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龙闯北极 作者: 任建民 第三章 重返白令海 0718(BJ0719)与时间赛跑,考察队做好迎接大风浪准备 得知考察队调整计划时,记者向气象专家谢思梅问起白令海的状况,她不无忧虑的说,我们作业的地方在北纬56度到61度、东经177度到西经171度之间,正处于北半球西风带,平均风力都在6~7级以上。我们来时经过那么,正是风平浪静,狂风大浪为我们闪了个空,我们刚过就变得大浪滔天。根据刚刚收到的气象云图,现在那儿的风力在7~9级左右,作业非常困难。 今天下午,雪龙号南下白令海的路上,这位被称为“雪龙号千里眼”的专家高兴地说, 从8号开始形成的的、影响那片海区的阿留申低压被称为锚式低压,一旦形成就像抛锚的船一样,轻易不会离去。但根据刚刚收到的气象预报,阿留申低压从今天起东移,我们两天后将到达的作业区域会有一段难得的好天气。 但她也说,好天气能维持几天还很难说。起码十几个小时以后我们经过白令海峡时会遇到一个弱气旋,风力在6~7级,船会遇到开航18天以来最大的巨浪。船长已通知大家做好物品的固定工作,如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用完必须收到包里或箱子里,并要放到地板上而不是桌子上;台式机和仪器都必须用绳子或胶带固定好。 即将进行的白令海作业共有42个站位,计划所用的时间15天。时间紧迫,考察队制定了精确的计划,精确度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据介绍,白令海中的作业位置3/4水深都在3000多米以上,因此不可能像在楚科奇浅海区一样4个组同时作业,否则缆绳会绞在一起。 计划中每个站位先由海洋物理组取样,缆绳一上一下要1个半小时:然后左舷、后甲板同时作业,还得2个半小时;最后进行拖网作业,每次要2个小时,42个站位中有19个要进行拖网作业,这样一来站位作业的总时间就是(1.5+2.5)×42+2×19=206小时,站位问船的跑航时间以15节的平均速度计算,总时间就是312小时,整整13天。 考察队做好了在白令海中遇到特大风浪的准备,计划中专门留出了两三天的机动时间,因为在特大风浪中只能做抗风浪航行,什么作业都不能做。 在楚科奇海中十几个站位的考察任务主要是由大洋组承担。由于冰情不好,船的航行极没有规律。每到一个站位,大洋组的队员就得作业,不分白天黑夜,也不管睡觉还是吃饭。而按预定计划,下一阶段应该是海冰作业,主要由海冰组和大气组承担,大洋组的队员本可以喘息一下。没想到马上转战白令海,还是他们的主战场。海冰组的队员主动找到大洋组,要对他们进行人力支援,受到热烈欢迎。 0719(BJ0720)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第一阶段楚科奇海考察圆满完成 7月19日, 在船开往白令海的途中,考察队大洋组作了一个“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第一阶段楚科奇海考察圆满完成”的报告,主要是向记者介绍考察成果。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科技处处长秦为稼主持报告会,并介绍了楚科奇海考察计划的组织实施。其他报告人及主题还有: “物理海洋学考察”:矫玉田,大洋组组长,国家海洋局一所; “海洋沉积物考察”:程振波,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一所; “海洋浮游牛物考察”:李超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底栖生物考察”:郑凤武,研究员,国家海洋局二所; “海表面和近海面大气二氧化碳考察”:王伟强,研究员,国家海洋局三所; “海水化学考察”:金明明,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二所; “海洋同位素化学考察”:陈敏,博士,厦门大学; “海洋初级生产力考察”:蔡平河,博士,厦门大学。 整个报告持续了约45分钟,楚科奇海海洋考察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 ⒈物理海洋学:主要考察楚科奇海海水结构与循环。北冰洋与太平洋水交换、海冰与海水相互作用。北冰洋海洋环境变化等内容。共完成15个温盐深测站作业,采水成功率99%, 获取温度与盐度资料6Mb;完成了温度与盐度的走航观测,投放抛弃式温度探头12枚,温盐探头8枚,获取资料3.8Mb;考察期间连续记录了多普勒声学剖面测流数据100Mb;完成了走航表层温度、盐度的连续观测。 ⒉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考察期间获取了14个站位二氧化碳样品60个,测定溶解氧、 二氧化碳通量和营养盐数据320个,采集水团同位素示踪水样10个,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样品63个,用以了解北极特定海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对我国气候和海洋环境的影响。测定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数据495个;获取碳14样品60个,氮15法测新生产力40个,氚细菌样品9个,能够准确评价北冰洋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的水平,阐明生物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氘、氧18样品82份,利用镭226、镭228(样品7个)的分布计算水体的水平涡动扩散速率,区分研究海域不同流系的边界。获取总有机碳、总石油烃、难降解样品44个,为研究北冰洋有机地球化学的背景提供了基础数据。 ⒊海洋生物学:进行了浮游动物垂直拖网13次,浮游生物垂直拖网13次,微型浮游动物拖网44次,并进行了浮游生物采集和浮游动物关键种生物生长过程现场实验研究,获得浮游生物量样品19个,桡足类肠道色素分析样品13个,微型浮游动物样品44个,进行了浮游动物现场活体培养实验2次,获得桡足类产卵率实验1次,以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及初级生产力摄食压力数据5个, 进行了浮游生物高速采集器的走航拖网5次, 表层叶绿素走航采样19个,为进一步研究北冰洋浮游动物关键种群动态及其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资料。获取底栖生物样品30种,细菌样品39个,基因样品14个。 ⒋海洋地质学: 获取14个站位的表层样,计22箱斗,获得5个站位的柱状样地质样品,其长度分别为298cm(C3站)、305cm (C5站)、60cm(C7站)、301cm(C8站) 、300cm(C9站),为探讨研究北冰洋的沉积物物质来源、沉积速率、地层结构以及气候环境记录等问题提供分析数据。 对上述一连串数据,局外人很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从大洋组队员兴奋的脸色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的重要性。 当7月13日雪龙船刚进入白令海峡时, 根据北冰洋冰情,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及时作出了调整站位的决定,通过增设站位、扩大作业范围,加强对楚科奇海的考察。这些测站涉及北太平洋水流入区、近岸流区和部分冰层窿盖区,对了解楚科奇海环境结构、北冰洋与太平洋水交换、海冰对海洋过程的影响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6个测站在冰厚1~2米的7-8成浮冰区,雪龙号考察船经历了极为艰难的航行,保证了考察的站位质量。大洋组队员在冰区克服海冰密集造成的困难,积极寻找机会,船只反复调整姿态,保证了预定数据的获得与仪器的安全。作业期间大洋组队员共同努力,发扬吃苦耐芳、团结协作和连续作业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楚科奇海14个站位的科学考察,取得了大批宝贵的海洋数据,为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船就这样悄无产息地出来了。到达北纬66度33分时,我像上次经过一样,半夜上到驾驶台。只有值班的船员,大家都在睡梦中。在白令海的风浪中回想平静的北冰洋,感觉那几天犹如轻烟般模糊。当时真应该停止中的一切活动,仔细观察冰上的一举一动……如果雪龙号就此打道回府,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样,会后悔一辈子。 0720-1(BJ0721)现代渔夫,撤下白令海上第一网 晚饭后,秦为稼头戴线帽、身背摄影包,急急忙忙往甲板上赶。我和他开玩笑:“小秦,你这是出差赶火车呢?”他凑到我耳边,压低声音说:“鱼快上来了!”我明白是开始试验拖网作业了。于是拎起相机,也急急忙忙地往后甲板赶。 白令海是北太平洋上资源最丰富的渔场之一,也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作业场所。但这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到底怎么样,我国一直没有第一手资料。因此,调查白令海的渔业资源,成为本次科考的重要内容。 我到时, 网已经放到水里了。后甲板上有一个高高的A形架,网通过这个架子用地质绞车一点一点放到大海中, 这时船也将速度放到了4节左右,慢速航行。秦为稼告诉我, 这次调查专门买了4只鱼网,价格高达50万元。由于网绳的材料是进口的, 因此比一般鱼网贵得多。网是放到水下330米深,网的口径是一定的,一定的时间内,船行走的距离也是固定的,通过这几个参数,就可以计算出这个点的资源情况。前几天船上就进行过一次拖网试验,但网怎么也打不开,今天的放网很顺利,比前次大有进步。 “有没有鱼?”不一会儿,几十名队员都过来了。看来大家对能看到活蹦乱跳的鲜鱼兴趣挺大。有人还开大声问:“拿桶了没有?” “船上的声纳反映,现在位置的鱼群密度属于较稀少。” 鱼群密度一般分为四等:密集、较密集、较稀少、稀少。看来今天一定能捞上来些鱼,多多少少而已。但负责拖网作业的张勋和陈冠镇显然没这么乐观,他们紧抿嘴,不时看一下表。他俩来自农业部东海水产所,其中张勋是大学毕业,在中水公司的船上到西非捕过2年零8个月的鱼。 8点钟, 绞车又开动起来,开始收网了。大家紧盯着海面,几百只海鸥也凑热闹似的,在我们头上盘旋,井发出类似小孩啼哭的哇哇声。地质绞车的钢缆快收完了,网的浮球开始露出水面。张勋和陈冠镇动作娴熟,手脚麻利地往网上加缆、解缆,船尾的另两台原用于放锚链的小绞车也被利用起来。张勋身上还绑着一个类似交通警察武装带的尼龙带,用根长绳一头连着他,一头拴在船上,这是防止掉到海中的保护措施。 网完全浮上来时,大家觉得有些不妙。整个网像辫子一样绞成一根绳。果然,除了几只己被网绞破了的水母之外,一条鱼也没看见。 一位考察队员安慰拖网组的人说:“成绩还不错,把人家水母一家一网打尽。” 风大浪急,其他队员都回去了。张勋他们仔细地把网收好,并仔细察看坠球。从球及网布沾到的泥来看,网确实按要求到了海底。从网住了几只水母这一情况看,网口肯定张开了。但到底是什么原因没网到鱼,他们还得仔细分析一下。好在还没到正式站位,这只是一场练兵。 0720-2(BJ0721)陈立奇不谈诗 船上小报《北极探索》从第一期起,每期刊登一首署名“极星”的小诗。每首诗都很短,十句八句,形式也不拘一格,有五律、有七律,也有散文风格的。诗情画意、极地风光、考察科普,倒是清景相融,在我们这些整天写新闻报道的记者眼中,读来别有一番味道。 极星是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立奇的“诗名”我想请他谈一写诗的事,他连连摆手:“谈别的事可以,就是不谈诗。” 老队员告诉我,陈立奇写诗并非始于这次考察,第十三次南极考察时,他写了13首诗,传为美谈。 陈立奇自己说,他那些东西不叫诗,只是夜里睡不着觉时,想起白天的一些情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在船上办小报,给大家的生活中添一点佐料,活跃一下气氛,信千拈来,不拘一格,没有想过特别的词牌或韵律。“回到陆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夜深入静之时,翻翻以前写的这些东西,有时奇怪当时怎么想起来写出这样的句子?真是一种自我陶醉,不在极地环境中,不会有这种感觉。” 陈立奇最新一首诗叫《吃茶》。那天晚上我也在,台湾来的张瑞刚教授、海洋局三所杨绪林、施纯坦加上陈立奇,老家都是福建人。杨绪林带的条具、茶叶,张瑞刚拿出了点心。来自海峡对岸的绿豆糕是在北京己吃不到的美味,我有一中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不是消息,也不是通讯,可我一时不会下笔。等读到《吃茶》,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吃 茶 极星1999年7月20日于雪龙船 闽南和台湾都把喝茶叫“吃茶” ,方言发音为“JIADE”,一喊倍感亲切。有朋友来自台湾新竹和福建厦门,一起表演功夫茶道…… JIADE, JIADE, 多么熟悉的声音, 多么眼热的动作 一样的茶壶, 一样的茶杯。 一样的味道, 一样的功夫。 茶叶来自这方, 点心来自那边。 清水来自海峡, 亲情来自同源。 一声吆喝, JIADE, JIADE! 0721-1(BJ0722)夜探海洋世界,小生物关系全球变暖 7月21日(北京时间22日)夜里2点,船停了,又一个站位到了。 我来到船的左舷。海水深达3600米,大洋组的科学家要在这儿“探访”海洋生物。一个网兜于下面用铅锤吊着,拴在绞车钢缆上,谩慢放入水中。缆车在数字显示为200时, 停下,再拉上来。截面为0.5平方米。高度为200米的柱形海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全部集中到网兜子中去了。 说是个网兜子,其网眼直径只有0.33毫米,大部分浮游动物尺寸都大于这个数字。网提到水面以上,用海水冲刷干净,剩下的物质被收到了一个瓶子里。晃动瓶子,里面发出蓝色的光,如莹火虫一样。这是小动物发出的磷光。就着灯光,可以看见里面有一些红线头一样的小东西,稠稠地,隐隐在动。 中科院海洋所的李超伦取一点样品放在显微镜下,我凑上前去,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无数小动物都在动,有的像蜜蜂一样,长脚一挠一挠地动;有的像虾一样,一跳一跳地窜;还有的像饼子,慢慢地蠕动。但每个小动物都玲拢剔透,如水晶做的艺术品,镶嵌着鲜亮的玛瑙般的红点。 李超伦介绍说,海洋里的动物分为游泳动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三种。浮游动物就是游泳能力不强、无法对抗海流和海浪,只能在海水中飘浮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由蛋白质和脂肪构成,其中红色的点叫“蜡质”,是储存能量的地方。当然,并不是说浮游动物都很小, 水母和海蛰也是浮游动物,热带水母的直径最大可达2米。 李超伦和张武昌博士这次考察的项目是“浮游动物关键种种群动力学”,他们还要在原地取一些海水,把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放在一个大器皿里养起来,从而测量它们的摄食率、产卵率代谢率等数据。 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林景宏“执掌” 两张网, 网眼直径分别为0.075毫米和 0.5毫米,前者捕获浮游植物,后者捕获浮游动物。她不做活体培养,而是用福尔马林把样本保存下来,回去分析种群结构。在每一个站点,网都要放至200米深, 如果水深少于200米,就把网放到底。在24小时连续工作站,还要分成4层分别取样:0~50米,50~100米,100~200米,200~500米各拖一网。 国家海洋局二所的卢勇和金明明则用一个电动控制的10升采水器采集海水,研究其中的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硅、磷的含量。 以上所有工作,其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氮、硅、磷如同庄稼的化肥,供给浮游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而浮游动物在海洋中就像陆地上的昆虫一样,是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它们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又是鱼类的食物。有些肉食性浮游动物又吃仔鱼和鱼卵,反过来抑制鱼类的生长。因此,浮游动物在海洋生物状态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它们的种群结构,可以为我们的远洋捕捞提供基本参数,这些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海洋生物的热点课题之一。 此外,如果水中氮、硅、磷突然增大,浮游植物生长加快,充足的食物会刺激浮游动物一下子多起来。多到一定程度,食物和氧气不足,这些浮游生物就会死亡,其尸体腐化分解,会消耗更多氧气,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形成令人们闻之色变的赤潮现象。浮游植物还有一个令人关注的功能,它是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浮游植物也许还能为我们省下买空调的费用。 0721-2(BJ0722)思乡心团,梦中买不到回家的车票 到7月21日, 出海已是第22天了。来之前,有经验的人告诉我说,第一次出海的人能忍受的极限是1个月。 昨晚加餐。惯常在加餐时,大家都是起起哄,吼两嗓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太高兴的事。菜的花样比平时多一点,总量还差不多,秦为稼就说,每次加餐肚子都不舒服,吃了都是凉的。只有啤酒管够,对那些喜欢喝的人来说,可能确实是件美事。 这大概是第四次加餐了吧,不知是谁把餐厅里的电视打开了,唱起了卡拉0K。歌声感染了大家的情绪,吃完饭都坐着不动。当有人唱起《九月九的酒》时,人家都跟着唱起来, 还有人跳起来, 手舞足蹈。薛冠超一鸣惊人,用美声唱法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罗斯领航员伏拉基米尔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搂着他一起大声唱起来,一曲歌罢,又来一曲《喀秋莎》。东久美子也跳起来,还不忘用她的摄像机录上一段。首席科学家陈立奇边唱边打拍子的样子被邹捍拍下来,今天放到公用计算机上,起名“首席指挥”。 可以说,大声地唱歌成为大家渲泄感情的一种方法,就像足球场上的呐喊。每个人都不加掩饰,但又没有失了分寸。我自己每天忙于采访、写稿,对自己也对别人说,没有时间感受什么叫想家或寂寞。我给妻子的回信中说,我太忙、太累,实际上没有多少时间想你。但此时时刻,不由得也眼窝发热,直着脖子吼了几嗓子,直到袁力拉着我去发照片。 传稿时袁力说,她昨晚做梦了,梦见好朋友李雯来接她,对她说,你的病好了,该出院了。 昨晚上是我睡得最长的一次,从凌晨4点睡到下午3点,是以往的两倍,连帮厨都给误了。我做梦了,在梦中我回到了大学校园,学校已经放假了。我跟着回家的同学也往火车站赶,可人家告诉我:“你不能走,因为火车票都卖光了。我们都是提前1个月订的票……” 0722(BJ0728)夏立民的信封和美国人的票子 夏立民惨了,损失了7500个信封。中午吃饭时,有人说。 国家海洋局的一个公司这次和邮政部门合作,制作了一批北极科考纪念封,一套两个。白纸信封,印了个北极熊、雪龙船的图案,就敢要20元钱一套!平时俩信封充其量也才卖2元钱。 吴金友撤消海洋局临来时出的一本小画册时就说,还不如买我们的画册呢,才15元。 可买信封的人比买画册的人多。 台湾来的张瑞刚声称他买了100个,自己加上纪念戳,回去送人。有人愿头,有人愿卖,这就是市场规律。 昨晚加餐时,夏立民闷头啃鸡爪子。我说:“大哥,别这样,不就是点信封吗?” 夏立民叹口气说:“一箱信封7500,两箱就是15000,两辆桑塔那没了!” 15000套, 每套20元,可不就是30万元吗?前天下水道堵塞,水漫进了仓库,把他的信封给泡了。不过我知道他的损失没这么多,因为一个信封成本不过几毛钱。可如果不损失,确实能卖30万。夏立民的遭遇让我想起美国人的票子,正式名字叫美元,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之为“美子”,透着一股热爱。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村里的地主可知道节省了,比贫农还节省,连个白面馒头也舍不得吃,省下来的钱都买地了。后来又常听说,谁家翻修房子时又挖到银无了。房子是打土豪、分田地时从地主手中分得的,不消说,银元也是地主当年埋下来的。看来地主的钱一部分买了地,一部分埋起来了。 人类的财富从大地而来,大地也是人类最信任的藏宝之地。古今中外,围绕一个隐秘的所在,展开了一个个寻宝夺宝的曲折故事。 “你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富吗?”记得一个科学家聊天时这么问过我。我一时不知从何答起。 微软的WIN98一张几百上千块,够赚钱的吧?科学家摇摇头说:“做软件可谓一本万利,印钞票近乎无本生意。美国人的钞票遍布全球,光丢失、损坏的该有多少?” 使馆被炸后,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说不要因义愤而烧美元。那样美国人会更高兴。这些丢失和损坏的美元,的确就成了美国人的一大收入。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邮局出卖纪念邮品发财一样。而且很多人喜欢把手中的钱换成美元,这样心里踏实。有路子的把换来的美元拿到外国去存起来,没路子的人偷偷掖起来。不管怎么说,钱存起来也是给美国人积累财富,因为钱放着不动就是贬值。 越穷赚钱越难,越富赚钱越容易,个人如此,国家亦然。 0723-1(BJ0724)船长两天出大作,雪龙之家网站开通 船长袁绍宏的业余爱是玩电脑,我是20日晚上刚知道的。 船长室宽大的公办桌上摆着台式机、笔记本,还有台一激光打印机,一副蛮现代的样子。我对领导办公室的这种“打扮”见得多了,心想不过是摆摆样子、装装门面而已,与以往挂张水画、摆几本厚书异曲同工,只是更新潮些。 昨晚我正在写稿,同屋的小聂说:“船长想要一些你拍的照片,放到网页上。”上去一看,袁绍宏正在兴致勃勃地做一个雪龙号自己的HomePage。页面设计得还很像回事,内容也相当丰富,有每日气象、航线发布、娱乐天地、每周菜谱、北极探索报电子版、雪龙报电子版、雪龙船介绍、科学家专栏、科考项目等等。其中娱乐天地还分为摄影大地、队员花絮、开心一刻等小栏目。 聂晓阳把他的十几个花絮都贡献了出来,配上我拍的一些照片。我也专门做了4张照片放到开心一刻里: 第一张是老太太白山杉眼睛向上瞅人的梯子,取名“媚眼如丝”;第二张是中央电视合董志敏身穿皮夹克、扛一把全自动冲锋枪、仰大大笑。露出一排大金牙的“匪相”,取名“黑帮老大”;第三张是曲绍厚绒线帽套住了脸和头、仅能看见一双眼睛,尖顶帽子上绣着“中国”两个字,取名“中国海盗”;第四张是夏立民拎着个啤酒瓶子从圆圆的舷窗里探出脑袋来,满脸胡子、笑嘻嘻的样子,头部和一只胳膊形成了一个逗号的形状,就取名“逗号”。 袁绍宏一边手脚麻利地把照片扔到网页上,一边说:“这虽然没法和你们人民日报的网站相比,但也有的意思,是不是?” 当然,如果也用之最、第一的思路去想的话,这也是极地考察史上第一个网站了。 我向他打听什么时候开始玩电脑。他说,很早,从1994年开始就喜欢上了。当时, 船上买了一台486,他就鼓捣了一个“雪龙号航行稳定系统”。“当时大家都笑我赶时髦,即其实不是这样,我就是喜欢,也没打算派什么用场,我就是喜欢学点新东西。”袁绍宏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操作系统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把电脑累的咯咯吱吱半天动一下。 网页做好一个, 他就用旁边的也联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刷新一次, 试试效果。“我干什么事都是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 船上的小网络联上了气象室的几台机器、首席科学家的两台电脑,还有公用机房的几个台式机。不一会儿,计数器上已显示为18,看来已经有人在访问了。“跑马行船三分险”,因此,袁绍宏只能抽点时间学习电脑。这个网站就是他两天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他的书架上摆着一些电脑方面的书、几大盒磁盘,还有的就是一大包光盘,船上谁缺软件,都跑到他这儿来借。 “我本来可以留校,一念之差上了船。我的同学留校的,现在博士学位都拿到了。”话语里,流露出些许遗憾。 0723-2(BJ0724)到站就干,干完就睡,饭也省了,梦也碎了 考察队完成白令海第一断面作业 考察队移师白令海已是第五天, 到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已经顺利实施了第一断面13个站位的作业。 据首席科学家助理赵进平博士介绍,这一断面从最浅120米的陆架区、几百米深的陆坡区到深达4000米的大海沟,包括了白令海的基本特征。做最坏的打算,即使下面所有的站位都做不成,我们的基本目的也达到了。 由于大的低压气旋减弱东移,目前白令海的海况不错,除大雾弥漫之外,风浪一直很小,为科考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但气象预报显示,最近两天内有发生大风浪的可能。 从19日晚10点进入第一个站位以来,考察队加班加点作业,不分白天黑夜,也不管吃饭睡觉,船到地点就停,队员们就得进入紧张的工作程序,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其中从第二个站位到第八个站位分布最密,总航程约200公里,差不多2个小时做一次站,7月20日一天就做了7个站。队员们到站就干,干完就睡,饭也省了,梦也碎了,每天工作时间都是十几个小时,没听到一个人抱怨。相反,队员们说得最多的是:“出海就这样,一咬牙坚持这一段时间就过去了。” 白令海共安排了42个站位。第一断面从北纬61度到56度从北向南展开,总长度约560公里。下一个断面共5个站位,沿北纬56度从东半球向西半球展开,中间跨过180度东西经线。 0724(BJ0725)茫茫大海中,海水贵如油 ㈠ 得到殊为不易 7月24日22点35分, 船经过48小时的航行到站停住,这是白令海第一断面13个站点的最后一个,位于北纬56度,东经173度,水深达3850米。 我来到船的左舷,大洋组海洋物理班的队员们开始紧张工作。一个漂亮的圆形钢架上,花瓣状固定了11个细长的柱状容器,因此叫梅花采水器。一根钢缆把容器吊起来,用绞车控制,放到海水中去。绞车轰轰隆隆转起来,“采水器下去的速度是每秒一米半。”大洋组组长矫玉田介绍说,操作逐渐熟悉起来,施放速度也提高了。 刚一入海时,赵进平研究员在计算机键盘上按了一下。“第一个容器采集了海表面的水样,”他介绍说,容器的塞子是由计算机通过钢缆内包中的电线发送信号控制的。在采水器还上放着一个探头,它把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随时通过电缆传送到计算机上。随着采水器下沉,温、盐、深三个指标在屏幕上构成了两条连续曲线。赵进平在25米、50米、100米、150米、300米、500米、1000米、1500米和2000米处以及海底分别合上一个容积的塞子,就采到了相应深度海水的样品。 ㈡)取之滴滴珍惜 夜里1点15分, 采水器被提到了甲板上。厦门大学的蔡平河博士端着一盆小塑料瓶子走过来,他用一根像胶管子套在容器下端,像挤牛奶一样从里面放出了满满一瓶海水。每个瓶子都编号,分别对应采有不同深度海水的容器,每个瓶子的容量都是50毫升。 厦门大学的施纯坦高工拿来的是20毫升的小瓶。 中科院海洋所的李超伦拿来的是500毫升瓶。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的金明明下手最狠, 先用120毫升的瓶子挨个放一次,回去一趟又拿来一堆500毫升的大瓶子。 国家海洋局三所的王伟强也不甘示弱, 一下子拿来2套不同的瓶子,他除了给自己取样外,还要替同所做生物项目的人取一套样品。 这么多人取样,容器中的海水会不会不够用?蔡博士笑着反问我:“你去食堂吃饭,会不会赶上没菜的时候?”金明明说他已被警告过多次,每次下手轻些,千万不要放多了。 考察队出发之前,在上海举行过协调会。关于采水器中的海水如何分配,各个单位进行了2个小时热烈讨论,才达成了今天的分配方案。 ㈢ 包含千万信息 蔡平河和陈敏博士做的项目是海洋同位素化学考察。他们把盛满水样的小瓶盖子拧紧,并在电炉子上化了些蜡,密封好,回去做分析。 王伟强为自己取的样,马上开始测出了海水的酸碱度;而另一个测生物细菌指标的也得带回去。 李超伦把海水带回实验台,用一个漏斗和一片滤纸进行了过滤,得到的叶绿素先存放在一个小塑料口袋中。他说,等到了冰区,可以抽出时间用丙酮处理后等24小时以上,就可以通过荧光光度计读到叶绿素的浓度数据。 金明明要把海水用试剂氧化再还原,用于测定氧气浓度和氮磷浓度,这些指标是海中浮游植物生长环境的基本参数。 施纯坦要测水中的氧18浓度,他把样品瓶拧紧,再存放在木箱中。从楚科奇海到现在,他的样品总量已达到159个。 赵进平博士介绍说,温度、盐度和深度是海水的三个最基本指标,测得这三个指数,就可以从中发现洋流和水团运动的规律,也就捕捉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茫茫大海,海水有的是,可没有想到,3000米以下的海水却成了宝贝。这套采水系统是1992年从美国进口的,每个容器是22升。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采水系统也就是这个样子,只是采水的容器大一些,最大的可以达到16升。今年底去南极考察,队里就准备换成10升的容器。 0725(BJ0726)从“雪龙之家”看互联网站 “雪龙之家”是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自己的网站,只在雪龙号上“内部流通”。这个船长袁绍宏“头脑发热”的产物,正在雪龙号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站开通仅几天,访问量已达到600多人次。记者们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来看看,船上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动态。队员有得意的照片、急于发布的消息,第一个念头也是拿到网站上去。“雪龙之家”已经成为雪龙号上的信息交流中心。 此前,承担这一重任的,是“二报一刊”。两报指的是《北极探索》报和《雪龙报》,一刊是指贴在餐厅墙壁上的各种公示内容。 《雪龙报》由政委牵头,船员们主办,办人手紧张,至今只出版了一期。记者人多势众,车轮战术,《北极探索》报得以按每周一期的频率正常出版。毕竟版面有限,信息量明显不够,而且考虑到记录历史的作用,很多内容是大家都已知道的。墙壁刊物比较灵活,但看起来不便,更多的情形是记者拉着匆忙的某教授,“您贴出来的那篇论文能不能给我Copy一份?” “电脑迷”袁绍宏桌上摆着两台电脑,一个台式机,一个笔记本,内部网络把它们和公用机房、 气象室以及首席科学家的电脑连在一起。 禁不住手痒,袁绍宏“斗胆”用两天时间搭起了一个网站。“孕育”中的网站,有部分内容是我提供了“原料”后,袁绍宏边和我聊天边做上去的:“要不是老陈开明,我哪敢捣鼓这些玩意?老陈知道我不会因此耽误了正事。”袁绍宏是船长,但首席科学家陈立奇才是船上的最高领导。 船上的电脑和网络设备大部分由一家公司赞助。不过,陈立奇说过,即使没有赞助,自己也要买,这个信念应该说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现代意识。 考察雪龙号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它具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人口受教育程度高: 雪龙号上只有120多个人,除部分船员,其他绝大部分人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第二,电脑普及率高:记者和科学家人手一部电脑,几位高级船员也有电脑;第三,没有电视。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群特征,互联网便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它使得报纸的作用弱化为记录历史。可以合理预见,即使是雪龙号上办一个小电视台,它传播信息的作用也将弱化为近乎零,而其娱乐功能将被大大强调。当然,新闻节目和专题片也是有人看到,但观众的目的恐怕也仅仅是想了解一下:自己身边的事,在屏幕上重现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以及自己的尊容上镜不上镜。 0726-1(BJ0727)科学家眼中的大型褐藻与普通人眼中的海带 7月26日上午,小聂冲进来拎起相机说,快点,听说网上了一条大鱼! 我跳起来,赶到甲板一看,人山人海!全体队员都集中到甲板上了,比开全体会时人还全! 一根十几米长的“怪物”被围在中间,大家兴高采烈的围着它左拍右拍、前看后看。这几天风大浪急,今天则是个大晴天,天空格外的蓝,海面格外的平,我们像是一群很久没被放风的囚犯。但对于这是什么东西,大家众说纷纭,船上众多科学家,一时竟也说不清。它头上长着几根叶子,与海带及其相似,有人便说,这莫不是的海带根吧。 后来,为了方便记者发稿,“雪龙之家”网站上出现了一片“新闻通稿”,是由研究生物学的极地所副研究员陈波写的: 中国北极考察队采获大型褐藻 中国北极考察队在白令海区于北京时间1999年7月27日9:40分在北纬56°59′38″西经179°54′48″的计划战位B-4-1站(该站水深3810米)采获一株罕见褐藻标本。 经初步观测,该标本为一种海洋定生袍藻,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一根长达15米的柄(假茎) 。假茎的顶端呈球状膨大,其直径约8厘米,假茎渐细,到底部直径约1厘米。 假茎底部连接一直径约20厘米的假根。假茎顶端“分蘖”出若干个支状小柄, 每一个小柄上长有一片带状叶片,叶片最大宽度6厘米,最大叶长65厘米,它与常见的海带同属袍藻门植物。 初步分析,该大型褐藻生活于较深的潮下带,为适应环境获取上部海洋的光照条件,长出15米的假茎。初步判断该藻是从沿岸大陆架区被海流漂浮到采集点。 无巧不成书,第二天我们作站时,位于另一侧船舷的垂直生物拖网又拖上了一条“海带”,比前一根还长,只是大家已不感兴趣,没有几个人放下正在吃的饭碗。后来出版的《雪龙报》上,副政委兼队医裴福拍了一张照片,干脆称之为“海带”。 0726-2(BJ0727)极地酒吧,倾一腔对生活的热爱 雪龙号上的公用机房主要是供队员们收发电子邮件用的, 因此被称为网吧。7月26日,网吧对面又添了新门面,“极地酒吧”开张了。 这几天,雪龙号一直和阿留申大气旋“周旋”,许多队员失去了精神劲,“茶饭不思”。大洋组的队员们在风浪中坚持作业,也显得精疲力竭。今天,天高云淡,波浪不兴,是白令海一年中也少有的好天气。为了大家振奋一下精神,王新民等几位总管“大内”的队员便张罗起酒吧来。 吧台、高脚凳和酒柜都是以前船上就有的,一个救生圈、一段鱼网成为特色装饰, 一位船员还从箱底翻出几张美女招贴画,备齐酒水,就挂出“Polar Bar”的招牌。队长兼首席科学家陈立奇“亲自”前来“剪彩”,成为第一批客人之一。饮品丰富,有白酒、葡萄酒、香槟、啤酒、牛奶、咖啡、果汁、可乐、矿泉水,可谓应有尽有,且全部免费。俄罗斯领航员伏拉基米尔前来享受一番后,一高兴送来了自己的“私房酒”——一瓶包装精美的俄罗斯产伏特加。 日本极地所的东久美子先是要了杯咖啡,喝完后意犹未尽,在大伙的鼓励下与孙俊英一起当起了“Waiting maid”,端茶倒酒,忙得不亦乐乎。台湾来的张瑞刚教授、香港来的李乐诗女士也前来助兴。连续作业的疲劳、不堪晕船的苦、想念家人的愁,一并在啤酒的泡沫中化解。红色和黄色的顶灯下,咖啡的香气四溢,小酒吧里洋溢着浓浓的温馨。 在此后的几天中,大家将一种说不出的热情倾注在这个实际上很简陋的酒吧上。有人居然从仓库里翻出一台留声机和几张塑料螺纹唱片,里面全是五六十年代的歌曲。扬声器里的老调伴着拾音针在唱片上次次拉拉蹭出的滋滋拉拉的噪音,更平添了几分怀旧情绪。 于是记者们的眼光全集中到这儿来了,不约而同的写走吧,用各种手法拍酒吧。薛冠超扛来一个三角架,我把数码相机架在上面,他拿一个闪光灯放在一个绿色的啤酒瓶子后面,我俩喊一二三,来到个同步动作,拍出了灯红酒绿的场面。 “新闻班长”老吴放出话来,说大家都写酒吧,国内的人会怎么看?大家以我们来享受来啦!但实际的效果证明他的担心纯属多余。中国青年报把张岳庚的文章配照片发在头版头条,队长陈立奇说,我们热爱酒吧,表现得是在艰苦环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对美好生活的满腔热爱。 此话信然,这种感受,不经历我们这样的过程体会不出来。解放日报的李文祺约我写一篇小稿,谈一下上船后的感觉,于是交给他下面这些文字: 无处可逃 白令海上大浪滔天,雪龙号直一间小舱里,躺在上层和火车硬卧最上层差不多狭小的空间里,已是夜里两点,我辗转反侧,胃仿佛已经不是我的了,鼓鼓囊囊如怀抱着一个袋子,恨不能马上扔掉。这种晕船的感觉已有两天了。 恶劣的天气把人长时间憋在船上狭小的空间里,活动量大大减小,不知不觉间,我上几层舷梯已是气喘吁吁。大厨尽量变着饭菜花样,却因为失去了鹇而使人食欲顿消。 我开始想吃。昨天晚上想吃馒头沾腐乳,一直想到早上7点,爬起来直奔餐厅。今天又想吃黄瓜和西红柿,咬一口清香飘满屋的新鲜黄瓜,还有酸酸的西红柿。 上一次这样想吃,是小时候患疟疾发高烧时,那一次是想吃母亲做的疙瘩汤。 地理杂志的小薛推门进来,一把拉起我:“快!快!网起一条鱼!” 烧杯里装着一条比家乡的柳叶鱼头部略大的小家伙,闪着褐色光泽的一排鳞片标明它的出身并非乡村小河。 我们用数码相机对着它狂扫一阵后,我忽然发现,这条鱼为什么总是头部朝下冲撞瓶底呢?负责垂直拖网的科学家说,很简单,压力不够,它不自觉的想回到大海深处。 再回到铺位上,猛然间一“悟”:现在的我,不正像那条小鱼吧?久居陆地的我,在左摇右晃的船上,异常怀念“脚踏实地”的那种感觉。 没有人命令我必须来这儿。下决心参加这次北极考察前,我心里则是忐忑不安了好一阵子。国家海洋局的人对我说,这次北极考察全是在船上,和挽留两个月差不多,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 可我还是来了,而且现在也不后悔。 早上上班前匆匆瞥一眼报纸,夜深人静时抽空看一眼网站,千千万万这样一点一滴的需要汇集成为记者的“驱动程序”。长途跋涉、天寒地冻、洪水滔滔、余震未消、战火硝烟,大家之所以愿意借助记者的眼睛去了解,是因为那是大家不愿意去、不能去或者下不了决心去的地方,也正是体现记者作用的地方。笔下所描述,正是大家想知道,这不是做记者的最大的荣幸吗? 对一个以“称职”为毕生追求的记者来说,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无处可逃。 0727(BJ0728)有了现代通信手段,极地变得不再遥远 茫茫大海,冰天雪地,想象中的北冰洋就是这个样子。 150年前, 航海家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北冰洋中航行,探寻一条将大西洋与太平洋连接起来的最短航线。英国的富兰克林爵士率领134名船员和2艘巨船在加拿大以北的北极地区无声无息的消失,更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寻找——寻找失踪的水手,也寻找北冰洋中的航行路线。现在想来,如果富兰克林我们今天的通信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会再有那样的悲剧发生了。 ㈠ 船上第一课 我们在船上有多种沟通信息的手段。 一种是听收音机。这是不花钱就能了解国内信息的方法,所以每个舱里都有一个天线伸到舷窗外。女足失利、李登辉散布不合时宜的言论、取缔***……国内每次发生大事时,大家都特别注意听收音机。 听收音机收的是短小信号,受电离层的影响特别大,时而字字清晰,时而全是噪音。中科院大气所的王维有一次吃饭时说,扣收音机有点受罪,有时比听外语还费劲。更可气的是,电台还播广告,你说我在北极想听听祖国的声音,你播哪门子广告?而且一播15分钟都没完,我一生气就给关了。 第二种方法是用短小电台。海洋局的夏立民他们自己带了个短波收发设备,费了半天劲把庞杂的天线系统架起来,和收音机一样,经常听不清楚。而且它只能和六里桥武警某部门通话,请人家再打电话转告一下家人。试了两次,他们又把天线拆了。 第三种方法是打卫星电话。卫星电话分几种:一种是铱星电话,像个手提电话一样,略大一些,拿到甲板上就能打,传输信号的是几十个低轨卫星。一种是高轨卫星电话, 传送信号靠赤道上空的4颗卫星。这种电话要到甲板上仔细寻对天线的方向和仰角,通话过程中一旦船转向就会断线,尤其对于传输数据不利,断线还得从头再来。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甲板上下着雨,风呼呼地吹,吃尽苦头,还听不清楚。有一次,我打电话给编辑部,3分钟内把同一个意思重复了3遍,对方一句话都没听清。还有一次,一位同事居然把我当成他坐火车的朋友,说,火车轰隆隆的响,听不清楚,啪就给挂了。 第四种方法是接发电子邮件。对于考察队员们来说,这种方法最方便,只要到公用机房,把邮件发到船上的服务器中,经服务器压缩后,通过B站,经海事卫星,传到北京地面站,转到陆上专用服务器解压缩,再通过邮电公网,发给邮件接收者。 因此一上船,我首先领到两个饭盆,第二个领到手的是一个信封,时而印着我在雪龙号上的专用电子信箱。船上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除了简单地讲了一下队员的分组情况,大部分内容就是给大家详细讲解船上电子信箱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㈡ 船上邮件费用堪称世界之最 在船上收发邮件和平时有天壤之别。一般上网只需交市话费和上网费,平均一分钟不过0.1元左右。发邮件几十个K是小意思,收发邮件一二十分钟也是家常便饭,充其量不过几块钱。而在船上,收发电子邮件和计算机的点对点传输的成本概念是一样的, 卫星线路一分钟5美元,收发一封信件半分钟就得20多元,堪称邮件收费之最了。为了节省费用,船上的服务器开始定为每天下午3点和夜里3点各联通一次,而且,邮件系统已经设定,大于1M的文件不予传输。技术人员再三告诉大家,尽可能使用纯文本格式发稿,而且最好先压缩再发送。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科技处副处长秦为稼强调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帐号。谁用多少钱计算机都会记得一清二楚。 后来,在记者们的强烈要求下,邮件收发每天增加到四次( 3:00、9:00、15:00、21:00)。 邮件是经海事卫星发送的,船上卫星天线装在最高层,不用去寻对方向和仰角,但也一样会发生断线。加上这个邮件系统匆匆上马,只用20天时间安装调试。麻烦与烦恼就此接踵而来。 ㈢ 发出去的邮件被退回是最倒霉的事情 中科院大气所的邹捍今天一看到我,就讲了他今天遇到的不幸事件:收到了学生的一封邮件。他的学生看见报纸上登出了邹捍和同事王维在船上做试验的照片和文字,一高兴,就把报纸扫了下来,以图象的形式发了过来。“400K!”邹捍说,“我这个收件第一大户是当定啦!” 之前, 船上已经公布了一次电子邮件用时,邹捍收件用时28.85分钟,最多。提起这事,邹捍觉得冤。他上船后,觉得自己的一张照片挺精神,就发一张给家人看看,以解挂念之情。没想到,这封邮件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又给退了回来。别人收的邮件都是文字,他自然成了收件用时最多的人。 刚上船时, 技术人员说传送200K的文件用时约3分钟,但船开起来后,发觉不是这么一回事。我的一个不到100K的文件,一次竟用去24分钟!工人日报的孙覆海收一个几行的信件,也用了6分钟。船上线路传输数据的速度是9600B/S,与普通传真机是一样的,不知怎么就变得这么慢了。 每次发稿时,我都要把文本压缩后再发。照片压缩会损失信息,每次照片都压缩到不能再压的程度。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都用自己带的卫星B站传送图片和文字,这些单位都表示,通讯费用实报实销。我却整天提心吊胆,通讯费花多了,单位不愿意负担怎么办? ㈣ 五位科技人员轮流伺候 邮件系统发信一天4次, 一到发信的点记者们就特别紧张的赶稿子,恐怕赶不上“班车” 。其实,夜里3点那一次完全就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换到白天?我们开始也问这样的问题,兼职管理员邹斌说,不能,因为软件就是这样的。我感到奇怪:哪个公司出的软件,这么笨?仔细看原来是微软出的。这个互联网邮件服务软件控制服务器工作的方法有三个:一是隔若干小时发一次,现在船上就是隔六小时发一次;第二种是见信就发;第三种就是在指定的时间发,一天只能指定一个时间,发一次。 前几天这个系统只能发信,不论收信,持续了几十个小时,堵住了72封来信。有的后来到了,有的永远消失。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发信时,有时会发生断线的情况,不知为什么不能接着自动联接,只能人工重新连接。而且没有断点续发功能,只能从头再来。有人用船上的电话以点对点传输的方式传稿,每次都很顺利,这基本否定了线路不好的原因。我和秦为稼、吴金友、邹斌在一起分析,认为传输速度极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信件登陆时在北京排上了队。果真如此,冤枉钱花老了去啦!对此,船上的人都感到无可奈何。 有时信发出去,编辑部迟迟受不到稿件,最长的一次用了7个小时稿件才到。着急的话,只好自己到甲板上用自带的电话传稿。 由于大家对这个系统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每次发完信,都不放心地跑到报务服务器所在地查问稿件到底发出去没有。邹斌开学有科考任务,显然已招架不住。为此政委专门与他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谈话,然后决定另派4名科考队员轮流值班,以伺候这个邮件系统。他们是:秦为稼,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科技处副处长,工程师;李亮,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学士;金明明,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孙波,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博士。 ㈤ 邮件系统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大于烦恼 北极点到北京, 最短距离是5582.81公里。尽管邮件系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大于不便,欢乐多于烦恼。它使我们随时可以与编辑部和家人保持联系。时空,因为邮件系统的存在而缩短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极并不遥远。编辑部的陈智霞每天收到我发的稿件后,都会给一个反馈。 我的老家是安徽省萧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开船一段时间后,我怕家里惦念,就打了个电话回去。没几天,我居然收到了住在县城的表叔的邮件,他在家里也能上网了!上次母亲在电话里听不清我说的话,急得直流泪,他在网上看见了我写的报道,隔几天就打印一些带给我的家人看。 船开出一个星期后,看到我两天就能收到一封家里的来信,同住一个舱的聂晓阳坐不住了。小聂在北京时就帮爱人申请了一个信箱,上船后就往信箱里发信,可迟迟没收到回信。小聂给爱人打了个电话,得知她已忘记了信箱的密码。 小聂的爱人爱好文学和艺术,最不喜欢计算机之类的东西,她认为还是传统的通信方式好,她只要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拆开就能读。可电子邮件这东西还得自己捣鼓计算机、上网,麻烦死了。小聂来前反复教过,就是没学会。 这下邮递员没了,电话也不能总打,不学也得学了。小聂的爱人只好向弟弟请教。经过几次练习,如今也能运用自如了。有时当天就能收到回信,小聂的爱人说:“还是电子邮件好。”就在这期间,她换了个工作,到一家网络公司上了班。 0728(BJ0729)雪龙船上小医院,医生少、设备全 前两天感冒,吃消炎药又赶上风浪,胃里直翻腾。找到副政委兼船医裴福余,请他给打针。原以为船上设备简陋,很可能是农村卫生院常见的消毒钢针,没想到全是一次性注射器。再多看几眼,发现船上还有手术室以及各种医疗设备,可以称得上一所海上医院了。 除了一大间诊疗室,还有专门存放药品的房间和一间很大的手术室。手术室里有万能手术台、无影灯、氧气瓶、电动吸引器、人工呼吸机、麻醉机及多种手术器械等。裴福余说,虽然至今还没有进行过手术,但这套“家伙”一直处在待命状态,能进行外科的各种手术及各类创伤的救治手术。 他还带我参观了其它仪器,如心脏监护仪、心电图机、便携式B超、X光机以及常规化验器具,以及用于消防、救护等各种意外事故伤员现场抢救的两副担架、一只急救箱。船上还备有急救药品、常用药品和少量的特殊重要。开船以来,已有近10人来看过病了,大多数是感冒。 眼下这所医院最大的问题是人手太少。唯一的医生裴福余只好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这位197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的学生,一直在船上工作,经验丰富,在船上处理过心脏病、骨折、砸伤,以及尿路结石、胃痛等病。还在船上做过阑尾切除手术,当时条件很差,没有手术室,就在长条桌上进行,连麻醉师、助手都没有。 裴福余说,船在海工作业,医疗救护没有外援,加上医疗设备有限,医务人员少,因此与陆地上要求不同。一方面要求队员有病要及时找船医诊治,另一方面船医要尽快、尽量早作出诊断,及时治疗,防止漏诊、误诊,造成不良后果。 不过,令队员们安心的是,船上还有一套远程会诊系统,电脑、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等十分齐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海区通过卫星线路与上海公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联通,疑难病症可通过远程会诊得到及时的咨询帮助。这套设备是两年前公立医院捐赠的,现在也不落后。 0729-1(BJ0730)计算机时代的隐私危机在雪龙号上出现 7月29日, 雪龙号上出现了一件令所有考察队员都感到尴尬的事情:所有通过船上系统收发的电子邮件,包括私人信件,都被保留在终端硬盘中,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翻看。 这一惊人事件是新华社记者聂晓阳首先公布的。他收到一封乱码信后,就在终端上用各种方法尝试解码。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以前已经删掉的信件仍在硬盘中。他找来几位科学家一起查找,发现所有队员收发邮件都可以看到,不用任何密码。 机房中的终端由大家公用,在这里把信发送到服务器上,在统一通过卫星线路传送到北京,入公用互联网。技术人员告诉大家的保密方法是:每个人用自己的密码登录进入操作系统,电子邮件收发后,在邮件软件界面下删除即可。 但所有收发的邮件实际上并未被删除。在硬盘中C: windows profiles 用户注册名 application data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mail目录下, 完整保留着以下几个文件:发件箱.idx、发件箱.mbx、收件箱.idx、收件箱.mbx、已发送邮件.idx、已发送邮件.mbx、已接收邮件.idx、已接收邮件.mbx,大的几千个K,小的几十个K,打开这些文件,其中就包含往来邮件的内容。 一般说来,电子邮件会被保留在服务器中,网络管理者可以看见。这正如电话交换机的管理者可以随时听到任何一位用户的通话一样,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总机或网络的管理者有严格的管理机制约束。但如果任何用户拿起电话,都可以听见别人在通话,这样的电话系统恐怕谁也不敢用。 雪龙号的邮件收发系统由IBM捐赠, 一家名叫海通的公司负责软件调试。终端所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98, 收发邮件的软件是Outlook Express, 版本号是4.72.3 120.0,版权均归美国微软公司。 一般说来, 使用者从邮件软件的界面下彻底删除一个邮件,就如同在Windows界面下把文件扔到回收站中,再清空回收站一样,意味着这个文件永远不再需要。那么,文件为什么还要留在硬盘中保留呢?一般使用者不会发现这个问题,这个自动保留的文件也会越来越大。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这个软件的设计思想到底是什么?这不由得让人想起Windows的后门和Intel的处理器序列号。 0729-2(BJ0730)吃在雪龙号,不爱正餐爱夜宵 7月29日,晚餐时队长陈立奇说,今天菜特别香,炝了锅。 以前吃的菜都是先用水煮熟,再加明油,一锅就得。今天在陈队长的要求下,厨师特别分几锅炒了菜。 全船120多人,只有1名厨师、4名厨工,工作量不小。为此, 船上排了帮厨和值班表,所有的科技人员记者都在此列。每天有4人负责端饭端菜、打扫餐厅,还有2人帮助洗菜、淘米等,打打下手。 菜都是从上海出发时带的,放在冷库时。有时大厨对帮厨的队员说,你去玩玩白菜吧。那就是分配你去冷库给蔬菜作翻身运动,下面的发热,要翻上来,以免坏掉。 每天的开饭时间为:早饭7点15分,中餐11点15分,晚餐17点15分,夜餐 23点30分。由于时差关系,什么时间睡觉的人都有,由此形成了一个总体规律:吃早餐的人最少, 3种人:作业队员,整晚不睡觉的人和早睡早起的人,加起来有三四十人;午餐人少一些,主要是整晚不睡觉的人起不来;晚餐人最多,很多人就靠这一餐增加热量。 又一次,冷库的温度探头出了点问题,蔬菜坏掉一些,大厨说不用担心,“足够吃到回上海”。在冷库放久了,虽然也叫新鲜蔬菜,但已是“一脸的沧桑”,加上天天同样风味,叫人胃口难开。 夜餐变得最受欢迎,晚上的剩菜汤煮点挂面,按规定只给值班的人用。但时间长了,吃的人越来越多,大有超过午餐人数的势头。夜餐有一个好处,开胃的小菜特别多,各种辣酱随便吃,腐乳也基本不间断,有时还会吃上咸鸭蛋、糖蒜等“高级”佐餐食品。 大厨朱钜银是一级厨师,负责厨房管理、制订食谱等。厨工吕清华、包志相、尹全生、 唐飞翔,据说每人都有一套绝活。厨房设备比较齐全,有电炒锅3台,电蒸箱2台,电烤箱1台。还配备有烤面包箱、压面机、发豆芽机、削皮机、磨浆机等附属设备,可以做面包、蛋糕、豆腐、发豆芽等。面包每餐只几片,专供俄罗斯领航员,可能是从上海带的。副队长鄂栋臣过60大寿时,尝过一次蛋糕,味道不错。 开船日子长了,餐桌上的豆腐、豆芽逐渐多了起来。大厨说,一级厨师会做豆腐和豆芽的不多,他是少数几个之一。做的豆腐被大家称为“雪龙豆腐”。 队员一般分3个餐厅就餐; 新区二层餐厅可供50多人就餐, 老区二层小餐厅(大台)可供25人就餐,老区一层大餐厅可供40多人就餐。每餐三菜一汤,主食为米饭,间或有馒头。菜实行计量分配制,由值日队员“掌勺”。 0729-3(BJ0730)一千年中的18小时 7月29日晚上9点半,我来到后甲板。金明明、张武昌和李亮正躺在后舱里聊天,绞车坏了。 当他们正从3800米的海底把沉积物捕获器向上拉,已经快上来时,绞车忽然不动了。“18个半小时以前,我们往下放时用了30分钟,刚才已经向上拉了快半个小时。”金明明说。绞车上下的速度是一样的。轮机部的船员赶紧检查电路,金明明他们就有了难得的空闲。 这个项目是为了研究碳通量的。沉积在海底的碳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炭,分为活期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两种。通过研究和分析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可以考察大海对全球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而这与全球变暖的热门课题有直接关系。这也是中国考察队在这个海区第一次进行这项研究。 又过了半小时,绞车修好了,两分钟后,两个采集器就被拉了上来。采集器是一个约20厘米粗、半米长的塑料桶子,上面有网眼式的盖子,以免拉上来时采集样被海水搅动。而储存沉积样的,竟是两个被人们称作“太空杯”的东西。“不是地摊上那种几块钱一个的杯子吧?”我问金明明,他说:“这当然是正牌货!” 就着灯光,我想看一看到底采上来多少东西。可是暗淡的灯光下,只看见一杯海水,杯底没有想象中的一层淤泥。 “这很正常,真看见就怪了,”金明明说:“这个海区海底沉积的速度是每几千年才几个厘米,18个小时能沉积多厚?”不过,经过仔细的化学分析,已经可以“读出”其中包括的信息。作这项研究,放的时间越长越好。 金明明说:“再去北冰洋,我们准备在水下放6天,当然,7天更好。” 后来听队员介绍说,国外观测沉积物的先进手段是采用自动仪器,放到海底,坐在家中就可以观测仪器收集沉积物的情况。这样的话,愿意一年回收还是半年回收,随便。 一千年几个厘米的沉积速度,想在18个小时内测定,得出来的数据恐怕误差也不会小。一年半载的等待,虽然长了点,却会准确得多。 0730(BJ0731)蔡平河的健身之道与一枚不设防的浮标 有一天,天气相当寒冷,大家都穿上了棉衣,我却看见蔡平河在甲板上只着背心、短裤在跳绳。船上活动空间小,这不失为一种锻炼方式。 7月30日,我又发现了菜博士一种新的健身之道:提水。 蔡博士用一黑色小桶,一桶一桶把海水拎到十几米高的甲板上来,倒在两个白色大塑料桶内,动作非常熟练,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家时常看见大人到井里提水的情形。 “你提水干什么?” “测量水中镭的含量。” “怎么测?” “我把这塑料桶打满后,让他们从这个小塑料管中流过,镭就留在管中的一层二氧化锰滤纸上。” “这两个大塑料桶能装多少水?” “120升。” “你打水的桶有几升?” “4升。” “那就是说你每次得打30桶水上来。为什么不用水泵呢?” “船速太快,打不上水。”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海水?” “因为镭的含量很低,两桶水中大约有10的-15次方克镭。” “也就是说,两升亿桶水才有一克。” “没错。” “测这东西有什么用?” “同位素含量好比海水的‘身份证’,而且深层海水的交换过程非常慢,由此可以知道水团交换的情况。 蔡平河的健身之道固然不错,但我总觉得咱们的科研手段是不是有点落后了? 凌晨,雪龙船进入B-2-8站,发现一个海洋资料浮标。这个浮标由两部分构成,浮标体部分潜在水下, 有一支数据传送天线露出水面,并有3个醒目的彩色浮球挂在天线附近, 浮球印有号码:70435。后面另拖着一个小浮球,浮球上装有夜间指示灯,可能是用于警示夜航船只。我们发现的浮标锚锭在2250米水深的地方,估计是通过卫星传输数据的锚锭海洋资料浮标。 海洋资料浮标分水面浮标与潜标两类。潜标锚锭在一定深度的水下,在海面无法看到,回收时通过声信号控制释放系统释放,使仪器浮出水面。水面浮标分为漂流浮标与锚锭浮标两种,漂流浮标随海流移动,用以记录不同位置的海洋数据;锚锭浮标固定在特定位置,记录海洋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资料浮标可以将数据记录在浮标内部,待一定时间后用船只回收;也可以带有无线电天线或卫星跟踪天线实时传输数据,用于海洋监测或预报。海洋资料浮标一般包括浮体、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与存贮系统、数据编码发送系统、电源系统、天线系统、锚锭系统、警示系统等,因而,海洋资料浮标一般造价高昂,少的几万元,高的达几百万元。 我们在白令海辛辛苦苦做的这些考察工作,除海水取样不能做之外,其他所有的测量工作资料浮标都可以做,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以及叶绿素含量。而且,这种浮标可以全天候实时传输数据,使人们对海洋环境变化了如指掌。这又是我们这种调查所不及的。可以说,浮标对于海洋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本同时在海上施放的浮标达1000多个。由于资金限制,我国的浮标很少,而且大都是为了一个课题施放,三两个月完成后马上回收。 这迫不得已,因为我国的近海浮标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每年损失惊人。赵进平研究员说, 有一年他们放了12个浮标,到年底只剩1个完好的,其它的都不同程度有损坏。有的渔民故意把浮标用电钻搞坏,或者拿走浮标上的风向仪,甚至有人在上面写着字:破坏渔业资源,不好。他估计这是一种在海上长期作业后的无聊行为。为此,他们在浮标周身布满长长的钢刺,以使渔船不能接近。 浮标在海洋中很常见,绝对算不上任何发现。但我们看见的这个浮标,第一造价肯定不低,第二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却完好无损。两相比较,引发出科学家们不少感慨。 0801(BJ0802)白令海综合考察完成,中国的教科书由此改写 终于结束了!队员们见面都高兴得互相问候。 白令海海洋资源考察从7月19日到31日,历时12天,共进行6条剖面42个站位的考察,考察站位覆盖白令海全部公海海域。近24万平方公里。 在每个作业站位上进行了物理海洋的探测、浮游生物的垂直拖网和分层拖网取样、海洋化学取样、海洋地质取样、渔业资源拖网、海洋同位素取样、大气和海洋二氧化碳取样等多学科、多项目的综合考察,取得了大批宝贵的海洋数据,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在该海区进行的综合型海洋考察。 白令海是环太平洋的重要边缘海之一,是北冰洋的东方门户,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的纽带。大洋中的大部分物质是通过边缘海输送进去的,而且每个边缘海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研究和考察边缘海,可以与中国近海的资料加以对比,更好的掌握其规律。环太平洋的边缘海有南中国海、东中国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苏禄海。除了白令海之外,其它连续海已基本上没有公海。 本次白令海考察涉及两个考察目标。 首先是考察白令海公海部分的资源状况,从海洋学和捕捞学两个角度研究白令海的环境背景、生物资源总量、生物生产力、海洋生物链结构、海洋可捕资源等重要资源问题。通过水文考察和同位素示踪考察可以了解形成白令海渔业资源的动力学背景; 通过地质调查获取的数据,可以恢复1万年以来的沉积记录,了解白令海生态环境与气候环境的演化过程;通过研究营养盐、溶解氧、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等各个层次的资源要素全面研究白令海的生物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考察的圆满完成将大大丰富我国对白令海资源状况的了解。1993年,中国曾对白令海进行过单纯的渔业资源调查,只涉及鱼群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其他国家对白令海早已进行过系统了解:苏联60年代的区域海洋学专著就对白令海有过系统描述,青岛海大编写教科书时也采用了美国1994年的“最新”资料。但外国资料只公布海洋的一般参数,对涉及重要资料部分则是保密的;另外,他们公布的数据也不是最新的。青岛海洋大学的高郭平老师说,这次考察的资料将改写我们的教科书。 考察针对的另一个目标是研究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水交换问题。两大洋的水交换不仅仅是白令海峡的动力学问题,而且是对两大洋都有显著影响的重要海洋过程,突出表现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环境状况的形成与变化。探讨水交换对白令海水水团与环流的影响,对两大洋水交换及其环境效应给出定量的和可靠的估计。这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都将提供重要依据。 这次考察是一次设计科学、考察项目全面的综合性海洋考察,这次考察表明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继我国南大洋考察、赤道海区考察、中太平洋资源考察、西太平洋环流考察之后的又一次远海考察,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在21世纪海洋科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白令海海洋考察的主要工作如下: ⒈物理海洋学:完成42个温盐探测站作业,进行了31个水深超过2000米的深水站作业,探测最大深度3750米,采水成功率99%,获取温盐深资料50Mb,同时采集记录了多普勒声学剖面测量数据300Mb; 完成了走航表层温度和红外测温1600组连续观测的数据,为研究白令海陆架水团、结构和形成机制和白令海海洋环境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 ⒉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 获取了42个站位的碳循环采样548个,大气气溶胶走航采样,总量样品为22,分层样品为42克,测定溶解氧、二氧化碳通量和营养盐数据1818个, 二氧化碳和水团同位素示踪水样采集326个,取得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样品190个, 重金属水样16克,用于了解白令海海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海气交换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共有测定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样品495个;获取碳14样品78个,氮15法测新生产力35个,氚细菌样品9个,能够准确评价白令海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的水平,阐明生物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氘、氧18样品282份,利用镭226、镭228(样品20个)的分布计算水体的水平涡动扩散速率,区分研究海域不同流系的边界。总有机碳、总石油烃、难降难解样品90个,为研究白令海有机地球化学的背景和人为污染程度及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⒊海洋生物学、渔业资源:进行了浮游动物垂直拖网80次,浮游生物垂直拖网154次, 微型浮游动物拖网44次,进行了32小时的连续站生物分层拖网观测,并进行了浮游生物采集和浮游动物关键种生物生长过程现场试验研究,获得浮游生物量样品19个,桡足类肠道色素分析样品13个,微型浮游动物样品44个,进行了浮游动物现场活体培养试验2次,获得桡足类产卵率实验1次,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及初级生产力摄食压力数据5个, 表层叶绿素走航采样19个,为进一步研究白令海浮游动物关键种种群动态及其有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资料。渔业资源探鱼仪进行连续观测,渔业拖网19次,用于研究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⒋海洋地质、底栖生物:获取13个站位的表层样,计13箱(其中包括为底栖生物取8个箱斗),获取6个站位的柱状地质样品,最大长度为519cm。还获取4个站位的多管式地质样品。这些数据为探讨研究白令海的沉积物物质来源、沉积速率、地层结构以及气候环境记录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提供了分析数据。 在此次考察中, 遇到两次低气压过境,在7级风的海况下,大洋组及时采取现场安全措施,坚持考察作业,保证了预定数据的获取及人员与仪器的安全,完成了全部考察项目,达到了预期考察目标。雪龙号考察船与大洋组密切配合,到站准确无误,保证了考察的站位质量。作业期间战位密集,大洋组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与科学家对话:北极科考为什么要来白令海 目前,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正在白令海海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这在整个考察中占有近一半的时间。北极考察为什么要来白令海?考察前夕,我作为人民日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陈敏博士、蔡平河博士(以下称为博士),请他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请问我们来白令海干什么来了? 博士:在楚科奇海进行了13个站位的作业后,由于冰层太厚,无法继续北上,我们从北冰洋调头回到白令海,进行第二阶段的现场作业,即研究白令海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呢? 博士:近几年来,随着近岸资源的日益匮乏,各沿海国家均将目光瞄准了深海大洋的丰富资源,我国作为新兴的远洋渔业国家,远洋渔业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的洋浦渔船已逾千艘,年鱼获总量近百万吨。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白令海及其附近海域。这些生产不仅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航次在白令海进行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据了解,我国大约有120艘远洋渔船在这一带作业,应该说对哪儿有鱼、都是什么种类、大概怎么分布知道得差不多了,用得着这么多科学家专门进行调查吗? 博士:我们这次调查的各项目标在于揭示白令海生物资源的现存状况及其未来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必须强调的是,生物资源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可食用生物(如鱼类)。因此,必须从不同层次系统、全面的研究海洋环境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分布及生物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记者: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博士:海洋中的生物沿食物链营养级的高低大体上可分为游泳生物(如鱼、虾等)、浮有动物(如桡足类等)和浮游植物(各种藻类)三大类,其中游泳生物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从而构成了具有不同营养级的食物链,人们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便是最直观的描述。 记者:蔡平河博士这次研究的项目是“海洋初级生产力考察”,是不是就是指这种生物链关系? 博士:初级生产力是专门以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为研究对象。浮游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中的营养盐(如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生长、繁殖,这一过程即为初级生产过程。 记者:稻谷丰收、植被繁茂的地方才会生机勃勃,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浮游植物生长较快的海域才会鱼儿成群? 博士:的确,就像陆地上的稻田为人和动物提供了最基本的能量一样。不断繁殖生产的浮游植物为浮游动物提供了食物保障,由此维持的浮游动物又为鱼类等游泳生物提供了生活来源。通常情况下,食物链中的各级生物食物呈金字塔式的分布态势,即越低营养级的生物,其生物量越大。很难想象,在生物初级生产力贫瘠的“沙漠”中,会形成生物资源富饶的“绿洲”。 记者:从我本人理解的渔业调查来看,就是下网捕鱼,然后统计一下数量和种类。白令海站位作业大半已经完成、但至今一条鱼也没捞上来。我自己认为渔业调查的目的没有完成。众你们的考察来看,能不能捕到鱼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直接表象,实际上和科学意义上的调查关系不是很大。 博士:海洋捕捞由于受鱼群分布、天气、网具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定量化,像我们这些天在这个地区一条鱼都没有捕到,有操作上原因,但也说明了这个时间的这个地点鱼是非常少的。如果只从没捕到鱼来说这个海区没有鱼是片面的。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室事实上也能够给予我们生物资源总量大小的信息,而且已达到准确定量的水平。 从这一意义上说,对生态结构、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与海洋渔业捕捞可谓是殊途同归,二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不可取代的,前一种方法给出的是理论的推算值,后者反映的是在特定情况下的实际值。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现在没捕到鱼,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地方从常年的分布来看有可能生产多少鱼,以后会不会有鱼。 博士: 是的,自7月20日开始进行白令海科学考察起,我们以获取了大量用于研究生物生产力、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等的样品,相信经过仔细的科学分析后,系统、准确地获取了海洋生物生产力、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就可以从总体上勾画海洋生物资源现存量的大小轮廓,最终实现白令海生物资源考察的既定目标。 与科学家对话:白令海缘何有鱼 白令海的资源考察鏖战正酣,化学分析、浮游生物拖网、渔业资源拖网等考察作业都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大量的数据和样品并考察队员欣喜万分。考察的目的是搞清楚白令海资源的数量。 高纬度地区的水产量是世界上最高产区之一,目前世界上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总捕获量的28%出自北太平洋和白令海。每年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 所捕获的商业鱼达400万吨。共43种。仅美国在阿拉斯加的深水捕鱼就已发展成为一项产值22亿美元的新产业, 捕获量为140万吨。白令海为什么是个大渔场呢?7月27日,我为此采访了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赵进平研究员。 记者:一般渔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赵进平:世界上的大型渔场多数与上升流有关,如西非渔场、秘鲁渔场。另外,大江大河入海口也常会形成渔场,因为它们带来了大量营养物质。白令海渔场形成的根源,与其特殊的动力环境有关。 记者:“特殊动力环境”作何解释? 赵进平:我们都听说过阿留申低压,这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常年存在的大气低压区之一。本来,阿留申低压应该是一个向东西方向延伸的抵压带,位于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之间,与南半球的情形相似。但是,由于白令海西北部的西伯利亚和东北部的阿拉斯加大陆的存在,截断了低压带的延伸,形成了笼罩白令海的低压区。从空中向下看,阿留申低压形成了反时针的涡旋风场,一年四季东摇西摆、风风雨雨、长盛不衰。别小看阿留申低压仅仅发生了从低压带变成了低压区的微小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带来了白令海的神奇。 记者:为什么我们这些天总的风力不是很大呢? 赵进平:大风,不仅是白令海的常客,也是白令海的品格。我们来的时间正值白令海的弱分期,真是值得庆幸。平常的白令海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总是这样也就难得有鱼了。春秋冬三季,白令海强大的涡旋风场真有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味道,让人望而却步。 记者:这么长时间的大风最终对海水的流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赵进平:如果地球不旋转,海水就会和风场一起转,疯狂的跳华尔兹。但是,地球是旋转的,别看它转得很慢,却足以让大风的舞伴分心,使海水一边与风场周旋,一边慢慢向远离漩涡中心的方向漂移。白令海的表层流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仅形成逆时针的环流,而且向外四处辐射,在北部的白令海峡流向北冰洋,在南边的阿留申群岛流向北太平洋。亲潮也是这种流场的组成部分。 记者:这种流动与鱼场的形成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赵进平:表层水漂离中心后,由于大陆的约束,没有其它地方的表面海水来补偿,补偿的海水只有来自下层,形成上升流。海洋深处的水重,提升深处水要作很多工,消耗大量能量。好在阿留申低压是个大力士,有的是力气,甘心担任大水泵的脚色,不停地把深层海水抽到表层。海水中有大量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的生长所必须。营养盐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供养着从浮游植物到大型鱼类的生存。然而有了植物和动物的消耗,海中的营养盐就会越来越少,导致动植物数量的下降。由于主要动植物都存活在上层海水,深层海水的营养盐很少被消耗。“阿留申水泵”源源不断“泵”上来的海水携带丰富的营养盐,可以持续供养大量生物,形成巨大的渔场。 记者:世界上类似的海区还有哪些? 赵进平:阿留申低压这样的大水泵全球只有一个,久居黑暗、寒冷、寂寞之处的深层海水要想改变环境,大概只要这唯一的出路。因此,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深层海水慕名而来,汇聚白令海。可见,阿留申低压水泵工程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白令海,上层的亲潮可影响北半球的气候。 记者:您知道海水来此要流多久吗? 赵进平:从海水的下沉区到白令海一般要流几千年。即使流到白令海,最大上升速度一般为70米/月, 也有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升到表面。这些可怜的海水一升到表面,携带的营养盐很快被生物劫掠一空,然后被驱赶出去,加入大洋水循环,品尝着表面海水的狂风恶浪、酷暑严寒、油污浊水,也许这是它的命运,也许它会后悔来到海面。而那些吞食营养盐的“强盗”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吃掉,浮游动物被鱼类吃掉,而鱼类又被煎炒烹炸。但从好的方面去想,大自然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生生不息,构成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密切关联,演绎着古老而完美的哲学。 记者:既然白令海有鱼,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捕到鱼呢? 赵进平:有鱼和捕到鱼是两回事。鱼类的季节性、集群性、任意性都使考察难度加大。这段时间风力弱、上升流强度不高,客观上不利于形成多鱼区;从探鱼仪上很少看到鱼群的影响,水中可供鱼类食用的浮游生物数量也不多,具有贫鱼的迹象。如果我们真的能证明我们考察的海域在这个季节贫鱼,那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结论,对未来的渔业生产有指导意义。同时,我们也期待能找到丰盈的渔场,提供渔业资源的完整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