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延河儿女>永不熄灭的火种

延河儿女

主编: 贾芝

永不熄灭的火种



——记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师彭士禄
金茂年
彭士禄,一位瘦小精干的广东人,爽直乐观又沉默寡言、腼腆内向,凡是与他接触 过的人,都会感到,他身上燃烧着一团火,这团火,是那样炽烈,那样熊熊不息!
星星火种
彭士禄的父亲彭湃同志,1922年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 并创办了农民讲习所。1927年在海陆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后来,彭湃同志 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不幸于1929年被反动派逮捕,英勇就义。彭士禄的母亲蔡素屏在19 28年海陆丰农民运动失败后,即被反动派杀害。反动派要斩草除根,年仅4年的彭士禄也 在敌人的搜捕中。他是烈士留下的一把根苗,是革命的星星火种。老百姓悄悄地把他从 一家转移到另一家,用生命和鲜血保护了他。先后有20多位父母收养了他,颠沛流离的 生活给他增添了更多的母爱。在潘舜贞家时,他唤潘舜贞为姑妈。姑妈待他特别好。 当时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鹅肉,她叫彭士禄吃肉,却叫7岁的亲生女儿啃骨头。小 士禄也很懂事,有了好吃的和小姐姐分着吃。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8岁的彭士禄与 姑妈一起被捕,在狱中他又遇到另一位住在山顶的阿妈,他和两位妈妈一起坐牢。牢房 的难友们知道他的身世以后,共同凑钱给衣服褴褛的小士禄做了一件红格子上衣、蓝格 小布裤。女牢里有位大姐常给他讲红军的故事,讲红旗,她说红色意味着革命斗争的烈 火,意味着人民群众赤诚的心。士禄穿上红格子衣服,铭记着红色,心中燃烧着不熄的 火焰。当年,反动派的《南山剿匪记》和《广州民国日报》中刊登的“共匪彭湃之子被 九师捕获”中的照片,就是彭士禄穿着这套难友们为他捐赠的衣服照的。 彭士禄同志回忆这段历史时,总是说:“我是姓百家姓、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 的。老百姓对我这个烈士遗孤好极了,他们自己没吃的,却让我吃饱。有的人为掩护我 坐牢,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丈夫或儿子。我是老百姓花了很大代价才保护下来的呀!我对 人民永远感到内疚,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待我的恩情。”在这里, 我们找到了彭士禄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源泉。 这段历史还铸造了彭士禄最基本的性格:善良、正直、大公无私。可以说,他从来 就没有过“私”字这个概念。在延安中学时,发了津贴,他就买红枣大家一起吃;今天 你吃我的,明天我吃你的。三十多年以后,他当了副部长,东西还常常被拿去“共产”, 从鞋子、衣服、打火机到烟、酒、茶,谁需要谁就拿去。 难怪广东的侄女托人给他带月饼来,特别写明由他爱人收,不让他拆封,怕他又 “共产”了。他总是关心别人。在四川,一位同志家庭生活困难,他送去了150元;在武 汉,一位技术员的母亲去世了,他也让妻子送去100元;他出国回来,彩电票和美元让给 司机去买;一位出色的技术工人患了心脏病,要见老领导彭部长,他得知后立即驱车百 余里前去探望。 “干,就一定要干好!” 1940年周总理派副官龙飞虎将彭士禄接到重庆又转送到延安。刚到延安时,彭士禄 不会讲普通话。青年干部学校参加下乡宣传,演话剧,导演让他扮演国民党兵,说只要 他抱着枪从舞台一边跑向另一边就可以了。彭士禄当时却怎么也想不通:“我从小受国 民党迫害,我怎么能演国民党兵呢?真倒霉!”但转念一想,这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需要我演,我就得演好!于是他认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也许因为他经历过太多的苦难, 一到延安,他就显得很成熟,性格内向,不大活泼,有些腼腆。和他先后到达延安的那 一批烈士遗孤和干部子女,虽然也都穿上了灰军衣,个个成为一名小战士,却时而露出 孩子的天真和稚气。他们无拘无束,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大都是中央首长家中的座上 宾、小食客。这中间却很少见到有彭士禄,他独自一人留在学校里自己读书或劳动。周 总理、叶帅、蔡妈妈、帅妈妈等许多领导同志都很关心他,经常叫他去玩,他却很少去; 他不愿意给首长们增添麻烦,更不肯去分食他们仅有的一点营养品。有一次,邓发、贺 龙同志在党校吃狗肉,专门派警卫员来叫他,他才跟着去了。 刚到延安中学读书时,彭士禄学习很吃力,因为他过去只读过两年书,上课都听不 懂。但是他这个人有个倔脾气,不干则已,“干,就一定要干好!”他的数学基础差, 没学过几何就要学三角,什么sin、cos,弄得他都糊涂了。他着急地问老师:“为什么 叫sin、cos?”老师反问他:“你为什么叫彭士禄?”告诉他,三角公式要下功夫死记 硬背。于是他刻苦努力,终于在期末考试时获得了“优秀”的评语。当年背的三角公式 至今还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中。现在,他脑中储存、排列和推导出无数的数学公式,然 而他说,基础是在延安中学打下的。 彭士禄有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理解以后再记忆, 弄不懂决不囫囵吞枣。对一个问题,他常常举一反三,反复思考,反复演算,反复验证。 彭士禄所在延中二班的同学,大多是烈士子女、干部子女,也有“小八路”,年龄 参差不齐,有的还不懂学习的重要,往往时间抓不紧。彭士禄担任第四组组长,第四组 成了全校的模范小组。他们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照检查自己。 彭士禄在小组会上说:“我们的父母亲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才换来这个 学校,要不好好学习,怎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对得起党?”这番话打动了在座的每 个同学。黄鲁流着泪说,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要大家看他的行动。林汉南决心改正不 注意听讲的毛病。同学们还提出了“互相帮助、有问必答”的学习方法。大家在课下一 起研究问题,解答疑难,做到把老师讲的每堂功课彻底消化。这样就解决了他们之间程 度不齐的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齐步前进。 第四组在全校是学习模范,劳动和团结也是模范。那时在劳动生产中一般同学纺毛 线半天可纺二三两;彭士禄、黄鲁给纺车加上加速轮,半天就可以纺半斤线。彭士禄除 了做纺车,还拢马尾巴做牙刷,自制牙膏等等。第四组同学互助好,男同学为女同学下 山打水,女同学给男同学拆洗被子、补衣服。他们的三架纺车一齐转,一周就纺了8斤毛 线。谁的衣服单薄就先给谁织毛衣穿。那一年,他们每人都穿上了毛衣,还戴上了毛手 套、穿上毛袜子,暖暖和和地过了一冬。彭士禄开荒种地不怕吃苦,老实肯干,像一头 老黄牛。细活他也样样在行,从打草鞋、做布鞋到织毛衣、绣花。他还自己动手制做了 胡琴、三弦和小提琴。他说:“我不会跳舞,见了女同学就脸红,我当个吹鼓手吧!” 因为学习、劳动样样突出,彭士禄和陈涌岷被选为模范学生。 彭士禄的第四组的事迹很快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刊登了。在延安各学校形成了一 个学习的热潮。怪不得40年以后,曾在延安保育院学习过的一位同志遇到彭士禄时打趣 地说: “你就是彭士禄呀!你的大名我们早就知道了。当年你可把我们整苦了!”原来, 40年前延安保育院的同学年龄小,大都淘气,不知道好好学习,为此,老师叫他们学习 《解放日报》上那篇通讯,还要求他们背诵,把他们搞得好生紧张。
“人不怕死,就死不了!”
1939年,彭士禄才14岁,听说广东东江纵队打仗勇敢,他就和堂弟彭科悄悄从彭泽 民先生家中逃出来,离开香港,到东江纵队当了一名战士。不久身体瘦弱的彭士禄患了 疟疾。地下党多方寻找,才把身患重病的彭士禄接回香港,给他治病。 1940年,彭士禄好容易来到延安,到延安后又是先学习,他早就按捺不住心中那团 火了。他回忆说:“我当时就是一心想工作,想革命,老让我学习干什么呀?”1942年, 由于战争的需要,从学校调一批人到中央医院当护士。彭士禄自告奋勇首先报了名。他 立志要做一名好护士,然后做一名好医生,为战士服务,为革命服务。在他的带动下, 许多同学都去当了护士。 彭士禄在内科、外科、妇科、传染科都学习和工作过。其中还有一件事让他很得意 呢!他说,贾芝老师的大女儿,是他第一个抱到这世界上来的。四十多年以后,他向贾 芝老师说:“我是第一个抱你的女儿的!”语气之中还似乎有一种自豪和神秘感。 而贾芝同志对这件有趣的事过去竟一无所知呢!在医院里,他每天给伤员病号端屎 端尿,洗衣喂饭,不怕脏、不怕累,很快获得了模范护士的光荣称号。然而,他的身体 也累垮了,经常吐血,经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结核。当时缺少医药,肺结核在那时被认 定是不治之症。医生嘱咐他不能游泳;不能晒太阳,不能爬山。彭士禄的想法不同,他 偏不信邪,反其道而行之。他说,他不怕死!游泳照游,爬山照爬,太阳照晒,没想到 两个月后病倒好了。他说:“人不怕死,就死不了,这是一条真理!”这里还有一个小 插曲:与他同时住院的一名战士患了气管炎,被误诊为肺结核。这位战士知道在当时这 是不治之症,非常害怕,天天在那儿等死,瘦得皮包骨,眼看就不行了。一天,来了一 位高明的医生,说他并不是肺病,而是气管炎,他一下子就振作起来。不久,病就好了。 可见心理作用很大,怕死没病也会吓死。 蔡畅和贺怡同志知道了彭士禄患病的消息,非常着急,先后赶到医院去看他,问他 为什么不告诉她们?还问他当护士为什么不事先征求她们的意见?她们让他病好了就赶 快回学校读书。 但他病好了后仍不肯回校,还留在医院干。最后是中央组织部下调令,调他到桥儿 沟延安中学学习,才结束了他这一年半的护士生涯。到延安中学后,彭士禄又成了模范 学生。194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七大党章规定党员要有候补期,由于彭士禄表 现突出,破例免去预备期,1945年8月1日,他一入党即为正式党员。 30年后,身为核潜艇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的彭士禄,还是那种不怕死的性格。他一 头扎到工地上,简直把命都豁上了。 他患有胃病,胃疼了二十多年,但从不看病,只顾工作,毫不顾及自己。在一次现 场调试的紧要关头,彭士禄病了,他胃疼得厉害,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汗水湿透了 全身。他被抬到工地医务所,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就有生命危险。领 导和同志们焦急万分,立即与北京联系。北京闻讯后,由海军首长派专机将海军总院外 科骆主任和麻醉师送到工地。手术立即在工地现场进行,切除了胃的四分之三。手术时, 医生还发现他的胃上还有一个已经穿孔而自身愈合的疤痕。 医生说:“彭士禄的忍耐力太强了!”他还是那句老话:“不怕死,就死不了!” 特殊的性格锤炼了他的忍耐力,也铸造了其特殊的生命,他确实死不了。手术后第三天, 海城发生强烈地震,他被同志们用担架抬着抢出来,送上飞机回到了北京。在海军医院 住院仅仅一个月,他又开始了他那超负荷的工作。医生要他少吃多餐,一天4~5餐,他 哪有时间,一上班就又仍然是三餐普通饭;也怪,他的身体接受了,适应了。 “怕困难,还要我们这些人干嘛?” 彭士禄从小有一股敢于冒险的精神,只要对人民有利,他就肯去冒险。还是在他患 肺病期间,医生给他的三条禁令中有一条是不准游泳。那年延河正发大水,一位老太婆 的孩子冲到了河里,彭士禄听说后,凭借从小练就的一身好水性,他潜入深水中,几次 潜水,终于捞出了孩子的尸体。老太婆非常感激他。彭士禄后来说:“我喜欢见义勇为, 喜欢帮助弱者,我潜下水去就是捞不着心也安了。因为我尽了责任。这个风险值得冒, 必须冒,我喜欢冒风险!” “冒风险”也是彭士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常常说: “干事业,哪有不遇到困难的?怕困难,还要我们这些人干嘛?” 1958年,中苏关系紧张时,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核潜艇,我们一万年也要搞出 来!”彭士禄同年回国就到核工业部工作。 1965年,周总理批准核潜艇研制工作重新上马,彭士禄作为总工程师亲自主持核动 力装置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在试验工作中,彭士禄只要有七成把握就拍板,另外三分困 难和风险再努力想办法克服。他说:“不可能事事都等到有十分把握再干,没困难,不 冒风险,还有什么创新呢?”为此,彭士禄得了一个雅号:“彭拍板”。在选用我国反 应堆工作压力时,他不迷信成功国家的数据,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周密的计算,把200个 大气压降为140个大气压。他冒着风险拍板了,事实证明他对了,后来,那个国家也调整 了自己的数据。模式堆最后一道安装工序发生公差,彭士禄领着“敢死队”奋战了七天 七夜,直到最后一只元件盒入堆。然而有人谈堆色变,担心会发生爆炸。 面对全国2000多生产厂家和研究所研究制造的这些设备,谁敢承担这个风险呢?周 总理再三嘱咐:“要充分准备,一丝不苛,万无一失,一次成功……”这话语重千斤, 责任与义务都不容推卸。彭士禄经过反复核算论证,又拍板了。在安装焊接出现问题, 有人提议报废时,还是彭士禄拍板,不惜一切代价抢修,又是一个星期的不眠之夜。19 70年8月,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1971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驶向大海。谁 能知道在这6年的研制过程中,作为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的彭士禄拍了多少次板?承担了 怎样的风险和责任?有人说,彭士禄天不怕、地不怕、胆子撑破天。是的,为了事业, 他胆大包天,他从小默默地承受着与他的年龄、与他瘦弱的身体不相称的重任和磨难。 总是这样超负荷地运转,就是机器也报废了,何况一个血肉之躯,一个常人?他为什么 不声不响,从不诉苦呢? 难道他没有苦闷、思虑和怀疑吗?他爱喝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莫非他在拍板 的时候也有几分怯懦和犹豫?也许他也在寻找一种力量和支持呢?武松如果不是多喝了 几碗酒,醉闯景阳岗,也未必能赤手空拳打死那只猛虎,苏联撤走了专家,中国一无技 术设备,二无片纸资料,三无前人经验可循,士禄怎么就敢在这白手起家的条件下屡屡 拍板呢?那不可能是十拿九稳的拍板,他说有七分把握就拍板,那剩下的三分力量又从 哪里来呢?我总觉得这似乎和酒有点什么奇妙的联系,这里的奥秘还有待于研究酒文化 的人去揭开。
“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徐特立同志在延安革命教育工作中曾提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原 则。延安中学的师生正是遵循这样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培养了一代青年。在以后的几 十年里,彭士禄一直把这三条作为他做人的准绳。 彭士禄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妻子和一双儿女,妻子为他掌管着一切,承担着生活 的重负。妻子心脏病严重,几次病危都悄悄住进医院,不肯打扰他。他忧心如焚,时刻 惦念着爱妻,然而却无法陪伴和照料她,尽一个丈夫的责任,他照样得出差,照样要去 工作,他认为那里更需要他。他无暇顾及这个家,他心中只有工作和事业。 在彭士禄搞核潜艇最紧张、也是最关键的日子里,他的96岁高龄的祖母——彭湃同 志的母亲,为革命献出了6个儿子和媳妇,却被污蔑为“地主婆”、“慈禧太后”,日夜 挨批斗;弟弟彭洪被拉回海丰批斗几十次,“自杀”身亡;曾与他一起参加革命的堂弟 彭科的首级被造反派悬挂在海丰县城楼上达3天之久。这消息太残酷了。彭士禄本人也被 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挨批斗。三代人牺牲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然而耻辱和冤屈没有 压垮彭士禄,他没有吭一声,他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 他一天也没有离开他的事业,一时也没有忘记核潜艇。他曾几次向周总理汇报工作, 但却只字未提自己家中的不幸。周总理和彭湃是好朋友,1924年总理从法国回到广州, 是彭湃到码头上去迎接的,还把自己的房子让给总理住。总理和彭湃同志一起领导南昌 起义,一起在上海党中央工作。彭湃牺牲时,总理悲痛万分,发出了告全国人民书。彭 士禄一家再次遭到非难时,他却悄悄地瞒着总理,不忍让日理万机的总理为自己的家庭 操心。总理从别人那里知道了情况,立即把他的祖母从海丰接到广州,保护了这位革命 的老妈妈。在一次会议结束时,总理紧紧握住彭士禄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彭,记 住,你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名换姓!” 彭士禄天不怕,地不怕,是一名铮铮铁汉,然而在荣誉面前,他却那样腼腆,那样 羞涩,总是藏着、躲着。他经常忙碌在工地上或出差在外。参加国家科学大会时,稀里 糊涂被叫去开会,他还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受奖者。后来,他又一次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特等奖。他从不追求名利,不考虑个人得失,然而荣誉却悄悄地公正地来到他的身 边。 从1939年彭士禄跑到东江纵队参加革命开始,50多年来他没向组织提出任何一点要 求。别人住房越调越大,他却说自己家人口少,主动由7间的将军楼搬到四室一厅的单元 房里。什么时候长工资,什么时候调级,什么时候评职称,他一概不知,也不打听,他 一心扑在工作上。从1958年回国定级至今他只调过一级,他绝不伸手。他说:“党给我 的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他给不少单位当顾问,但从不领取报酬,他说:“对国家有 利,不比那几分钱更有价值?” 彭士禄火一样的精神,曾在那个真理被扭曲的年代,激发了核反应堆工地上8000多 人心中的爱国热情。这支队伍中有“臭老九”、也有工人、解放军指战员;有走资派、 保皇派,也有造反派和逍遥派。大家统一到一个大目标下,坚决贯彻毛主席的“718”批 示,于是奇迹发生了,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仅用了6年的时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了。 在外国人眼里这不能不是一个谜。其实谜底很简单,就是无数像彭士禄这样的科技干部、 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结果。 核潜艇成功了,彭士禄跟着又投入了研究和创建核电站的工作,大亚湾和秦山都有 他坚实的足迹。彭士禄已经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但他的脚步仍旧没有停下来,他仍然日 夜奔波着、劳碌着。他说:“我父亲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导者,开创了人民革命斗 争的新纪元。我远不如我的父亲,我要学习他的精神,为中国核动力事业拚搏,甘当中 国核潜艇、核电站的开山、铺路人,甘当老黄牛。”是的,他是属牛的,牛一样的性格,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汁,他与人无争,与世无求,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1991年7月5日
  彭士禄
    男,延大中学部二班学生。延中模范学生。1951年入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19
56年毕业;后又入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原子能动力专业,1958年毕业回国。曾任第一代
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船舶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造船工业部、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
广东省委常委,筹建大亚湾核电站总负责人,核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第二主任。现
任核工业总公司顾问,秦山核电站联营公司董事长。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特等奖、“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总设计师奖。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