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强
医海锋针绽奇葩——记吉林省长春市肛肠研究院院长王俊强
王俊强(左)为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教授用太昊妙锋针调理后,霍松林欣然命笔题词:元气贞针。
王俊强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
2006年王俊强被“中华纵横”活动授予“华夏英杰”荣誉称号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2010年8月7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吉林省长春市肛肠研究院院长王俊强研制成功的“太昊妙锋针治未病混元化特色疗法”被大会授予“2010中医药特色疗法奖”;王俊强的论文《太昊妙锋针“治未病”混元化特色疗法》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这是王俊强继2004年6月因发明微型锋针刀特色疗法,获得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主办的“中华纵横”活动“华夏英杰”荣誉称号之后,又一次以发明中医特色疗法而站在了北京的领奖台上。
十年磨剑 针药显威
今年46岁的王俊强是农家子弟,小时候家乡缺医少药的现象,让他很早便树立了学医的志向。上世纪80年代,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开办了自己的医院,并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吉林省长春市肛肠研究院。
专科医院的发展在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年来,王俊强专注于痔疮治疗临床研究,探索能根除痔疮,痛苦少,又经济适用的新疗法。痔疮是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自古便有“十男九痔”之说(其实痔疮也是妇女的多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诱发贫血、直肠癌等疾病。尽管已有手术切除、药物熏洗、注射药物、结扎、挂线、枯痔、激光、冷冻等多种治疗方法,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剧痛、出血、感染、复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治疗中的疼痛、疗程长和高费用,总是让患者心有余悸。
王俊强潜心磨砺,刻苦攻关,遍访名家,博采众长,历经十年寒暑,不断探索创新,终于发现了“新大陆”。他汲取古今针刺、针刀疗法之精粹,大胆创新,发明了能够成功松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医疗器械——微型锋针刀。与此同时,经过数百次实验,他研制了一种能够加速痔核萎缩,并促使伤口快速愈合的中药制剂——二矾溶液。实践证明,这种针药结合治疗新方法为切断引发痔疮的根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开创了国内外使用微型医疗器械治疗各类痔疮的先河。
王俊强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在痔瘘科领域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他发明的“微型锋针刀”、“二矾溶液”和“痔病速凝器”,于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他也因此被载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一书。
特色疗法 广泛推广
“锋针刀”与“二矾溶液”结合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的特色疗法,体现了“简、便、廉、效”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称赞和业内专家的认可。
这种特色疗法具有治疗时间短、一次便可治愈、无明显副作用、不易复发、费用低廉的特点,可以达到患者无需住院、不感染、出血少、疼痛轻、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效果,术后不久即可参加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众多患者带着痛苦和期望慕名而来,满怀轻松和喜悦而去。为了诊疗各地患者,王俊强总是顾不得休息,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当他看到求治患者焦急、痛苦的眼神,他的做法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认为,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任何物质享受所不能替代的欣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根据中华医药特色疗法交流办公室的推荐,组织专家组对“锋针刀”和“二矾溶液”两项国家专利技术在痔瘘中的应用进行考察评议。参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对治疗痔疮有创新性,已形成特色疗法,值得推广应用。长春市肛肠研究院从此进入中国传统医疗特色疗法国际交流协作单位行列。
王俊强常说:做医生的良知告诉他,要想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只有为社会多做贡献,给他人多送欢乐。面对社会上无助的人群和贫困户、残疾人、敬老院老人、军烈属,王俊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免费治疗近千人次,减免费用达60余万元;并带头为抗击“非典”和助残多次捐款共计20余万元。
承继传统 志在“上医”
长年工作在医疗临床一线,他始终保持探索未知的钻研精神。在发明了用于成功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的专利技术——微型锋针刀之后,他脚步不停。首先,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医学专著《肛肠病锋针刀特色疗法》,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该疗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和具体操作方法,将创新疗法推向基层医疗单位,以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他观察到,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以致体质下降,影响了健康水平。怎样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王俊强孜孜以求。
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王俊强在“宝库”中苦苦地寻觅……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宝藏”。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很大部分都是论述针灸基础理论的,可见其历史之悠久。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自古以来,用针灸作为保健的手段之一,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针灸、按摩、中药的归经等,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原动力,具有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等作用。
综合了祖国医学的针灸、经络和“气”三方面的理论,王俊强在微型锋针刀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研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施针刺的工具上,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医疗单位、医务人员使用的都是不锈钢针。然而,针灸疗法自新石器时代使用砭石治疗疾病以后,进入金属时代,首先采用的就是青铜针具。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战国时期的青铜针。王俊强研制成功的太昊妙锋针即使用了青铜材料。他认为,源自古代的青铜针,可以传达远古信息,具有化毒祛邪、促进机体内组织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的功能。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令人脏腑和谐、精力旺盛、身心强健的作用。
然而,青铜材料具有的脆性,使得所制成的器具不能像其他金属那样纤细。所以,太昊妙锋针比传统的不锈钢针要粗许多。在治疗效果上,王俊强说:古人刺法,取血甚多,《灵枢·血络篇》言之最详:“而头痛、腰痛,尤必大泻其血,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变色,见赤血而止,否则病不除反而有害,今人者偶尔见血,病者、医者均慌恐失措,病由何除。”《灵枢·官能》中载有“摇大其穴,气出乃疾。”意思是针刺时要摇大针孔,邪气才会很快地外泄。这就是太昊妙锋针疗效较佳的根本之所在。
王俊强精研医(易)理,《帝王世纪》载:“伏羲画八卦、制九针。”《灵枢九针篇》帝曰:“九针焉何而有名,岐伯曰: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终于九,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时、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风、九法野。九针者,圣人起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之数(注:黄钟即古代用于预测节气与二十四时的律器),针之数应之而人之身形,亦应之皮,应天肉,应地脉、应人筋、应时声、应音阴阳、应律齿面目、应星气、应风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九野,此天人相通之道也,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各有所主也。”
王俊强认为,按灵枢经九针中大小长短之法基本相同,但若要潜心研究,一定会体验到其中奥妙之处。太昊妙锋针就是汲取了古今针灸治疗经验之精华,取人体强壮要穴,集针刺、埋线、点穴按摩、刺血排毒、松解病灶组织、温针灸疗法于一体的多功能古朴、实用新型针具。在临床应用中,对于多种亚健康状态和一些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痊愈,可推广用于临床各科病症。
丰硕成果 造福患者
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使王俊强声名远播。他先后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授予“华夏英杰”荣誉称号,被中国医学基金会授予“全国百佳优秀医院院长”奖,被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农村基层优秀中医”等。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为锋针刀疗法题词:“医海锋针绽放奇葩,奉献爱心播洒希望”,鼓励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亲切接见王俊强时,为他签名留念。锋针刀特色疗法于2004年、2005年分别纳入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2001年5月18日,首届全国基层民间中医药论坛暨优秀成果推广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王俊强作为全国百名优秀乡村医师之一,光荣地应邀参加大会,并作了题为“锋针刀疗法在痔瘘科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赞誉。经专家组评审,锋针刀疗法获得了大会发明成果奖,学术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大会期间,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之一、深受学界敬重的中医泰斗吕炳奎老先生为王俊强题词:“锋针妙术,杏林奇葩。”北京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中国特种针法委员会副会长、美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王成善先生也为王俊强发明的锋针刀疗法题词:“推广锋针刀疗法,造福于患者。”
2003年9月9日,王俊强应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邀请,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医疗新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管理论坛。会上,王俊强以“锋针刀外科技术应用”为题作了专场报告,“锋针刀”被选为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优秀推荐项目”。
十余年来,经王俊强治愈的肛肠病患者25972例,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他于2006年成功将锋针刀改进为“太昊妙锋针混元化特色疗法”,并应用于临床,治未病疗效令人满意,并获国家专利。他先后被聘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第十六届吉林省农安县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农安县政协委员等职。他的肛肠研究院,2006~2008年连续三年被长春市卫生局、长春市宽城区卫生局评选为先进和文明单位。
王俊强还积极参加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在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中,以优异成绩,获评“贡献单位”奖。在今年9月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期间,他还应邀参加围绕“亚健康”专题的咨询服务活动,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和技术,奉献给广大群众。(张立峰 刘晓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