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河儿女
主编: 贾芝
一堂未讲完的课
李光朱
我总认为世界就数中国好,中国就数延安好。延安中学是我毕生眷恋难忘的地方。
正是从那里出发,使我沿着知识和人生崎岖的山路,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阳春三月的一个上午我们那孔用土窑洞做的教室,显得那样暖和、那样明亮。上课
铃已经响了,大家正安静地等寒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寒十波老师平素讲话和上课,总
是谈笑风生,喜怒哀乐和抑扬顿挫也很分明。今天要讲的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河南贫苦
农民给他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的儿子写的一封信。寒老师今天站在讲台上以后,显得有
些沉默和忧愁。呆了片刻,他环视了一下教室,才开始既低柔又严肃地朗诵课文。当他
读到因天灾人祸,致使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的悲楚情景时,声音越来越低,而且开始
有些嘶哑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一种不平常的肃静。这时,他再也忍不住了,竟声泪俱下;
同学们也都个个在揩鼻涕眼泪,直至他泣不成声时,同学们也都跟着哭开了。最后他勉
强地说:“今天讲不下去了,你们自己看一看,明天再讲。”说完他就低着头,轻步走
出了教室。教室里仍然是那样安静,只听见低沉的擤鼻涕声、咳嗽声和沙沙的翻书声。
当我把课文看完后,不禁脑子里也不停地想起国民党的军队把我们家洗劫一空后,我母
亲带着我哥哥、我妹妹和我投靠亲友时的悲惨情景。想到1942年秋天,一批批的难民从
河南逃到我们学校周围农村的情景。
我也想到了杜甫的名诗《石壕吏》。在学完这一课后,寒老师给我们出了《记一件
悲痛的事》的作文题。我写的是《我父亲逝世后》。写的方法是,将我认为那封信中好
的结构,好的词汇,用来把我在我父亲逝世后的各种悲楚感受,思谋着组织起来,然后
写在草纸上,再边看边修改,直到觉得再没有可修改的了,就誊到作文本上。经寒老师
批改后,作为范文在班上选讲。此后,我写作文,写文稿,以及写工作总结、报告,都
是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进行的。写作逐渐熟练起来。不久,组织上就决定调我到解放日
报社工作。保卫延安的解放战争还未打响,我自愿报名参加了战地采访队;战争一打起
来之后,我又自愿参加了第一野战军,成为一名随军记者。
1948年,我又成为一名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
李光朱
男,现名李光。延中十二班学生。陕西省榆林地区林业局顾问。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