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k~l~m > 拼音K(拼音K)第四篇
口香
病状名。指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口咸
证名。肾液上泛而口内有咸味。《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则口咸。”《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乌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门》谓有因寒而致口咸者。属虚寒者,用附桂八味丸加五味子,属肾热者,用滋肾丸。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清热燥湿,用碧玉散外搽。
口吻疮
病名。又名肥疮、燕口。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小儿多患之。症见口角生疮,色白糜烂,疼痛微肿,湿烂有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腑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治宜清热、除湿、泻火。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参见燕口疮条。
口庭
即口腔。
口甜
病证名。又名口甘。口中自觉有甜味。多属脾胃湿热。可见于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
口酸
证名。口内常有酸味。多因肝热上犯,或肝热乘脾,宿食停积所致。肝热上犯,治宜疏肝泄热,用小柴胡汤、当归龙荟丸等方。肝热乘脾,左金丸加神曲、龙胆草等;宿食停积而见口酸嗳腐,以消积导滞为主。
口上梅疮
病名。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上攻于口所致。症见环唇满口疮毒绕生,疮水淋漓,作痛作痒,参见杨梅疮条。
口软
病证名。五软之一。口唇为脾所主,多由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所致。症见唇色淡白,咀嚼无力,时流清涎。治宜补脾,用归脾汤或扶元散。
口气
病名。口腔之臭气。见《普济方》五十八卷。即口臭。多因肺、胃蕴热、上冲于口而致口臭,也可由口腔本身疾病引起。应根据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详见口臭条。
口破
病证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显露龟纹,脉虚不渴。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治之。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宜用凉膈散治之。参见口糜条。
口内肉球
病名。指口内生瘤根蒂较长者。《疡医大全》卷十四:“口内生肉球,有根线长五寸余,吐球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凉血疏风泻火煎药,再用麝香二钱,分二次,水调服,吹麝香散,根化而愈。”也可选用黄芩、丹皮、红花、乳没等煎服。也可以用麝香散、益气疏风汤等加减治疗。参见喉球条。
口糜
证名。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脏腑积热,口疮糜烂,用局方凉膈散;心热口糜,口疮多赤,花粉末掺之;肺热口糜,口疮多白,黄柏、荜拨末掺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热于小肠口糜,宜移热汤、柴胡地骨皮汤;心脾有热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口糜,宜回春凉膈散;中焦不足虚火上泛口糜,或用凉药不效,宜理中汤;阴亏火泛口糜,宜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内热口糜并咽喉肿痛,宜冰柏丸。若小儿腔糜烂。《保婴易知录》:“满口糜烂,色红作痛,甚则腮舌俱肿,联及咽喉,不能饮食。”多由阳明湿热熏蒸而发。治宜清热解毒,用赴筵散或清胃散加减。久病气虚,宜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还可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并外吹冰硼散。
口麻
症名。系指口内麻木不仁。常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证论》卷六:“口麻是血虚。”治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口不仁条。
口瘘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瘘其齿龂上有小孔,如蜂窠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导致的瘘管。
口苦
证名。口内有苦味,多由热蒸胆汁或胃热熏蒸、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杂病亦多见此症。《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其病在心脾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
口菌
病名。
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散结。可用赤芍、黄芩、乳香、没药等煎服。或可外吹冰硼散。参见牙菌条。
②生于舌上者,也称口菌。《喉科明辨》卷三:“心火炽,生舌上。”
口噤
证名。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医碥》卷一:“口噤即牙关不开也,由气血凝结于牙关筋脉,不能活动。以苏合丸或生南星为末擦牙,或以郁金、藜芦末搐鼻或针人中、颊车。”口噤不能开,用秦艽升麻汤;痰迷心窍,昏愦,口噤不能言,用涤痰汤(见《张氏医通》卷一)。可见于中风、痉病、惊厥等疾患。又指初生儿口噤不开,不能吮乳。《幼科证治准绳》:“婴儿初生下,口噤不乳,口舌上疮,如黍粟大,(口孜)啀多啼,名曰噤。”《千金要方》卷六:“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参见心噤、肺噤条。
口津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口角流涎
证名。口角自流清涎。
①病因脾气虚衰,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口角流涎,为太阴脏气之脱。《医钞类编》治舌纵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㖞斜,手足痿软,用神龟滋阴丸。《张氏医通》治气虚挟痰,卒然晕倒,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汤加秦艽、天麻、姜汁、竹沥。
②病在中焦。胃热则流热涎。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绵绵不已。治法若因胃家有热得,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散加减。
③因虫积者,宜杀虫消疳,可选用乌梅丸加减。
口角疮
病名。见《幼幼集成》。即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亦即口吻疮。详该条。
口角
人体部位名。指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口骨
人体结构名。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口疳
病名。
①指口腔病。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熏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清胃散加减。继则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②为龋齿别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又口疳,其齿断不触,自然脓血出。”
口甘
证名。口中有甜味。出《素问·奇病论》:“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张氏医通》卷八:“口甘,经云有病口甘者,此五脏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香饮子。若脉弦滑兼嘈杂属痰火,滚痰丸,此指实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浊,俱属土中湿热。脾津上乘,久之必发痈疽,须断厚味、气恼,服三黄汤加兰叶、白芍、生地。燥渴甚者,为肾虚,日服加减八味丸,可保无虞。中消,脾液上乘口甘者,兰香饮子。老人虚人,脾胃虚热,不能收敛津液而口甘者,当滋补脾气,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加兰香,煨葛根。”
口干
证名。出《灵枢·热病》。
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
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谓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所致。阳虚津少者,治宜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方。气虚阳弱者,治宜益气温阳,用七味白术散、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
口盖骨
人体结构名。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
口淡
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皆为胃火使然。有虚实之别。虚者见于病后胃虚,宜健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味;实者多由胃热所致,以清热为主,宜甘露饮加减。
口寸法
针灸取穴比量法之一。系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以绳横度其人口,以度其脐,去四面各一处,灸各三壮。”
口唇
人体部位名。出《灵枢·忧恚无言》。即唇口。唇之色泽具有诊断意义。《疡医大全》卷十四:“唇口焦红者,吉。唇红者,主烦躁渴饮也。唇燥裂者,是脾热。唇口俱肿赤者,是热极。……唇青者主血虚脾寒也……”参见唇条。
口疮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口疮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实火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熏灼于口,则口舌生疮。治宜泻火清心。用导赤散等加减。脾热生痰,痰火互结,上炎于口,亦生口疮,治宜清热祛痰,可选用黄连温胆汤等加减。虚火者,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于口,也发口疮。治宜补肺滋降火。可选用补肺阿胶汤等加减。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四物汤等加减。
口殠
病名。见《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殠,腐气也”(《说文》)。即口臭。详见该条。
口臭
证名。口内呼出秽浊臭气。又名口气、口殠。《诸病源候论·口臭候》:“口臭,由五藏六府不调,气上胸鬲。”《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减泻白散;或肺为火烁亦口臭,宜消风散、加减泻白散;或吐脓血如肺痈状而口臭,他方不应,宜升麻黄连丸。”并可用香薷、藿香煎汤合漱。《仁斋直指方》:“口臭一证,乃热气蕴积胸膈之间,挟热而冲发于口也。”治宜清热除湿、祛痰降火,可选用凉膈散等加减。年高体弱、过食厚味及服食补阳药等,亦可发生口臭。
《口齿论》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口齿类要》
书名。一卷。明·薛己撰于152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口齿科专着。书中论述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喉痹、喉间杂症等十二类口齿科疾病,并附若干辨证验案。对口齿各科疾病的认识颇有见地,如其论茧唇病时,强调“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热清毒药,或用药线结去,反为翻花败症矣”。由此看出薛己在当时对唇癌一病已有较明确的认识。作者认为虽病在口齿,亦应从整体上进行论治,因此所载60多首方剂多供内服。
口齿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唐代,口齿不单独设科,与耳目合并成为耳目口齿科。宋代医学分作九科期间,口齿与咽喉并为一科。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医学曾一度分为十三科,其间,口齿独成一科。元丰改制后又实行九科制,口齿又与咽喉并为一科。元、明及清初口齿科又独成一科。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口齿又与咽喉合为一科并延至清末。
口齿疳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疳疾毒热攻胃上口犯口齿的证候。《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血,其热注久,齿龈腐坏,糟宽齿脱。”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养阴,选用养阴清肺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口吃
证名。指语言重复,期期不能畅吐的症状。又叫謇吃。《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口不仁
证名。系指口腔对各种感觉反应迟钝、麻木不仁之状况。这种证候除可由口齿病直接引起之外,还可见于其他一些内科疾患。可根据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口麻条。
口不能言
语言发生困难。可由中风等多种疾病导致。《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谓因肾脉之气不能上循喉咙,挟舌本,故不能言;而脾土不足,痰涎涌盛而蹇涩,亦不能言。治宜养营汤、解语丹、涤痰汤、地黄饮子等方。
口鼻出血
证名。血从口鼻涌溢而出。多因热盛迫血妄行,或血脉脏器受损所致。《世医得效方·失血》:“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血。”可见于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肝硬变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鼻腔较大动脉破裂。参见脑衄、吐血、鼻衄等条。
口
人体部位名。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则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故临床上常观察口唇之变化,以诊察脾之病变。
口(匿^虫)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断虚软而无脓血,又口(匿^虫),其齿断触者,即脓血出。”即龋齿。详该条。
控脑砂
病名。
①指鼻渊。《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鼻中淋沥腥秽血水……即名控脑砂。”
②鼻渊兼头痛。《外科大成》卷三:“鼻渊而兼脑痛者,名控脑砂。”参见鼻渊条。
控睾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有:“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所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经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余可参见疝气条。
恐中
类中风病因之一。恐则气下,因恐惧过度,使阴精损伤,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恐则气下
病因病理学术语。九气为病的机理。谓大惊卒恐,则导致气机下陷。出现肾气受伤的一系列病证,如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恐郁
病名。七情郁证之一。恐为肾之志。恐郁则伤肾精亏,治宜温肾养精。《类证治裁·郁症》:“恐郁,阳消精怯,八味丸加减,或鹿角胶酒化服。”参见恐、七情郁证、内郁条。
恐畏
惧怕。《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恐胜喜
五行学说术语。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恐由肾主,属水;喜由心主,属火。水克水,故恐能克胜过喜的情志证状。此为精神治疗的法则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
恐伤肾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大恐则损伤于肾,可出现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为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之故。《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恐伤
指恐惧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剩义·恐伤》:“恐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补骨脂汤主之。”参见恐条。
恐惧
畏怕,害怕。《灵枢·淫邪发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恐膈
病名。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下若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名曰恐膈。”参见五膈条。
恐
①证名。容易恐惧或无故自惧之证。出《素问·调经论》。又称善恐。《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者,心肾肝胃病也。”详见善恐条。
②生理名词。七情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孔最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郄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孔志约
唐代医学家兼官吏。尝任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之职。唐显庆四年(659),奉敕与苏敬等人共同修纂《新修本草》,孔氏为本书写序。尚着有《本草音义》二十卷,未见行世。
孔穴主对
腧穴主治的一种说法。《千金要方》:“凡孔穴主对者,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
孔穴
腧穴。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征引《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千金要方》又载:“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参见腧穴条。
孔熙先(?-445)
南北朝时期刘宋官吏,兼通医学。鲁(今山东曲阜)人。曾官至散骑员外郎。后因谋反被杀。平时精医术,尤长于脉学。善疗病,曾一剂治愈宿卫领队许耀忠疾。
孔窍
解剖结构名。即空窍。《灵枢·百病始生》:“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下壅。”参见空窍条。
孔伯华(1884-1955年)
现代医家。原名繁棣,号不龟手庐主人,山东曲阜人。其祖父为当地名医,孔氏深受其影响。幼年时攻读经书,并随父宦游各地。后以母病,遂立志学医。16岁时,移居河北易州行医,于当地与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善。后又于25岁时在北京外城官医院任职,于当时名医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砌磋学问。1929年,曾参与奋起反抗当时政府拟消灭中医的活动。并于同年与另一名医萧龙友共办北京国医学院,培养较多的中医人才。平时喜用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所著有《八种传染病证治析疑》、《脏腑发挥》等,尚未见付梓。人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空窍
即孔窍。泛指九窍、汗窍、津窍、精窍等外在的孔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孔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客忤似痫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急惊风类证之一。指小儿客忤,口吐青、黄、白沫,水谷挟杂,面色变易,喘息腹痛,反侧瘈疭,状如惊痫,眼不上窜。治宜镇惊安神,方同客忤条。
客忤痉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痉病之一。症见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色时青时赤,梦中呓语,手足蠕动。由小儿神怯气弱,受惊吓所致。治宜养心安神,用复脉汤去参、桂、姜、麦、加丹参、丹皮、犀角。
客忤
病证名。出《肘后备急方》。又名中客、中客忤、中人、少小客忤。此证多见于小儿,多因小儿神气未定,卒见生人或突闻异声、见异物,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易。如兼风痰相搏,累及脾胃,而受纳失调,则导致腹泻、口吐涎沫、腹痛、反侧瘈疭、状若惊痫。《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卒忤者,亦名客忤,谓邪客之气,卒犯忤人精神也,此是鬼厉之毒气,中恶之类,人有魂魄衰弱者,则为鬼气所犯忤。”治宜安神定惊,用雄麝散、苏合香丸、安神丸等方,亦可用《丹台玉案》安魂丸加减。痰热盛者,用温胆汤加钩藤、桑枝豁痰清热。
客色
五色之一。详正色条。
客热
①病证名。指小儿发热,进退不定,如客之往来。《幼科全书》:“客热者,邪妨于心也;心若受邪,则热形于额,故先起于头面,次而身热,恍惚多惊,闻声则恐,良由真气虚而邪气胜也。邪气既胜,则真气与之交争,发热无时,进退不定,如客之往来也。”
②外来的热邪。
③虚热或假热。《伤寒论·太阳病篇》:“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客气上逆
病因病理术语。即邪气上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客气
①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客运。指天气,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又各分主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每步各主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二步为主,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
②外邪侵入体内。《素问·标本病传论》:“人有客气,有同气。”
《客尘医话》
医话著作。三卷。清·计楠撰,刊于1804年。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的学术见解和诊治经验。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客
①侵入人体的外邪。《灵枢·小针解》:“客者,邪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
②自外侵入。《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
③留止,寄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
④与“主”相对,多代表后来的、次要的。《素问·阴阳类论》:“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⑤运气学说中的客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至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克风泪出症
病证名。见邓雄勋《眼科启明》卷下。属迎风流泪,详该条。
渴利
病证名。指口渴引饮、随饮随即尿出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以其病变,多发痈疽。”由此可见渴利与消渴病关系密切,病因实不限于“少时服乳石”之说。方贤主张用兰叶散施治,实际上亦可以其他治消渴方加减与治,但又以益肾、育阴为大法。参见消渴、下消条。
渴
证名。出《灵枢·五味》。即口渴,系自觉之口咽干燥。多由肺胃有热、津液耗损(或血虚)所致,亦可因脾虚失于运化,肾阳不足、气化失调,使津液不能上承、导致肺胃有热而渴;而水湿、痰饮、瘀血阻滞,也可影响正常气化和津液蒸腾的功能而产生口渴。口渴证,一般是热证的常见症候,每兼见便秘、溺赤、喜冷饮、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根据不同的原发病证,选用麦门冬饮、白虎汤、增液承气汤、承气汤等;亦可以西瓜(“天生白虎汤”)作为辅疗。属津液亏耗者,咽干口燥,烦热升火,舌干少津。宜养阴生津。用增液汤、五汁饮、六味地黄丸等方;热邪伤阴者,可用连梅汤、大补阴丸。血虚者,多有血虚兼证,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方;水湿停滞,渴不欲饮,胸闷纳呆,腹胀肢肿,小便不利,苔腻脉濡,用胃苓汤、五皮饮等方。痰饮内停者,每有口渴、胸闷、短气、心下悸、多痰涎,或有呕恶、反胃等症,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半夏茯苓汤等方以温化痰饮。瘀血内阻,用桃仁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以活血祛瘀。脾虚失于运化者,用七味白术散、春泽汤等;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阳,亦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与服。但口渴又有渴而引饮和渴而不欲饮之分。所谓不欲饮,属内无邪火者。有些患者由于阴亏较甚,口中常无津液,则为口干,与口渴有所区别。参见口干条。
咳血
证名。
①指咳嗽有血,来自肺脏者。又称嗽血。见《济生方》。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滋肾清金,润肺止咳,用六味丸加门冬、五味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者,治宜健脾益气养阴,用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治以养阴止血,用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外感风热,证见喉痒干咳,血出鲜红,或痰少带血,口干鼻燥,或身热骨楚,脉浮数,治宜祛风宣肺,润燥宁络,用桑杏汤、千金麦门冬汤加减。肝火犯肺,证见干咳阵作,痰少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刺痛,心烦易怒,头胀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润肺,和络止血,用柴胡连梅散或泻白散合黛蛤散。
②指咳血而少痰者。《景岳全书·杂证谟》:“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参见嗽血、失血条。本证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咳唾脓血
证名。多由邪火血热凝滞伤肺所致。为肺痈、肺痿病主证之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参肺痈条。
咳嗽上气
病证名。《素问·五脏生成》:“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即咳逆上气,详该条。
咳嗽
病名。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外感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按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按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按咳嗽发病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详见各条。
咳逆嗽
病名。咳而见呛咳、咯痰等气上逆证候者。见《丹溪心法·咳嗽》。治宜化痰清肺,降逆止咳,用蛤粉、青黛、瓜蒌、贝母等。参见咳嗽、咳逆、痰嗽等条。
咳逆上气
病证名。又名咳喘,咳嗽上气,咳而上气。指咳嗽气逆而喘的证候。因外感六淫或痰饮内停者,多属实证;因久病咳嗽或大病耗伤元气者,多属虚证。其病机多与肺、脾、肾三脏相关。如肺气壅滞或虚耗,脾失健运,肾不纳气,均可导致咳逆上气。《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咳逆
证名。咳嗽而气上逆者。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诸病源候论·咳逆候》:“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咳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遂不下,故为咳逆。”证见咳嗽吐痰,或气喘喉中有水鸡声等。《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又:“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一合,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参见咳嗽条。
咳论经旨
咳病专论。四卷。清·凌嘉六辑。撰年不详。本书辑录《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论述及历代诸家注释加以归纳整理,对咳嗽病证进行了系统论述。既有临床实用价值又有文献价值。现有《三三医书》本。
咳家
经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详咳嗽条。
咳喘
证名。咳嗽气喘之症。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咳逆上气。参见咳逆上气条。
咳
病名。出《素问·咳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可致咳。《济生方·咳嗽》:“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是观之,皮毛始受邪气,邪气先从其合,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有声无痰曰咳。非无痰,痰不易出也。”“因咳有痰,重在咳。肺为主,急宜顺气。肺恶温燥,橘红、贝母、桔梗、桑皮、知母、麦冬、紫菀为要药。”详见嗽、咳嗽条。
髁(kē,音科;又计kuà,音跨)胂
人体部位名。指髁骨下的坚起肉。《素问·刺腰痛》:“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王冰注:“两髁胂,谓两髁骨下坚起肉也……侠脊两傍,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隆起,而斜趣于髁骨之后,内承其髁,故曰两髁胂也。”
窠
①窝穴。《灵枢·大惑论》:“精之窠为眼。”
②指眼窝。见“目窠”。
颏痈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系指生于地角(下颌)上的痈。又名承浆痈、虎须毒等。本病多由胃经积热所致。治宜仙方活命饮加减。参见外痈条。
颏骨
骨名。指下颌骨体。
颏(kē,音科)
由承浆以下至下颌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下巴骨。
柯琴
清代医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不涉仕途,矢志医学。读《内经》、《伤寒论》颇具心得。着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颇丰。撰《内经合譬》,已佚。另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尝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因而采用六经分篇,以证分类,以类分方之方法,对伤寒及杂证,据六经加以分类注释,使辨证论治之法更切实用,且说理明晰,条理清楚,是继元·王好古之后采用六经分类归纳某些杂证有独特见解之医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柯逢时
清代医家。字巽庵。湖北武昌人。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热心于校刻医书。曾设武昌医馆,招收学员,传播医学。其中数人曾参与医籍校勘工作,经校刻的医书有:《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大观本草札记》二卷、《本草衍义》二十卷、《伤寒论》一卷、《伤寒总病论》六卷、《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四卷、《伤寒补亡论》二十卷、《活幼心书》三卷。所校之书大多实用,文字精炼,内容严谨,深受后人好评。
柯(火介)
明代医家。字集庵。吴疁(今上海市)人。精医理,尤精妇科,于《产宝百问》、《十产论》、《妇人良方》颇有研究。读汤处士《保产机要》、钱处士《绣阁宝生》,知其皆源于先哲,而疏衍详明,遂以汤着为蓝本,存其确论,节其冗言,补其未备,并益之以己多年临证验方,着成《保产机要》。又辑《保产汇编》四卷。
苛轸鼻
证名。系指鼻上瘙痒出疹的病证。出《灵枢·热病》。治疗参见酒齄鼻条。
苛疾
指严重的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王冰注:“苛者,重也。”
苛毒
病因学名词。指急重的毒邪。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考正周身穴法歌》
针灸著作。一卷。清·廖润鸿撰。本书将全身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编成五言歌诀,并加注释,便于初学者习诵。末附铜人图二张。现存初刻本及1939年铅印本。
尻骨
解剖结构名。出《素问·骨空论》。即尾骶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