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城市经营的十大抉择
城市经营的十大抉择

作者: 李津逵


第五节 开发城市的记忆

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一定要以他的知识为社会所用,一个城市的记忆也要通过开发造福当代与后人。

一、域外经验:用好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古城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保护是城市保护的重要内容,王瑞珠先生将国外文物古迹的使用方式概括为以下五种:

1、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这是使用文物的第一种方式,也是最好的方式。国外的绝大多数的宗教建筑以及一部分行政建筑及部分王宫都属于这一类型。我国寺庙常常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悠久的历史和与之相关联的宗教传说典故使得它们比新建的同类建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这类古迹或建筑来说,不仅它们的自身是历史的、传统的,其中的活动也是历史的传统的,性质也比较单纯。

2、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方式,如巴黎的肯采宫博物馆、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和我国的故宫博物馆。

3、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大学很多都是利用古建筑,我国也不乏此例,如长春市的长春地质学院就是以日本侵略东北时建筑的"满州国"行政办公建筑作为教学楼的,北京图书馆以及上海图书馆也都是这种使用方式的实例。

4、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是近年越来越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5、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还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如德国法兰克福城中的麦芽糖作坊被改造成为渡假旅馆。

二、名城保护中的资金运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来源,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并没有设立固定专用经费。但是经营得好,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1.搬迁企业的土地利用

景区内对景观有损害或有污染的工厂等,由政府提供必要的土地。如苏州市等城市从旧城中迁出了一些不符合名城保护要求的工厂,承德市将避暑山庄内不利于山庄保护的设施迁移出来。腾出来的土地就可以开展旅游服务利用土地的级差效益为名城保护事业服务。

2.改建项目划出专项费用

要求开发企业按照规划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和维修,同时在其他地区的开发中给予补偿,在有条件的地段迁移一部分住户,降低人口密度,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开发商业价值。苏州桐芳巷的改造就是个成功的例子,基本达到了保持该地段的传统风貌、改善基础设施与环境质量、降低人口密度、就地平衡改造资金,一举多得。

3.从旅游收入中提取经费

按旅游收人的一定比例提取相应的资金,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成为很多城市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如江南古镇周庄,1997年光门票收入一项就为古城带来超过1200万元的收入,镇政府决定将这一收人大部用于该镇的古建民居的保护与整治上,为古镇保护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资金基础。

4.历史街区的房屋置换

上海市外滩公有房屋置换的实践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外滩是旧上海的金融贸易中心,沿着黄浦江绵延1.2公里的23幢大楼中,有11幢原来是银行,其他多为海关、洋行、俱乐部、旅馆、报馆等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风格多样,并形成了江滨优美的天际线。

80年代以来,政府和外滩房屋的使用者都意识到外滩的优越区位可能带来的经济上的收益。新一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外滩地区规划为CBD(中心商务区),更是大大提高了外滩地区的土地价值,于是市政府于1994年11月成立上海外滩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对外滩地区的房屋转让、出租和招商进行统一操作,目前已有12幢建筑被置换,出让出租。所得资金中,有相应的部分专门用于建筑的维修及保护。

5.争取国家专项补助

对名城保护中特别重要或意义重大的项目,可以争取国家财政给予临时性的资金补助。1997年底,国家计委、财政部开始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计划在5年中连续对我国国家名城中的重要历史街区保护给予资金的补助。每年总额度3000万元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历史街区的古建维护和基础设施改善两个方面。

由于国力所限,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财政给予的资金补助是极其有限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长期存在资金匾乏的问题。应把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经营城市的方式采取新的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集和利用方式。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