳失调的征象而呈显现为各种症状和“证”。由此可见,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观学说,是中医审证求因,辨证施食和辨体施食的基础和根据。
2、以调整阴阳为中心的治则治法
辨证施食类同辨证施治,其实质就是运用一切手段来调整阴阳,恢复其平衡状态。中医治疗调整阴阳,其基本出发点为:(1)从患者的机体出发,立足点放在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上,观察了解其阴阳平衡中产生的异常和变化,从而以食物或药物调节其反应性,使之趋于正常的平衡状态。(2)扶植机体的正气,加强机体的整体功能,增强其抗衡各种压力的能力,这些压力包括疾病过劳和精神负荷等。立足于扶正固本。(3)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和谐, 即使机体保持在一个活动的相互影响彼此协合的整体中,立足于机体处于和谐的体系中,为三个基本出发点可以贯穿到所有治法之中,无论是祛邪还是扶正,是治法还是补法,都具备这三个基本观点。只是在程度上,某侧重面以及兼方面的差别而已。
二、以我国食疗学的主要学说
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明确味、形、气、精、五脏相关,食饮有节,五味调和及医食养结合三学说为我国食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1、味、形、气、精与五脏相关学说。对饮食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提出了最基本观点。这一套基本理论的内容为:味与形体,元气,精微或精气之间的密切依存关系,饮食五味与五脏之间的亲积性和排斥性,以及饮食是人与大自然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方面等等。有机体从环境中获得食物,食物在体内经过代谢产生能量来维持生命及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代谢即是食物在机体内于若干酶的及递,氢体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能量的过程。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存在着对应的反应,如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对立反应的相生相克,就是推动物质代谢的动力源泉。并且分解代谢常可放出能量,合成代谢则多消耗能量,分解代谢所放出的能量常是合成代谢所需能量的来源。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放出其所含的化学能,此化学能若用以维持体温则变为热能,若用以支持动作则变为机械能,这是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所觉察到的味与形、气、精、之间的生发转化现象可能科学实质所在。正如《内经。中所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论述。
2、食饮有节,五味调积学说:食饮有节包括数量和质量上的节制。但饮食的节制是有限度的,古人并不要求无限度的节食,而是提倡饮食适量,不要过饥过饱。饮食质量的调节也就是五味调和。祖国医学一贯主张饮食以清淡为宜,而反对高梁厚味,并强调五味调和而禁止偏胜,提倡饮食不必过度丰盛,荤素搭配合理,不偏嗜偏食,是饮食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养身与理论中的重点。饮食质量的调节也包括膳食组成的合理性,完整性。五味调和也包括四季和寒温调节在内。从数量上不节制,过饱则影响脾胃功能,过饥则影响营养不平衡;从偏嗜角度来看,长期摄入糖过多,超过机体需要,会诱发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或加重病情进展;多食油煎油炸食物易致癌,若饮食过分精美长期不摄入纤维素会引起便秘;过食冷饮除引起胃病外,还易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经常食高梁厚味除影响脾胃功能外,还会引起糖尿病等等。因此,调整各种食物之间的比例,保证基本营养素,才能使人体健康,祖国食疗理论中的“食饮有节,五味调和”是非常科学而正确的。
3、医疗养结合学说:古代医学家在肯定医药治疗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强调食治食养的重要性。医疗食养结合是祖国医学中很为突出而有实际价值的理论,因此需要饮食营养与医药治疗之间的密切配合,并已成为现代治疗学中的原则和不可分割的医疗手段。如药膳结合的出现即为医疗食养结合的典型,医疗是治疗疾病的主体,是主要手段,但没有营养的供给与膳食成分的配伍合理,若忽略有效医疗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不能达到治愈疾病或完全恢复健康的目的。利用饮食防治疾病,不但为历代医药家所肯地定,而且也为现代医家所证实。
三、对食性四气五味的认识
食物是维持生命和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食物的功能作用是按其所含的营养素和某些其他成份来决定的。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即性味)也就是“食性”。食性的理论来源是以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同时又与中医中药的理论相结合,用于阐明食物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四气即温、热、寒、凉四种,此外还有一种为平性。不同的性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温热性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等作用。寒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等作用;平性具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身体等作用。
五味是中医用以归纳解释药用食物的药理、营养等作用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食物的天然味道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份,各种味道都有其相应的成分所选,也各有其作用。如酸味常具有开味胃、收敛、固涩等作用。苦味食物常具有泻下、清热、燥湿等作用以及健脾补肾、健筋强骨等作用。甘味食物常常具有补益、缓和、解毒、开胃、生津等作用。辛辣味的食物常有散寒、行气、活血、助阳等作用。咸味食物常有祛痰、软坚、补肾等作用。四气五味不同的作用,其实质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这些相素理论,经临床多年验证确有科学性。
辨证施食是辨证施治在食治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具有辅助药治,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对“证”的本质有如下概念。
1.“证”就是“证候”的简称。“证”是包括病人患病时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在内的(即主诉和体征)。“证”不同于症状或一个综合症群,而是概括产生疾病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的体质而表现不同“证”。因此中医的“证”比现代医学所说的症状与体征有着更深刻的涵义和内容。
2.“证”是病程生理过程中的综合反映。(1)“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影响下,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和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脏腑经络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2) 也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时相性的本质反映,是一种以临床功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性反应形式”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病理,生理的综合性反映,表现为某一特定联合体过程中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其特征表现有异病同征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3)“证”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阶段性。
3.“证”是一个动态概念。(1)“证”始终处于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了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即邪正斗争)的综合趋势。(2)也疾病过程中病程生理演变的连贯性,和相对阶段性的动态反映。因此不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证”。(3)临床上应该在辨病的基础上,抓住当前“证”的表现辨明表、里、虚、实、寒、热,予以针对性施治或施食。
“证”成了治病的依据和决定治则方药或施食不可缺少的指针,其实质是指导临床治疗时的实用诊断,是论治和施食的依据指标,是为论治和施食服务的,是论治、施食的前提。不辨清“证”之所属,就不能行治病之实。
4.食性理论是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选食、用食时的重要依据。辨体施食是根据中医理论对正常人,分成不同的体质,然后根据各人所具体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则能调整阴阳方面的偏胜偏衰,能有利于健康,也能防病于未然,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人体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有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和整体观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经临床多年观察,发现成人体质类型和各型特征有以下几种。
寒型、极寒型、热型、极热性、平型、平偏寒型、平偏热型,以上是七种成人的不同体质,然后根据各人的体质进行选食。以食物不同性味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以供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服用。
温补性食物:一般含热量较高、营养滋补性较强,适用于秉赋不足,久病体弱、阳虚、或寒型体质的人。清补性食物一般热量较低。适用于体质怕热、易兴奋、多汗、咽干口燥、血压、血脂过高等情况者,即热型体质。平补型:为正常人的阴阳两虚,气血两亏,寒热交错,半表里证体质也可适用,即平偏热或寒型体质。对温补、清补性食物也可交替用。利用脾多种的功能,以药食结合,治疗不同疾病:
1.脾主运化,常用于治疗胃肠病。采用不同的药膳食疗。
(1)益脾和胃法;(2)健脾理气开胃法;(3)理气健脾法。
2.脾统血: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症。采用补中健脾,益气生血之法。以药食结合治疗,常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3.脾主肌肉:用于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法。
4.四季脾旺不受邪: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脾气失旺可引起许多疾病,许多疾病又可使脾气失旺,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由以下几种情况常可引起。A.营养不良、b.病毒及特种病原体、c.反复上感、d.肺内异物或治疗不当、e.免疫缺馅等等。
其病机多属、秉赋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脏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导致脾肾亏虚,损及真元。治疗以健脾补肾,清肺祛邪,活血通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为基本治则。方药以自拟的“间支验方”为基本加减。辅以药膳配合。
临床证治经验
注重后天之本,强调辨病辨证论相结合,以整体调治为核心,辅以饮食调护相配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当外感六淫之邪,内为饮食所伤,均可出现病理现象,尤以肺脾二脏病证更为多见,因此调治肺脾病证,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关键。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着重调理脾胃并提出治“脾虚”,不仅在脾还应顾及肺与肾。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脾虚的研究,提出了“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新病名。并指出此病是由于小儿脾气不旺、肺卫不固、久则及肾所引起。对此病的治疗,在健脾的同时,兼清肺热,旺肾气。拟有“增免抗感方”,“增免方”,而获良效。对脾虚纳呆小儿所拟健脾1~4号方剂,分别对脾弱气虚,脾阳不振,脾胃阴虚,湿浊阻脾等证型有明显疗效。改革剂型,制成糖降剂,并结合食疗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对小儿脾虚泄泻的治疗,自拟的健脾止泻方,并辅以食疗指导、疗效显著。对小儿的外感咳嗽,如急性支气管炎和轻症肺炎、尤以病毒所引起者应用清热解毒,宣肺达邪的“板(蓝根)麻(黄)汤。”可以不用西药而治愈。对夏季的小儿暑热症,人参白虎汤将人参改为西洋参,立“清暑生津汤”以达到益气养阴,清暑生津之目的。总之,治病不在言论,重在疗效,这就是先生唯效是求的学术特点。
四、孟氏重脾辨证探索与思路
(一)、对小儿脾虚证本质的探索与研究
“证”是中医对于某一特定疾病状态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意见的高度概括。“脾虚证是脏腑辨证中一个”证“。由于小儿生理病理决定了小儿”脾常不足“,且与成人的脾虚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小儿的脾虚是一个常见证。怎样来制定这个小儿的脾虚证的辨证标准呢?首先要按照古代医家和中医对“脾”“虚”“证”的概念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其次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和统计,可以认定为脾虚的各种症状的出现率,提取出现率高或较高的症状,作为组成脾虚辨证指标的依据。第三,还要通过临床按脾虚证论治后,能有较高的或较为明显的疗效来作佐证。最后能找出若干比较衡定和重复的实验指标来,作为诊断小儿脾虚证的客观依据。
(二)、对小儿脾虚证标准化的探索
一般小儿脾虚表现为食入不化、大便溏泄、肌肉消瘦、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腹胀、乏力、倦怠等证候。
1.脾虚证辨证标准:
主证:纳呆;乏力;消瘦;腹胀;便溏。
次证:面色萎黄少华;浮肿;困倦思睡;舌质淡;苔白;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具备上列主证,次证备二项者,即可作为脾虚证辨证。
2.脾虚证分型辨证标准:
(1)脾弱气虚型:气短;多汗;眩晕;倦怠;疝气或脱肛;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指纹淡红。
(2)脾阳虚型:肢冷;多喜热饮;恶风或畏寒;久泻;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低热;面颊潮红;口渴;大便干硬或秘结;舌质淡红、苔白或花剥少津;脉细数。
(4)脾虚湿阻型:浮肿;身重;肢冷;脘腹胀闷;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5)脾不统血型:鼻衄、龈衄、便血、尿血或皮肤粘膜紫癜;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细弱无力。
按上述脾虚证标准可定为脾虚的病例,如有分型辨证标准中,某型证候的三项以上者,可定为该型、兼见一型以上症状者,可定为混合型。
(三)、对小儿脾虚证特点的分析:小儿脾虚证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脾虚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其年龄集中在幼儿期及学令前期,这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2.小儿脾虚证多见于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而成年人则多见于各种杂病,特别是某些慢性病,如胃病、肝病、老年慢性支管炎、肾炎等患者。
3.小儿的脾虚证出现快、经过合理治疗,痊愈快,消失也快。
4.小儿脾虚证在辨证时,脉诊往往不足凭信,主要以临床证候为主。
(四)、小儿脾虚证与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的探索:
小儿脾虚证辩证标准,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检测手段作为客观指标,来完善小儿脾虚证标准。但这些客观指标要反映脾虚证的本质,而不是反映西医的某一种病或几种病。要不断探索具有定位、定性、定量意义的“脾虚证”的临床客观科学指标。才能使脾虚证有所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科学含义的中医辨证典范。
1.脾虚纳呆小儿尿淀粉酶含量测定探索
以脾虚纳呆小儿为观察对象,运用上述小儿脾虚证标准及分型标准来加以诊断,选择正常儿童测定尿淀粉酶含量作对照组。结果,脾虚纳呆组患儿尿淀粉酶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对照组。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患儿尿淀粉酶含量明显上升。
中医的脾,可能包括现代医学胰的部分消化酶分泌功能,包括淀粉酶的分泌。当然除胰外,“脾”还包括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但确实与胰的功能有关。
2.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证与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探索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许多小儿复感染而引起的“脾虚证,”也是针对这一疾病首先提出的新病名,并得到国内学术界,刊物及国际刊物的认可。其诊断标准:
(1)有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伴有发热病史, 在感染病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仍存在脾虚证的症状和体征者。(2)常见症状为纳呆、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寐差、磨牙、异嗜、腹痛等。(3)常见体征为消瘦(身长、体重落后于同年龄儿童)、面色苍白、萎黄、少华,面部有脱色斑,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印,舌质淡红,舌苔花剥,苔白腻或黄腻等。(4)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增高,尿淀粉含量偏低,细胞免疫功能偏低,免疫球蛋白IgA、G偏低,免疫复合物增高。凡存在上述1条情况、又有2、3条所述症状体征各三项以上,并有4条中一项阳性所见者,即可定为本征。通过明确诊断及对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观察,发现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头发微量元素锌、铜、铁均低于正常儿童。因为各种感染,可使正在旺盛生长发育中小儿代谢失衡,消化功能受损,使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加上感染使小儿食欲减退,摄食减少,益加得其程度。经健脾、理脾法治疗三月,基本恢复到正常值。中医“脾虚证”涉及人体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不少是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代谢有关,就锌、铜、铁三种微量元素来说,都涉及体内重要生理代谢所需酶的形成,免疫物质的组成,氧的载运、交换和组织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这些微量元素缺乏,将会影响其功能。因此间接地证实了头发微量元素锌、铜、铁与脾虚证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也可作为脾虚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3.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与多项免疫指标的探索: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故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经测定,发现本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A、G 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形成率大部分偏低,免疫复合物增高,经过健脾、理脾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复合物降低。证实多项免疫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脾虚的客观指标之一。
(五)、讨论与体会:
1.小儿“脾常不足”是重脾辨证的中心,也是小儿脾虚证的重要理论依据。而脾又为后天之本,当外感六淫所侵,内为饮食所伤,就可出现脾虚的证候。
2.对小儿脾虚证的探索与研究。以大量的临诊实践作佐证在充分肯定古人对小儿脾虚证的基础上,发扬创造了对该证的辨证标准化,分型标准化,还把现代医学与脾虚有关的检测指标,充实到辨证行列中,作为客观指标,从而强化了小儿脾虚证的科学化与客观化。
3.继承和发扬乃是弘扬中医,发展中医的关键所在。在总结前人对小儿脾虚证的症状中,对便溏一症颇有观点异同。近年来儿童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有关。因多食蛋白质类食品增加,相反蔬菜和纤维素食品的摄入不足,而导致大便干硬或便秘。因此把便溏改为便通失常(包括便溏、便干硬或便秘)更为确切,这种思维与逻辑,是在实践中来加以论证,提供了又一种新型的实践辨证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