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k~l~m>(拼音L)第二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k~l~m > 拼音L

(拼音L)第二篇

 

《履巉岩本草》

药学著作。三卷。宋·王介编撰并手绘。书成于1220年。作者根据他在山中采药和临床用药的实践与见闻,选出206种有效的地方草药,按照实物形态生动地绘成彩色图谱,并记述了别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等。书中药物彩绘逼真,易于识别。且大多数曾经作者临床试用。现存明抄本。

 

膂筋

指脊膂之筋。即脊背部两侧的肌腱。《灵枢·百病始生》:“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脊之膂筋。”

 

膂骨

骨名。又名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灵枢·骨空》:“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人体部位名。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骶棘肌分布处。《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张介宾曰:“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也。”

 

缕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理法。见该条。

 

《旅舍备要方》

医方著作。一卷。宋·董汲撰。约成书于11世纪末。原书共载医方100余首,于明代失传。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者,仅存40余方。本书系作者为行旅之间急病患者所提供的简易验方。其最大特点是简单、方便而又卓有效验。分为斑疹、痰证、霍乱、腰痛、眼、耳、口、齿、妇人、小儿疮科及杂伤等12类。现存多种清刻本,多种丛书本。1949年后有《董汲医学论着三种》排印本。

 

《侣山堂类辨》

医论著作。二卷。清·张志聪撰于1663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杂论医理,对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内容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书中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对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对六经和脏腑的功能有所发挥。下卷主要阐述药性和方剂配伍。现存多种清刻本,1935年千顷堂书局铅印本。本书又收入《医林指月》中。

 

吕震名(1797-1852年)

清代医家。字建勋,号(木茶)村,一作搽树。家中世代业儒,震名少时亦习儒,并就任直隶州同、荆门州判。临证时于方药均斟酌再三,认真推敲,常数阅方而后定。着有《内经要论》一卷,《伤寒寻源》三集,现有刊本行世。

 

吕献策

明清间医家。字匡时,广川平原(今山东长山)人。幼年习举子业,后以父疾而改习医,日夜奉侍,究心医学,久而精通。着有《痘疹幼幼心书》十七卷,刊行于世。

 

吕细

穴位别名。

①太溪穴别名。见《针灸聚英》。

②指内踝尖穴。见《针灸集成》。

③《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所指疑为照海穴。

 

吕田

清代医家。字心斋,河南新安人。精医学。曾摘选杨氏《伤寒温疫条辨》编成《伤寒条辨摘要》,刊行于世。另有《伤寒条辨摘要》及《天花精言绪余》等。

 

吕留良

明清间思想家兼医家。初名光伧,法名耐可,字用晦,又字庄生、东庄、何求道人或何求老人,晚村等。初攻举子业,为邑诸生,与黄宗羲等思想家交善。后又结识名医高鼓峰,颇得其医理。尝着《东庄医案》1卷,论医生主张严格辨证,反对泥古不化。于立法处方颇有个人创见。又着《医贯注》,对赵献可、张景岳之医论颇有研究与发挥。现仅存《东庄医案》行世。曾因反清言论受文字狱之害。

 

吕坤(1536-1618年)

明代官吏。字叔简,号新吾,湖南零陵人。官至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对民疾颇为关注,同情民间疾苦。医着有《痘科真传》一卷,现有刊本行世。

 

吕复

元明间医家。字符膺,晚号沧州翁,原籍河东(今属山西),后徙居鄞县(今属浙江)。幼年家贫,虽从师学习《周易》等,后因母病而改习医,拜名医郑礼之为师,尽得其传,秘方、色脉、药论,尽皆传授,每日且记以病案。医术大精,遐迩闻名,医者每获良效。其《群经古方论》,对历代医书均有评论,另着《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切脉枢要》、《难经附说》、《长沙伤寒十释》、《运气常变释》、《松峰斋杂着》等,惜均未见行世。

 

吕才(600-665年)

隋唐间官吏。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人。于方技之学,亦有兼长,曾征至弘文馆,并累迁尚药奉御、太常博士、太常丞。显庆年间,受敕参加撰修《新修本草》行于世。

 

吕罢

清代医家。一作吕罢调,生平里贯欠详。尝辑《小儿痘疮八十论方》。现有抄本。

 

闾尾

推拿穴位名。即龟尾。参见该条。

 

闾上

经外穴名。《针灸大成》灸肠风下血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为准,于尾闾骨尖头,从中倒比,上至腰脊骨一指尽处,是第一穴也。又以第二指,于中穴取中一字分开指头各一穴,灸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闾上。在尾骨尖端直上一中指处一穴,此穴左右旁开1/2中指长度处各一穴,共3穴。主治痔疮,肠风下血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钟。

 

驴嘴风

病名。系指下唇生疮肿胀下垂之病证。出《重楼玉钥》卷上,又名驴咀风。本病多由痰毒邪火上冲所致。证见下唇部初起一小红疮,逐渐肿大,使下唇慢慢下垂长出,疼痛剧烈难忍,多伴发全身寒热,或觉头痛者。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参见唇疮、唇风条。

 

驴马疔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其疔状如三角,疔顶有黑点,根角色赤而突起,身伴有寒热。因其与驴马相关,故当与炭疽病进行鉴别。

 

辘轳自转

病证名。指因患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而出现目直视、上视、紧闭、频眨等症状者。《目经大成》卷二:“为脏气乖蹇,阴阳不和,中风中痰,并脱血脱气,至目直视、上视、紧闭、频眨、翻腾动摇(目珠震颤)而作也。夫翻腾动摇,乃目不能心使,而自募然察上,募然察下,倏左倏右,或瞤或摇。”因以上诸种眼症似辘轳展转故而得名。本证可见于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

 

辘轳转关外障

病证名。系指眼吊起,睛瞳难以回转的病证。本病的病因,《秘传眼科龙木论》认为:“肝脏热极,风毒入脑”所致。可参见目偏视条。

 

辘轳转关

病证名。系指二目旋转不定,与辘轳相似的病证。类今之眼球振颤。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治宜疏风解热,方用通肝散加减。

 

辘轳展开

证名。系指瞳神散大的病证。《银海精微》:“肝受风而不展辘轳,则瞳仁环圆也,随肝轮而缩,觉见瞳人大不收,号曰辘轳展开症。”治宜祛风涤痰,方用僻巽锭子加减。详见瞳神散大条。

 

戮(lù,音路)

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

 

漉漉

湿貌。形容大汗不止。《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

 

漉汗

即渗汗,汗出不止。《灵枢·五变》:“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

 

禄食泻

古病名。指食入即泻。一名漏食泄。见《丹溪心法·泄泻》。《症因脉治》卷四:“脾气久虚,不受饮食者,食毕即肠鸣腹急,尽下所食之物方快,不食则无事,经年累月,此禄食泻之证。”宜温补脾肾,用快脾丸、五味丸;属脾胃积热者,用栀连平胃散、川连枳壳汤等方加减。此病多见于胃原性腹泻、胃肠神经官能症。参见直肠泄条。

 

鹿戏

导引功法名。是一种模仿鹿的动作的导引功法。为五禽戏之一。《云笈七签·导引按摩》:“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此后流传功法甚多。

 

陆之祝

明代医家。号一航老人,安徽桐城人。少习举子业,因屡试不售,遂改习岐黄术,其疗术取效神速。尝任太医院御医。曾辑有《证治本草》,未见传世。

 

陆渊雷

近现代医家(1894-1955年)。字彭年,江苏川沙县人。自幼聪颖,攻习经学、小学、天文、历算,于医学亦多所涉猎,尝师事恽铁樵,并协助其举办函授学校,又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医院校。后又与徐衡之、章次公等人创办上海国医学校,任教务长。后又任学术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所著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常以现代西医之观点解释中医传统观点,有时对古代医经持否定观点,招致甚多非议。

 

陆以湉

清代医家(1802-1865年)。字敬安,号定圊。浙江桐乡县人。尝于道光年间先后中举人及进士,并以知县分发湖北,后以父命改从教职,并选授杭州府教授。后以母老请辞回乡,家境不佳。嗣后又赴上海、杭州执教讲学,不久即辞世。其着为《冷庐医话》,载医范、医鉴、慎疾、保生等内容。全书多以病名为纲,叙述杂症之治疗及亲身所见所闻,且多有医史文献资料,颇有历史价值。另又有丰富个人经验,叙述其切身体验,诊断强调望、闻、切、问,并要求四诊互参,治病主张全面分析病症,机变活用,反对一己之偏,滥用或喜用某种药物,其议论亦多中肯,切中时弊。

 

陆心源

清代医家。字刚甫、潜园,号存斋,尝任福建盐运使。家中藏书甚多,自着《诸病源候论校》、《外台秘要校》,其《奭宋楼藏书志》及《十万卷楼丛书》,前者为医家类藏书,后者亦有部分医书包括其中。

 

陆瘦燕

现代医家(1909-1969年)。原姓李名昌,后改从舅姓。江苏昆山人。针术系秉承家学,设诊沪上,颇有医名。1949年后,先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后执教于上海中医学院,任针灸科主任;又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委员。毕生从事针灸事业,强调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在针灸治疗中,重视五输穴应用及母子补泻理论。其针灸手法中有“烧山火”、“透天凉”之补泻手法,并对之进行研究,又提倡温针。尝创办针灸学术团体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附设有专门函授斑,培养针灸人才。其著作有《针灸正宗》、《经络学图说》、《刺灸法汇论》、《腧穴学概论》及《针灸腧穴图谱》等。

 

《陆氏三世医验》

医案著作。又名《习医钤法》。五卷。明·陆岳及其子肖愚、孙祖愚撰。刊于1838年。内载一世医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陆氏自制各方。医案详载病状、病因及望、闻、问、切辨证过程,治病能求得其本既能抓住主要病症,又能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随证处方,灵活化裁。寓变于常,颇有特色。如胎逆重用大黄峻下,痢疾用补塞法等。现存几种清刻本,石印本。

 

陆士谔

近代医家(1878-1944年)。原名守先,江苏青浦人。父陆兰垞为邑中名医。初攻举子业,因失意而转攻轩岐之学。先于松江,后于沪上悬壶,全活甚众。着有《医学南针》、《新注汪讱庵汤头歌诀》、《丸散膏丹自制法》、《士谔医话》、《国医新话》,均刊行于世。

 

陆汝衔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医学总论》、《内外症通用方》,均有刊本行世。

 

陆懋修

清代医家。字九芝、勉斋,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文和(今江苏苏州),家为世医。懋修少攻举子业,因累试不售而承家业,竟以医名,于柯琴与尤怡两家最为折服,常以两家结论为依据而评述他家之观点得失,平时著述甚多。着成《世补斋医书》,包括《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义》。且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鲁宗朝

明代医家。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明初医学提领鲁望石之裔孙。嘉靖(1522-1566)年间被荐汉愈章圣献皇后之疾,遂擢太医院御医。无子,以侄鲁守仁为嗣。传与医术、方书及所著《保婴心法》。

 

鲁照

清代医家。字三桥。仿赵学敏行医中注意访求民间方士治病法,积二十年间所得,精选编成《串雅补》五卷(1825年),补赵氏《串雅》之未备,依次分述一顶(发汗、烧丹)、二串(攻下、毒药)、三抵(偏药、制假药)、四色(拔牙、点痣、熨烙、火罐),并附多种效方成药。后世将其书与赵学敏所著合为《串雅内外编附补》十二卷。

 

鲁永斌(约1710-?年)

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宪德。生平不详。年近古稀,留心医学,博览前代本草,觉本草有繁简不当,或欠精详之嫌,遂集先贤著作之精义,汇为《法古录》三卷(1780年)。书中采药547种,列主治应用,然谓“相畏乃以相制,相反乃以相成”,故不载相畏、相反。书虽名“法古”,实甚宜今用。

 

《鲁府禁方》

医学方书。又名《鲁府秘方》。四卷。明·龚廷贤撰(一作刘应泰编)。刊于1594年。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并由鲁王府刊行,故以为名。书中列叙110余种疾病的证状和治疗方剂。附以作者收集或试用的验方。书末百病、百药等篇杂有宣扬封建伦理的论述。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题作龚廷贤编,刘应泰校正。

 

嚧(疒斯)风

病名。系指咽喉肿痛,声嘶甚或失音的病证。本病多由风火痰湿壅塞肺系,以致气机不利而声嘶音沙,治宜疏风祛痰。方用射干汤加减治疗。

 

颅胀

病证名。指小儿头皮光滑,额角胀大。《医述·幼科集要》:“颅胀,与囟填不同……头皮光急,额角胀大,乃肝肾虚热上冲。”治宜育阴镇潜,用地黄汤重剂。

 

《颅囟经》

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二卷(一作三卷)。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一作东汉·卫汛撰)。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之所存乃辑自《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本已非全帙。内容首论脉法,次论病源、病证,再次为惊痫癫证治、疳痢证治及火丹证治。文字简略,是现存较早的儿科专书。现有《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颅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参见该条。

 

颅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颅际

即发际。《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

 

颅鹚瘟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见该条。

 

即头骨。由脑颅骨与面颅骨组成。《素问·气府论》:“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

 

鸬鹚瘟

病名。头面颐颐肿热之证。又名大头瘟、虾蟆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颌肿热者者,又名鸬鹚瘟。”因体虚感受时气,毒热蕴蓄上焦所致。《赤水玄珠·疫门》:“头面肿,俗名鸬鹚瘟、虾蟆瘟。”《证治汇补·咽喉章》:“有司天运气过亢,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此时气乘虚蕴蓄上焦,发作寒热,变为喉痛,俗名虾蟆瘟,又曰鸬鹚瘟。”参见瘟疫、大头瘟条。

 

胪胀

病状名。即腹胀。《广韵·九鱼》:“腹前曰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面首四肢(月真)愤,胪胀,疡痱,呕逆。”张景岳注:“胪,皮也。一曰腹前为胪。”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胪胀条。

 

卢祖常

南宋医家。号砥镜老人,永嘉(今属浙江)人。与名医陈无择相友善,切磋医学。所著有《拟进太平惠氏和剂类例》、《拟进活人参同余议》二书,系有关伤寒、杂病之证,辨析治方之著作。另有《续易简方后集》,又名《易简纠谬方》,系评述王硕及孙志宁所撰之有关方之作,前二书均未见行世。

 

卢志

明代医家。字宗尹,号丹谷,昆山(今属江苏)人。医术精深,后应试而屡擢至太医院判。曾直言预卜武宗不治之症。着有《脉家典要》,一作《脉家奥学》,《增定医学纲目》,《医药百问》等书,均未见行世。

 

卢之颐(约1598-1664年)

明清间医学家。字子繇、繇生、子萦,号晋公、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系名医卢复之子。之颐幼承家学。青年时已善于处方用药。初,其父嘱着《金匮要略摸象》,因不够成熟而焚之,并云十年后再着书。其治病辨证认真入微,每善疗奇疴,有时效如桴鼓,诸前辈亦皆叹服。当时因仕途坎坷,遂潜心研究医理,并专心著述。曾以十八年之精力著述《本草乘雅》,计收药355种,每药之下,以四目释之,即“(西^敫)参衍断”。此书不幸为兵火焚毁,后又以记忆中的材料重新整理,仅及原稿之半,遂题之为《本草乘雅半偈》,刊行于世。卢氏深研《周易》,并以之与医理互参。著作甚丰,尚有《学古诊则》四卷、《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鎞》、《摩索金匮》、《遐引曲譬》。尚有《痎疟论疏》,对《内经》之疟论亦颇有发明。后因积劳而致双目先后失明。

 

卢万钟

明末医家。自号觉迟子,仁和(今属浙江)人。幼时习儒,及弱冠,因事母病而改习医学,达四十年之久,于医理颇有精深研究。对痈疽外证,梅毒及喉科急症等,均有心得,常能随手奏效。后着《医说佛乘》一书行于世。

 

卢涛

明代医生。字安泽,东阳(今属浙江)人,因母病而留心医药,后遂成名医,并着《尝药录》,未见行世。

 

卢似立

明代医生。浙江杭县人,精通医术,治病每有奇效,与同郡名医沈汝孝等齐名。

 

卢氏

战国时医生。生平履贯不详,以医术精深与扁鹊齐名,人称“卢扁”以赞之。曾与俞氏、矫氏同视季梁之疾,卢氏以“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季梁称之为“神医”。

 

卢仁宗

唐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两《唐书·艺文志》皆着录其着有《食经》三卷。未见传世,唯日本《医心方》有其佚文少许。

 

卢其慎(?-1923年)

近代医家。字敬之,兰山(今山东临沂)人。其父卢仲平亦精于医,其慎曾中庠生,并创办小学校,后因经费告罄而改从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诸医典,均有所研究。曾着有《脉学指南》四卷、《敬之医话》一卷,前者有石印本行世,后者未见。

 

卢明铨

明代医家。字绍庵,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以医名,医德高尚,每为穷人诊病而不求报。曾与友人组织结社,以研讨医理,名“一万社”,盖以一御万之意。故其医书亦取名《一万社草》,系医案著作。此书国内未见,有日本抄本。

 

卢金

明代医生。江苏上海县人。为当地名医。因治富人每不奏效,而贫家病者则效如桴鼓,故一生清贫。

 

卢和

明代医家。字廉夫,浙江东阳人。精于医理,着有《食物本草》二卷,并取朱丹溪及其门人所编之医书加以发挥、删裁订正,撰成《丹溪先生医书纂要》二卷(一说四卷或八卷),二书并行于世。

 

卢复

明代医学家。字不远,号芷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习儒,二十岁始攻医学,后与当时名医缪希雍、王绍隆等过往甚密。又崇信佛教大乘禅理,其医着甚多,如其《医种子》,由五种书合成,即《芷园覆余》、《芷园臆草题药》、《芷园臆草勘方》、《芷园臆草存案》及《芷园日记》,几包罗医学全部领域。此书一名《芷园臆草》。一说着有《芷园医种》,即包括医经、医论、医方、医案等内容。另其所辑之《神农本草经》,系经十四载之研究而最后辑成者,为现存之最早《神农本草经》辑本。其子卢子颐,亦为名医,其《本草乘雅半偈》中录有卢氏不少医论之内容。

 

卢多逊

五代北宋间官吏。曾官至集贤校理、中书侍郎平章事、兵部尚书等职。其学问渊博,涉猎颇广,于开宝年间任翰林学士,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等纂修《新评定本草》,即后世所称之《开宝本草》。

 

卢昶

宋代医家。文安(今属河北)人。家以方伎知名,昶自幼习医,刻苦攻读,医经医论,无不该通。于唐《千金方》一书,尤有心得。尝奉旨校正《和剂局方》,并作删补,后迁尚药局使,人称卢尚药。所著有《医镜》、《伤寒片玉集》等,未见传世。

 

露珠

产科学名词。见《医学入门》,谓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

 

露剂

药物剂型之一。又称药露。药物放置水中加热蒸馏,收集所得的液体。气味清淡,芳洁无色,便于口服。如金银花露等。

 

露丹

病证名。为小儿满面发红的疱疹性疾患。《幼幼集成》:“小儿生后,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黯色,夜间烦啼,脸如胭脂。此因伏热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无定,次至颈项,赤如丹砂,名曰露丹。”治宜疏解伏热,用《证治准绳》三解散加薄荷或灯心煎汤服。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

②药物剂型之一。参露剂条。

 

漏痔

病名。指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该病虽应以外治为主,但亦须在手术前后积极配以内治,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

 

漏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四肢瘦削,灸漏阴三十壮。穴在内踝下五分微动脉上。”与照海近同。主治崩漏,赤白带下。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漏腋

病名。临证指腋下生漏者。《诸病源候论》卷三一:“腋下常湿,仍臭生疮,谓之漏腋。”该病多因气血不和,湿热蕴蒸所致。症见腋下潮湿生疮有臭味。内治宜清热祛湿,调补气血。外用六物散(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甘草各15克,胡粉、商陆根、滑石各3克),共研细末,用醋调涂。相当于腋下淋巴结结核生漏者。

 

漏泄

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本病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主症为热饮食入胃,随即汗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半身。《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漏项

病名。指项部瘰疬破溃难敛者。《疡医大全》卷十八:“瘰疬……缠绕项下,先肿作脓,穿破难干,故名漏项。”该病往往缠绵难愈,属瘰疬中较重者。

 

漏下青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所下之血夹有青色液体,由肝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漏下黄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由脾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漏下黑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由肾虚损所致。治参经漏条。

 

漏下赤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所下之血色赤,淋漓不断,心经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漏下赤白

病证名。出《脉经》卷九。亦名赤白漏下。指阴道漏下之血中,赤白色相杂,淋沥不断。参经漏条。

 

漏下不止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经漏。详该条。

 

漏下白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肺脏虚损所致。参见崩漏条。

 

漏下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上为乳水,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下以时;若劳伤者,以冲任之气虚损,不能制其脉经,故血非时而下,淋沥不断,谓之漏下也。”治疗参气虚崩漏条。

 

漏五色下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杂见五色,属五脏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漏蹄风

病名。指足心处所生之慢性溃疡。俗称穿心脚底风。《解围元薮》卷一:“此症于当脚底中央踏下不着实处,乃是涌泉穴。内生小水窠淫痒,搔破则流黄水。久渐成疮。内生蠹蚀,烂秽不敛口。”类似麻风病引起的脚底溃疡或脊髓空洞症引起的营养不良性溃疡。证治可参见麻风条。

 

漏胎

病名。清·曾鼎《妇科指归》卷二:“孕妇或按月下血数滴,名漏胎。”即胎漏。详该条。

 

漏食泄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见该条。

 

漏腮

病名。系指腮部患漏疮的病证。也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见该条。

 

漏气

古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饮食入胃,先吐后下的病症。多因风邪内干肠胃所致。陈言曰:“病者身背皆热,肘臂挛痛,其气不续,膈间厌闷,食入,则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此因上焦伤风,开其腠理,上焦之气,慓悍滑疾,遇开即出,经气失道,邪气内着,故有是证。”治宜用麦门冬汤、千金麦冬理中汤。肥盛多痰者,宜泽泻泻。

 

漏瘤湿癣

病名。指皮肤处所生之湿疹。见《本草纲目》卷十九羊蹄。李时珍谓:“浸淫日广,痒不可忍,愈后复发,出黄水,羊蹄根捣,和大醋,洗净涂上。”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

 

漏瘤

病名。指瘤体生长日久,黄水渗出不断,愈而复发,痒不可忍者。见清·张绍棠《增广灵验验方新编》卷十一。内治宜清热祛湿,亦可用白油膏外敷之。

 

漏精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见情思情即精液自出者。《寿世保元·浊证》:“因见闻而出者,曰漏精。”详见滑精条。

 

漏睛眼

病名。系指视物微昏,内眦穴处按之则沁沁脓出的病证。《原机启微》认为:“内眦属膀胱,此盖一经积邪之所致也,故曰热积必溃之病,又曰漏睛眼者是也,竹叶泻经汤主之。”本病类今之慢性泪囊炎。经久不愈者,可实行手术。

 

漏睛脓出

病名。系指眦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漏睛脓出睑眦间,或流脓汁或流涎,目无翳障不疼痛,风热攻冲心火炎。”也即漏睛,详见该条。

 

漏睛疮

病名。系指睛明穴附近隆起疮核,红肿疼痛,波及胞睑及颜面,甚至溃脓穿孔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本病多由心经蕴热日久或风热外侵,内外合邪所致。相当于今之急性泪囊炎。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消肿,内服仙方活命饮,外敷如意金黄散。脓成时应切开排脓。溃后正虚,应扶正祛邪,用托里消毒饮加减。

 

漏睛

病名。系指眦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无翳膜的病证。类今之慢性泪囊炎。见《太平圣惠方》卷三三。又名目脓睛、漏睛脓出、漏睛眼、眦漏症、窍漏证等。本病多因心气不宁,风热停留在睑中所致。宜服五花丸、白薇丸治之。若心经热毒结聚内眦肿痛生疮,则又名漏睛疮。详见该条。

 

漏汗

证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的病证。亦称为灌汗。多因发汗太过所致。《脉经》卷六:“肺脉,……其濡而散者,当病漏(一作灌)汗。”漏汗不止,可导致阳气伤亡,津液耗损,出现小便短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甚至筋惕肉瞤,身振振欲擗地等症。治以温经复阳为主,可用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等方。参见灌汗条。

 

漏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丹毒,脚气,偏坠,腿膝厥冷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