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a~b>(拼音A)一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a~b > 拼音A

(拼音A)一篇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土湿之气所化之云。《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折之政。”

 

埃昏

土湿之气聚合而成之昏暗浓云。《素问·气交变大论》:“火不及……夏有惨凄凝洌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

 

埃冒

土湿之气上涌。《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

 

埃溽

土气湿润。溽,湿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

 

埃雾

土湿之气形成的云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

 

埃郁

土湿之气上蒸结聚。《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复则埃郁,大雨且至。”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

 

癌发

病名。痈疽五发之一。《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可参见痈疽五发条。

 

嗳腐

证名。嗳气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饮食失节,胃肠内有食滞停积所致。《类证治裁·(饣曹)证》:“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嗳腐,保和丸。”参见嗳气、宿食病、伤食条。

 

嗳气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脾胃虚寒,理阴煎;胃虚气滞,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胃寒、饮食不易消化,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方隅认为:嗳气“治法俱宜开郁行气而兼清痰降火之剂,如二陈汤加朴、附、山楂、炒连治之可也。”(见《医林绳墨》卷二)。嗳气与噫气不同,嗳气多属实;噫气多属虚。参见噫气条。

 

艾斗

灸具名。结构分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金属丝绕制的弹簧斗,下部为石棉制成的衬垫,两旁有丝带以供固定。可用于温灸或间接灸。

 

艾灸补泻

艾灸方法名。亦称火补火泻。指艾灸时以火力大小区分补泻的方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

 

艾灸疗法

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数种。详见各条。

 

艾卷

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重约20克。可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

 

艾卷灸

灸疗方法名。即艾条灸。见该条。

 

艾绒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

 

艾条

灸具名。即艾卷。见该条。

 

艾条灸

灸疗法之一。是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又称艾卷灸。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艾条灸,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施灸时,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

 

艾元英

元代医学家。生平欠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尝着《如宜方》2卷行世。后经明代陈嘉猷修订,并附脉法及方效于后,并更名为《回生捷录》重新刊行。

 

艾炷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艾炷灸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壮;腹部腰背则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四肢末端皮薄骨多,不可多灸;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处,多灸无妨。妇孺宜少;壮男可多等。

 

《爱庐医案》

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七十六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素问·太阴阳明论》:

①系指咽。《说文》:嗌者,咽也。《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②指咽以下的部位。《喉证约精》:“咽之低处名嗌。”

③泛指咽喉。《喉科金钥全书》卷上:“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参见咽喉条。

 

嗌干

病证名。系指咽干的病症。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因于虚者:一是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液亏则虚火上灼,咽喉失养而嗌干。症见咽干至夜尤甚,渴欲饮水而不解兼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二是肺阴虚咽失于濡养而嗌干。《素问·藏气法时论》描述其症状为“喘咳逆气,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扳息,耳聋嗌干。”治宜滋阴养肺,方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则嗌干而疼。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止痛。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本病可见于今之急慢性咽炎、萎缩性咽炎等。

 

嗌疽

病名。系指咽喉生疽之病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马喉痹。”为喉痹的一种。详见走马喉痹条。

 

嗌络

咽部的脉络。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嗌乳

见《幼幼集成》。即伤乳吐。详该条。

 

嗌塞

病证名。系指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雍塞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嗌痛

证名。即咽喉痛。《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嗌痛、颔肿。”《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名之为嗌中痛。孙一奎谓:“嗌即咽之低处也”(《赤水玄珠·咽喉门》)。并指出喉痹患者,必兼咽嗌痛;而咽嗌痛者,往往并非喉痹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

 

嗌燥

病证名。系指咽喉干燥的病证。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所致。治宜滋补肺肾之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和养阴清肺汤加减。二是肺胃火炽,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热降火,可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嗌干条。

 

嗌肿

病证名。系指咽喉肿疼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参见咽喉肿痛条。

 

碍产

病名。又名碍肩生、绞脐、背包生、坐碍、凝产。指分娩时。由于脐带绕颈、绊肩而引起的难产。杨子建《十产论》:“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属脐带脱垂类分娩并发症。

 

碍肩生

病名。周纪常《妇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

 

碍气嗽

病名。气道(呼吸道)为瘀血所阻碍而引致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碍气嗽者,血碍气作嗽也。”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大黄、杏仁、姜汁等药。参见瘀血咳嗽条。

 

①安定宁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②安适,舒服。《素问·至真要大论》:“胸胁胃脘不安。”

③安和调顺。《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④病势衰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⑤行。《灵枢·根结》:“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

⑥安全,平安。《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

⑦为何。《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⑧何处,哪里。《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⑨什么,何。《素问·咳论》:“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⑩怎么。《素问·示从容论》:“又安足以明之。”

 

安道全

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

 

安谷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说明患者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安济坊

宋代理疗机构名。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文学家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政府将“安乐”接管并易名为“安济坊”,其后,各地均有安济坊之设。

 

安眠

经外穴名。在风池与翳明两穴之间。主治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或灸3-5壮。

 

安眠穴

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

 

安期生

秦代时琅琊(今属山东)人。一称安期先生,或安期,尝学神仙术,兼通医药,卖药于东海之滨。尝与秦皇相处三日,后秦皇即遗使入海求仙药。

 

安丘望之

汉代医生。字仲都,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行医于民间,汉成帝欲召见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门徒耿况、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

 

安神

①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适用于阳气躁动,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如因胆气虚或胆热引起心烦失眠,则用温胆安神或清胆安神。如因痰湿内阻引起的神志不清,则用涤痰开窍安神。参各条。

②养生术语。指安定神志,摄养精神。《后汉书·仲长统传》:“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纺绋。”

 

安胎

治疗学术语。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预防流产。出《经效产宝》。其原则有二:因母体有病以致胎动不安者,应治疗母病,母安则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则母自愈。治疗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

 

安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仆参。参见该条。

 

安耶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仆参。参见该条。

 

安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安和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健脾、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

 

庵庐

医疗设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简易场所。《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规征陇右时“军中大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一般认为庵庐是军队中设立隔离病室的最早创举。

 

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②用手触摸诊断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

③按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

④按摩疗法。参按摩条。

 

按法

①针刺手法名。一指针刺时将针向下按入。又称插法。《医学入门》:“按者,插也。”一指针刺时用手指按压穴位。《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②推拿手法名。又名抑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穴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又指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

 

按肌群取穴

取穴法之一。在病变所在的肌肉或肌群上选取穴位。常用于肌肉瘫痪、萎缩等症。如臀肌瘫痪取环跳、股四头肌瘫痪取伏兔等。

 

按脊法

推拿方法名。即点脊法。参见该条。

 

按季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按摩

养生与医疗术语。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

 

按摩博士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之名。按摩博士,隋代设二人,品位不详。唐代设一人,官阶为从九品下。按摩博士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学,下设按摩师、按摩工等作为助手。参见按摩科条。

 

按摩法

正骨八法之一。该法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效。出《素问·血气形志》:“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骨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本法适用于软组织筋肌皮肉之损伤、肿硬疼痛或麻木强僵而未造成骨折脱臼之证。

 

按摩工

唐太医署中教师职称之一。唐太医署在按摩博士、按摩师之下还设有按摩工。其数量为十六人。主要职责是协助按摩师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

 

按摩科

古代医学科目名。隋代太医署中曾分医、按摩、咒禁三科进行教学。按摩科已设有按摩师和按摩生。(《唐六典》)。唐代太医署中仍设按摩科,并在该科置博士,下设师、工、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按摩科的任务是“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两项任务。明代医学分十三科,按摩独成一科。

 

按摩麻醉

麻醉方法之一。即推拿麻醉。参见该条。

 

按摩师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隋唐太医署中设有按摩师,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师数量据《唐六典》记载共有一百人。而唐代按摩师只设四人。按摩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日常医疗工作。

 

按摩推拿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种手法之一。其方法步骤系统按患部的肌肉走向,双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顺骨捋筋。本法之作用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错位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而通达舒畅,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防止关节僵直等并发症。该法尤其适用于近关节部位的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按蹻

古代养生与医疗术语,也称按跷。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按蹻。”按摩的别称。“按”与“蹻”是按摩的两种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明·吴昆注:“按,手按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按法与足踩法。一说“蹻”指经络腧穴,《类经·论治类》张介宾注:“按,捏按也;蹻,即阳蹻、阴蹻之义。盖谓推拿溪谷蹻穴以除疾病也。”参见按摩条。

 

按神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按照神经的分布选取有关的穴位,多数选用与脊神经相应的夹脊穴和某些分布在神经丛或神经干通路上的穴位。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桡神经上的曲池或臂丛神经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经或骶丛上的一些穴位等。

 

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

 

按胸腹

诊断学术语。指一种切诊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等病变的检查方法。

 

按压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即指压行气法。参见该条。

 

案扤

古代养生术语。又作案杌、案玩等。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案通按;扤音wù,通玩,动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扤,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案扤即按摩和活动肢体之意。参见蹻引、按摩、按蹻、矫摩等条。

 

 ①愚昧;昏昧。《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独有之。”

②无光,昏暗。《嵇康集·养生论》:“害之使暗,而无光明。”

 

暗产

病证名。指怀孕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其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故名暗产。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其子宫,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盖浮火一动,则摇撼肾脉,胞门亦由之而不闭,胎始堕也。”

 

暗疔

病名。发于人体隐蔽部位之肿毒。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外科备要》:“未发之先,腋下忽然坚肿,散漫无头,次肿阴囊,睾丸突兀,状如筋头,身发寒热,筋脉拘急,肿处焮痛。”治不宜针刺,可用汗解。可参见疔疮条。

 

暗风

病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是一种与内风相似,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致风阳上亢的疾病。发病过程缓慢,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病,遂以暗风为名。张杲《医说》指出暗风的主症是“头眩眼黑,不辨东西。”《医钞类编·头痛门》:“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治宜消风、清热、化痰,用羚犀汤、知柏地黄汤加竹茹、栝楼皮、黄芩,去黄柏方 施治。参见风痰眩晕、肝火眩晕等条。

 

暗经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未见有月经来潮,但能正常孕育者。

 

暗乳蛾

病名。系指喉中生出小而不易见的乳蛾的病证。《喉科种福》卷四:“蛾生喉中,其痛倍常,医不能见。俗名鸡心蛾。”本病多因肺胃热蕴,复感外邪,风热邪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本病属乳蛾类。详见乳蛾条。

 

暗痧

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痧证中之慢而轻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见“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证,必先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稍安,渐为调理。”(《痧胀玉衡·暗痧》)可选用宝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妇女之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行,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参见痧条。

 

暗痫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暗风。指遇阴暗地即发生的痫证。症见每至阴暗地即僵卧,气乱不省人事,手足动弹战掉,抽搦,喉中痰响,吐痰沫,或作吼声叫,发作时间,长则一日或半日,短则一二小时,发作过后即能起声,一如常人。小儿气血怯弱,而肝阳偏旺,易挟痰涎上犯心神,遇阴暗地易惊恐而发作。治法参见痫条。

 

黯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腋下且坚硬如钉,色紫黑者。出《医宗金鉴》卷六七。该病因肝脾二经火毒所致。症见患处坚硬如钉头,痒且痛,色紫黑,并伴有身发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可参见疔疮条。

 

肮(háng杭)

同吭。喉咙。《史记·陈余传》:“乃仰绝肮,遂死。”集注:“肌,咽也。”

 

《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误较少。全书叙述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着,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此书后经重订,现有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拗哭

①《儒门事亲》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

②《育婴家秘》指小儿夜啼,见灯亮即止,灭灯又哭。又名儿嗜灯花。可逐步改变幼儿习惯来纠正。

③《幼幼集成》谓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

 

傲冬疮

病名。冬季好发之皮炎。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多因寒气收敛腠理,阴气不能发越,怫郁而成,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症见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即冬令皮炎。

 

懊憹

证名。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素问·六元政纪大论》:“火郁之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又名心中懊憹。详该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