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寅
明代医家盛寅医术高超,著有《医经秘旨》一书,其“治病必求其本”,认为“知常还需达变”,倡导“阳有余阴不足”,强调用药“适事为故”的论述,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盛寅学术思想初探
□ 吕金山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盛寅(1375年~1441年),字启东,江苏吴江县人,早年习举子业,后弃儒攻医,为医家戴元礼的再传弟子。医术高超,治病多奇验,著述《医经秘旨》一书,为盛氏临证心得杂记,是“将平日经验历试不爽者,阐明疑似之理,提纲携领,本之经文,节其要旨,参以管窥所得,随笔记录”而成,目的在于“俾后进者,有所指归,触类旁通,所谓比类奇恒,或在于斯”,现概述其学术思想如下:
治病必求标本
盛寅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他认为“治病当知标本矣,然犹不可不知标中之标,本中之本。如脾胃虚而生湿热,是虚为本,湿热为标也;至湿热下流,膀胱之气化不利,是湿热为标,气不利为标中之标;至气化不利,逆而上行,嗌塞喘逆,又标中标之标也。推次而逆求之,则本中之本,亦可得矣”,“心肾不足,小便浑浊……此皆正气虚而生邪热,当推其本而补之”,不能徒执“水液浑浊,皆属于火”一语而施治。
贵在变通
纵观《医经秘旨》,随处可见盛氏苦口婆心地告诫后人,作为医生宜做到“知常还需达变”。他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曰不能治其虚,焉问其余?然亦不可执也”;“手足心热及夜热,有虚有实,不得执定阴虚”;一般而论“瘦人血虚”为其常,然肥人亦有阴虚,不可不知,以上论述了在病因病机方面的常与变。
在治法上盛氏主张“至若形气有余,病气不足,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当责有无真假。东垣云:但补泻病气之有余不足,不必顾其形气之有余不足,似非确论”。
在方药应用上,盛氏认为“方者仿也,务必相时令之虚实与时序之寒温,仿而用之”。在医生治疗原则上,盛氏告诫“有宜先攻后补,其功在补;有宜先补后攻,其功在攻。易医而治,毁誉生焉”,确为其临床经验之灼见。
格致医理,推本阴阳
盛氏早年习举子业,后弃儒攻医,该学术背景决定了其在穷尽医理时,难免会将儒家格致理学的观点,运用于医理探究上,如他主张“老人阴虚者,十常八九,阳虚者,百无一二,天地古今之理亦然”,“至论进阳退阴,进君子退小人,若《易》之喜复而恶剥,此阳盖指生发之气,阴指肃杀之气,又非谓人身日用消长之阴阳也”,“治病有失之渐者,见病治病是也;有失之深者,诛伐无过是也。推本阴阳,万举万当”。
倡导“阳有余阴不足”
盛氏本与朱丹溪、戴元礼等医家一脉相承,故而盛氏竭力倡导“气有余便是火”,“阳有余阴不足”的火热病机观点。但盛寅又用“阴阳相抱”之理阐述了“阴不足”与“纯阳论”的关系,“丹溪阴不足之论,诚为精确,是则当养阴矣。然道家又言纯阳,又是喜阳而恶阴。不知阴阳不可偏胜,亦不可偏负,其相得无间,便是真气。真气即生气也,人生动作不衰,皆赖此阳气。然养此阳气,又全赖此阴气,如鱼之有水。所以阴在内,阳之守也。然阴气匮乏一分,则阳气脱出一分;阴气全绝,则孤阳飞越而去矣。善摄生者,外邪不侵,内情不动,茹淡远帏,则火不作而阴全,阴全则阳气相抱,四肢百骸皆阳气充乎其间,故曰纯阳”,从而说明养阴抑阳之理。
治病用药调养“有度”
盛氏强调用药“适事为故”,认为“世间病之杀人者十三,而医药杀人者十七,皆由不知阴阳虚实之理也。如劳瘵未必遽死也,欲退其蒸,频用寒凉,则脾泄而不可救矣”,其对于饮食调养之度格外注重,认为有些疾病如脉“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而倘若“病者、医者不识待衰之理与待衰之法,一则躁急以求治,一则杂药以妄投,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者,踵相接也”,反对患病后“广服大药”,主张宜“断厚味,使邪无所助而自退”,认为“甘肥之味,要在淡煮,使不生痰助火;至于蔬菜,不妨加以盐豉益其味也”,可见其对辨证用药调养的分寸的理解和把握何其精细。
盛寅认为,医者常法易学,变法难通,故谆谆告诫后学,不仅要“知治法之所当然”,更要懂得“治法之所以然也”。《医经秘旨》当为盛氏经验之谈,不愧“医经秘旨”之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