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k~l~m > 拼音L(拼音L)第七篇
连珠发
病名。背部多发性痈肿之如连珠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背之因症见多处肿焮,如念珠之相连贯者,故名。病因多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外科大成》卷二有:“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由于该病多伴发百节疼痛,小腹胀满,小便短赤,阴囊肿胀等,古代外科学家有谓其“由酒色过度所致”者。为并发泌尿系症状之发背。初起宜内服神授卫生汤之类加利尿之剂。证治参见外痈、头疽条。
连珠蛾
病名。系指乳蛾表面凹凸,似多个乳蛾连在一起的病证。多由肺胃热毒熏蒸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连珠蛾,(咽喉)二白星上下相连,又或如缠袋。”治宜解毒、消肿、泻火。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乳蛾条。
连珠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认为:“多因酒色郁结而生……”。即指乳蛾白星上下相连,又如缠袋状者为连珠。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连文冲
清代医家。字聪肃,浙江钱塘县人。尝官至内阁中书、户部陕西司郎中,后因故夺职。家为世医,祖连宝善、父连自华皆以医有名,文冲继家业,精于医。会京师大疫,文部施药诊病,活人无算,不受一钱,并着有《霍乱审证举要》一卷,刊行于世。
连眶赤烂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连环疳口风
病名。系指舌下起小泡,甚者三五七八个连珠生起的病证。见《咽喉经验秘传》。多由心火上冲所致。治宜清心解毒。可选用导赤散、泻心汤等加减。参见连珠喉风条。
连骸
解剖结构名。指膝盖骨,即髌骨。《素问·骨空论》:“侠膝之骨为连骸。”
《痢症三字诀》
痢疾专着。一卷。清·唐容川撰。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专门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治法及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即将治痢常用方剂17首编成七言歌诀,并加注以说明其主治、方义。现存清末石印本等。
《痢证汇参》
痢疾专着。十卷。清·吴道源纂辑。刊于1773年。吴氏鉴于1768年疫痢流行,因误于调治而死者颇多,遂广选前人有关痢疾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分门别类编撰而成。卷一诸贤总论,并辑录《临证指南》中痢疾治案;卷二-四论述外感痢、内伤痢、噤口痢、休息痢、疫痢等多种痢疾的主证和一些痢疾兼夹病证的证治,卷五-七介绍胎产及产后痢、小儿诸痢;卷八-十列痢证主治诸方,这些方剂多属临床经验之方。内容较丰富,是一部研究痢疾的临床专着。
《痢疾论》
痢疾专着。四卷。清·孔毓礼撰。刊于1752年。孔氏认为“瘟疫而外,惟痢疾最险恶,能死人于数日之间”。遂集前人有关方论,参以个人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编撰成书。书中对痢疾的病因、病证和辨证治疗论述颇详,全书共选收治痢方剂百余首,详其主治、方药及服用法。末附痢症诸药。现存多种清刻本。
痢疾
病名。见《济生方》。宋以前有肠澼、赤白沃、热利、痢病、下痢(或“痢”)、滞下等名称。《医碥》卷三:“痢由湿热所致,或饮食湿热之物,或感受湿热之气,积于肠胃,则正为邪阻,脾胃之运行失常,于是饮食日益停滞,化为败浊,胶粘肠胃之中,运行之机,益以不利,气郁为火,与所受湿热之气混合为邪,攻刺作痛,……”有腹痛泻次频仍,下利赤白粘冻,里急后重等症。后世更明确指出痢疾多由饮食不洁,感受疫毒之气,使肠道产生积滞,传导失常所致,当辨其虚实分别论治。而痢疾所下之赤白粘冻,《医学原理·痢门》谓:“其赤者血分受伤,属于小肠;白者气分受伤,属于大肠。”《明医指掌》:“湿热之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在临床上,实证宜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为法。邪盛正虚者,宜祛邪扶正,兼用行血调气,此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虚证当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痢疾又可分为多种,按不同的病因、症候(包括症情轻重和病程以及下痢之色),大致有暑痢、湿热痢、风痢、疫痢、气痢、毒痢、热痢、寒痢、噤口痢、久痢、休息痢、奇恒痢、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多种,中医所说之痢疾,既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痢疾,也包括阿米巴痢、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其他一些肠道感染、中毒等引致的肠道传化、吸收功能失调的疾病。参见痢疾各条。
痢后痿
病证名。痿证之一。因泄痢亡阴,或有积瘀所致之痿证。《证治汇补·痿躄章》:“痢后痿:痢后腰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不清,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因于亡阴者,宜补中益气汤加杭芍、黄芩;因于积瘀者,宜四物汤加赤芍、红花、陈皮、木香、酒炒黄柏。“参见痿、痢后风条。
痢后风
病证名。一名痢风。主证参见痢风条。《证治要诀·痢》:“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摄,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致两腰酸软,若痛若痹。”治宜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活血、壮筋骨。用大防风汤,或独活寄生汤兼服虎骨四斤丸。参见痢风、痢后痿条。
痢风
①病证名。又名痢后风。指痢疾后下肢酸痛无力,难以步行。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详见痢后风条。
②病名。痢疾病后并发之风证。指患痢疾后发生的鹤膝风。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四。该病因痢后正气亏损,复因湿热侵袭膝部所致。证见痢止后随即两膝肿痛,足胫软弱,步履艰难,甚至形寒发热,治宜扶正通络,清热祛湿。可用人参败毒散加牛膝、桑枝、秦艽等。参见鹤膝风条。
痢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为痢疾之简称。关于痢疾的病名,《内经》有肠澼、赤沃、白沃、赤白沃等名;《备急千金要方》以其泄利不爽,名之为滞下。详见痢疾条。
栗子痔
病名。指痔核之颜色紫红深暗,且形似栗子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有:“其形如栗子。”证治参见痔疮条。
《疬科全书》
瘰疬专着。一卷。清·梁希曾撰于1909年。书中载点疬药方及用法,并阐述了瘰疬的辨证治疗及饮食调摄等内容。体现了梁氏善用点药和潜消法的学术特点。现有《三三医书》本。
疬串
病名。瘰疬之一种。马刀挟瘿的俗称。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卷六:“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挟瘿者发于结瘿之处,大迎之下,颈侧也。二痈一在腋,一在颈,常相连络,故俗名疬串。”可参见马刀挟瘿条。
《疠疡机要》
麻风专着。三卷。明·薛己撰。约刊于16世纪中叶。本书对麻风病的本症、变症、兼症与类症的辨证治疗等予以全面阐论和辨析。尤其可贵的是本书收载麻风病治疗验案较多论述病候,条目比较清晰。现有《薛氏医案》本。
疠疡风
病名。浅在性皮肤斑剥点状之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疠疡者,有颈边、胸前、腋下,自然斑剥点相连,色微白而圆,亦有乌色者,亦无痛痒,谓之疠疡风。”多因风邪搏于皮肤,气血不和所生。好发于颈侧、胸背、腋下等处,色多紫白,斑点群集而相连,可蔓延扩大,或间有痒感,夏重而冬轻。治以外用药为主,可选密陀僧散外搽,或以雄黄、硫磺、明矾各等份研细末猪脂调匀涂敷。或用乌贼骨磨陈醋搽患处。严重者可选内服药,如乌蛇散用于祛风清热,燥湿解毒。相当于花斑癣,包括有皮肤异色症者。
疠风自汗盗汗
证名。麻风病人兼见自汗或盗汗出者。出《疠疡机要》卷上。自汗为气虚之证,盗汗为血虚之表现。前者当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后者治宜当归六黄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调治。
疠风小便不利
证名。麻风病人兼见小便不利之证候。出《疠疡机要》上卷。多因疠风用药偏燥而出现的兼证,治宜滋阴血,方用四物汤加味。若见小便频数而短黄者,则应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二冬、五味子等以滋化源之品。
疠风头目眩晕
证名。麻风病人兼头目眩晕之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多因肝肾阴虚所并发之兼证。若证见脾肺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证见肝肾阴虚者,则应内服六味地黄丸;若因阳虚所致者,可用八味地黄丸,若肝经湿热盛者,则应内服柴胡清肝散。
疠风痰喘
证名。麻风病人兼见喘咳之证者。出《疠疡机要》卷上。证见疠风患者因肺经气虚为风热邪气所袭而发者。若肺气虚而喘咳者用六君子汤加味内服。若肺有热之咳喘者可用泻白散内服。若证见命门火衰而脾肺两虚之咳喘者,则应以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
疠风身起疙瘩
证名。麻风病人兼见遍身疙瘩之证候。出《疠疡机要》卷上。身起疙瘩之非麻风瘤型者,若疙瘩之兼见于上身者,宜服醉仙散;兼见于下体者,宜用再造散;遍于全身者,治宜必胜散。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治宜服羌活当归散。若因疙瘩瘙痒被搔破而脓水淋漓者,多有全身之寒热往来,当以八珍散加丹皮、柴胡之品治疗之。若兼见气血两虚而不能外荣之证候者,则可用人参养荣汤治之。
疠风衄血吐血
证名。麻风病人兼见衄血、吐血之并发证者。出《疠疡机要》卷上。多因气血两虚而致者。若偏于血虚者治以四物汤加参术之品;若偏于气虚者治以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之品;若肾虚之证所致,则重用六味地黄丸;若肺胃热盛之衄血、吐血者,则应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
疠风口眼㖞斜
证名。系指疠风病人又兼有口眼㖞斜,手足抽搐的病证。出《疠疡机要》卷三。本病多因肝经血虚风热所致,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加味逍遥散等。
疠风二便下血
证名。麻风病人大小便出血之证。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五。证见疠风病人因气虚而致便血、尿血等兼症。除辨证治疗疠风外,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当归以补其气;若属元气下陷而二便下血者,可兼服补中益气汤;若属肾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疠风大便不通
证名。麻风病人兼大便不通之证。出《疠疡机要》卷上。证见疠风病人因血虚内热涩滞而兼有便秘结不通者。治宜生血润燥,内服四物汤加麦冬、天门冬、五味子之属;若因燥热之药引起便结者,则应撤药改服四物汤加连翘、甘草等以清热生血。或因大肠燥热而便结不通者,可用猪胆汁灌肠,或其他导之。
疠风齿痛
病名。系指疠风患者兼有牙龈溃烂、疼痛的病证。本病多由疠风邪毒侵袭胃所致。若恶寒喜热者,属胃虚。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恶热喜寒者,属胃火,治用清胃散加减。
疠风病痉
病证名。麻风病人兼见病痉之证候。出《疠疡机要》卷上。该证之兼见者,多因内虚复亡伤津液,血虚使筋失所养而成。若证见颈项强直、口噤、腰脊过伸等痉病证候,治宜大补气血之剂,方选八味地黄或十全大补之品。
疠风
病名。麻风病之一种类型。《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又名冥病,大风,癞病,大风恶疾,疠疡,大麻风,麻风,风癞,血风。《五十二病方》:“冥(螟)病方:冥者,虫,所啮穿者,其所发无恒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多因形体素虚,为暴疠风毒之邪气所袭,邪毒滞着肌肤而发,或因接触患者之邪毒而传染。初起者患部有麻木不仁感,继则发现丘疹红斑,渐肿而破溃,无脓汁,久则可蔓延全身,严重者出现眉毛脱落,鼻柱倒陷,目损唇裂,甚则足底穿溃等。或面若狮貌。治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初始可选保安化灵丹内服发汗,后可改用神应消风散,或有饮用蝮蛇酒者。若久病体虚可选补益之剂,或可兼服何首乌酒。外治可选用苦参汤温洗溃疡局部,并洗后涂敷狼毒糊剂。发现确诊者,即应予以隔离治疗。
疠
①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②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③专指麻风病。与癞同。《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然此则癞也。”
戾气
病因学名词。见《温疫论》。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乖戾之气、杂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戾气有多种,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通过空气传染或直接接触传染,既可散发,又可成流行之疫。《诸病源候论》卷十:“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戾(lì利)
①身体屈曲。《说文解字·犬部》:“戾,曲也,从犬出户下。犬出户下为戾者,身曲戾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②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沥血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又名瘀血腰痛、血瘀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腰痛如锯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由血滞腰间,名沥血腰痛。”证见腰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脉涩。治宜活血化瘀以止痛,用调营活络饮、桃红四物汤、复元通气散等方,或桃仁酒调黑神散。
沥青疮
病名。因接触沥青而致的疮疡。现代病名。因过敏体质,遇沥青之火毒热气接触肌肤而发。以颜面、颈项、手指、前臂等暴露部位为多见,证见初起者为光亮之红斑,干燥灼热,疼痛瘙痒,继则肿胀,渐起丘疹水泡,严重者水泡破裂,糜烂渗黄水汁。如浸及粘膜、损目、可见白睛变红,目肿羞明流泪,视力模糊。或伴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寒热等。少数患者可反复发作,肌肤粗糙,色呈棕黑者,所生丘疹或黑头粉刺,或并发为多发性疖病,缠绵时日。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之剂。内服清瘟败毒饮之类。外治可敷贴清凉膏,或用清热解毒之蒲公英、野菊花等煎汤湿敷。烂者可选用青黛散以麻油调涂。
沥浆生
产科学名词。又名沥胞生、沥浆产。相当于胎膜早破。《胎产心法》:“有沥浆生,其浆流一二日不产,俟流浆渐少方生。倘浆来过多,恐胞干难产。”其治疗,若此期妊娠在28周以下,胎儿很小,存活率低,需尽快终止妊娠,可中西医结合处理。若妊娠28周以上,应力争维持到妊娠33周或以上分娩;若妊娠33-35周者,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并等待2-3天;均可用人参、当归煎服以助血气,不能单纯用催生耗气之药。若妊娠36周以上,以尽快结束分娩为宜。
沥浆产
产科学名词。见清·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即沥浆生。详该条。
沥胞生
产科学名词。即沥浆生。清·亟斋居士《胎产问答》:“沥浆生,又名沥胞生。”详沥浆生条。
利药
中药学名词。指具有通利大小便及活血祛瘀功效的药物。《素问·缪刺论》:“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
利水通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实等。常用八正散、石苇散等。用瞿麦、萹蓄、滑石、木通、车前草、石苇、海金砂、金钱草等药。
利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利水渗湿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癃闭、淋浊、水肿等证。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湿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
利窍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
①通利下窍,即通利大小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如下焦湿热或津液枯燥所引起的二便不通,用清热利湿或润下药。
②同开窍。详该条。
利尿穴
经穴别名。别名止泻、血清、关元上。在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直刺1-1.5寸。
利机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
②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阳。参见该条。
利
①通畅。《灵枢·病本》:“大小便不利。”
②腹泻下利。《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吐利。”
③益处。《素问·脏气法时论》:“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④调和。《素问·调经论》:“按而致之,刺而利之。”
⑤灵便自如。《灵枢·决气》:“骨属伸曲不利。”
⑥使通利。《灵枢·本脏》:“经脉者……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⑦锐利。《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⑧顺利,引申为中。指方证相合。《温病条辨·凡例》:“古人有方即有法,故取携自如,无投不利。”
立法处方
诊断学术语。是辨证论治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辨证,确定为某种病证后,根据其病因病机和脏腑所属,订立治疗原则(立法),并据以选用方药(处方)。如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乃立辛凉解表之法,处以辛凉之剂银翘散,随证加减。
立迟
五迟之一。小儿周岁,仍迟迟不能站立。由于肝肾虚弱,或哺养不当,影响筋骨的发育,以致膝胫软弱无力,不能自立。治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鹿角胶、当归、白芍之类,日常生活则须加强营养。
厉痈
病名。发于足小趾之严重感染。出《灵枢·痈疽》。又名厉疽。多因足三阳经之湿热下注,或因足三阴经之亏损而致者,本病多发于足小趾之侧。证见:初起红肿疼痛,脓成已溃,色黄质稠者属湿热偏盛为顺;若初起色黯,疼痛轻微,不易成脓,或虽脓成,溃脓清稀,属阴气凝结为逆,治难获效。治宜慎重施治。初发者宜选仙方活命饮消之,外用隔蒜灸。若脓成将溃,则宜内服人参养荣汤,或阴证明显者选桂附地黄丸兼用,以壮脾补肾滋水。外用桑柴烘法,以行郁滞而助阳。若溃后亦当视脓汁等证候而施治。
厉虱
病证名。虱寄生于人体之严重者。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该书描述:“卧时忽浑身虱出,致血肉俱坏,每宿渐多,痒痛不可言状。”其治首先必须个人卫生清洁,今已罕见。
厉兑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金)穴。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形成的趾背动、静脉网。主治面肿,口㖞,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厉
①音利(lì)。疫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乃厉”,“厉大至”。
②音赖(lài)。古通癞,即癞病。亦即疠,麻风。《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月付),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所述的症状与麻风类似。
历匘
病名。《释名》:“历匘,匘从耳鼻中出,历历然也。”毕沅注:“此病名历匘,耳字凝衍,匘止从鼻中出,与耳无涉。”王先谦注:“此鼻渊症也。”按匘古脑字。本病总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初起应清热、宣肺、开窍,用防风散或辛夷散加减。久病应从虚治之,可用加味逍遥散等加减。详见鼻渊条。
历节风
病名。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圣济总录》卷十:“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历节
病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又名白虎风、痛风。详见历节风、痛风条。
历瘠疳疟
古病名。出《颅囟经》。又名锁肠疳。指小儿疟疾发作无时,口噤,咬牙作声的病证。
醴泉
养生术语。谓口中津液。《黄庭内景经·口为章第三》务成子注:“口中津液……一名醴泉。”《医心方》卷二七“用气第四”:“唾者凑为醴泉。”
理中
治疗学术语。指调理中焦脾胃的治法。多指中焦脾胃虚寒证,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等,用理中汤温中祛寒。
《理瀹骈文摘要》
外治法专着。又名《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二卷。辑人不详。刊于1875年。本书摘取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中的21个膏药方(附糁药方27种,初录验方10余首)编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疗病证;下卷记各方的配制方法。后又有将此二卷本合刊为一卷者,改名《理瀹外治方要》。现存多种清刻本。
《理瀹骈文》
外治法专着。一名《外治医说》。一册,不分卷。清·吴尚先撰。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而又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卷首总论外治之法。正文部分则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痹症等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症的外治方并详加注文阐述,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书末附常用外治膏药方的配方与制法,并附《治心病方》一文。全书以记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治法多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便于推广。除膏药外,本书还记载了敷贴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导法、火罐法、割治法等。由于作者本人是外治法卓越的实践家,其所收选的治法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所以此书为外治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但本书存在纲目不清,缺乏条理的缺点。书中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理血
治疗学术语。指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各条。
理虚元鉴
虚劳(结核病)治疗专书。二卷。明·汪绮石撰。约刊于17世纪。书中提出治疗虚劳有“三本”和“二统”。即虚劳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并分为阳虚与阴虚二种类型的理论。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候的辨证治疗;卷下记述虚劳方剂及其药物应用等。汪氏治虚劳,阴虚主清金保肺,阳虚主建中扶脾。对虚劳的辨证、审脉、立法、处方均有独到之处。现存乾隆等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理气
治法之一。即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气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补中益气、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理筋手法
骨伤科外治法。该法可用于因扭挫伤所致的筋络扭曲及翻转挛缩等症之治疗。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活血之功效。其基本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揉法、捏法、推法、拿法、提法、抖法、弹法等。详见各条。
理筋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手指顺着筋脉缓缓地进行按压推移,反复多次。有舒理筋脉、畅通气血等作用。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外科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理
①道理,法则。《素问·宝命全角论》:“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
②皮肤:皮肤纹理。《素问·长刺节论》:“病风……先刺诸分理络脉。”《灵枢·五变》:“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
里证出表
病因病理学术语。又称里邪出表。指病邪从里透达于外。多因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所致,表明邪有出路,病情好转。例如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即为里证出表。
里证
证名。八纲之一。邪入脏腑、血脉、骨髓等所出现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里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详见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条。
里悬旗风
病名。系指牙根内红肿如蜒蝣样的病证。又称内悬(疒^其)。《重楼玉钥》卷上:“悬(疒^其)风……起生牙根内,为里悬(疒^其)。”详悬(疒^其)风条。
里虚证
证名。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尺中脉微,此里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证见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晕耳鸣,食少肢倦,舌淡嫩,脉虚弱等。里虚证有阴、阳、气、血之分,治宜补阴、补阳、益气、养血等法。参见里证、虚证条。
里水
病名。
①水肿病之一。由水气内盛所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治用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黄肿,《脉经》作“洪肿”。
②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里水者,其根在小肠,其状先从小腹胀而不肿,渐渐而肿也。”参见十水条。
里实证
证名。亦称内实证。
①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证候。证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②停痰、瘀血、食滞、虫积等所致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实者,或为喘为满,或懊憹不宁,或躁烦不眠,或气血积聚结滞腹中不散,或寒邪热毒深留脏腑之间。”治宜根据证候相应采用祛痰、理气、活血、消食导滞、杀虫等法。参见实证、内实条。
里热证
证名。邪热炽盛的里证。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证见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景岳全书》卷一:“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急叫吼,或躁扰狂越。”治宜清热泻火为主,可选用白虎汤、承气汤、大柴胡汤。参见阳明经证条。
里热不得卧
病证名。由三阳失于解表,邪热传里所致的不寐症。里热不得卧之症,如兼见身热汗出,渴而引饮,小便不利,为太阳经里热,用五苓散、木通羌活汤;如兼见烦渴消水,口燥唇焦,大便坚结,为阳明经里热,用白虎汤,有下证者用承气汤下之;如兼见寒热口苦,胁痛干呕,为少阳经里热也,用黄芩汤。参见不寐条。
里内庭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里急后重
证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之证。为痢疾主证之一。出《难经·第五十七难》。《景岳全书·杂证谟》:“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凡热痢、寒痢、虚痢皆有之,不得尽以为热也。盖中焦有热,则热邪下迫中焦;有寒,则寒邪下迫脾肾;气虚则气陷下迫。欲治此者,但当察其所因,以治脾肾之本。”参见痢疾条。
里急
病状名。腹中拘急疼痛。见《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
里喉痈
病名。系指喉关里部喉痈。多由肺胃热蕴,痰火邪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疏毒解毒,泻火消肿。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或含化六神丸。脓熟时以刀针于高肿处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本病类今之咽后壁脓肿、咽旁脓肿等。
里寒证
证名。指伤寒阴证,即中寒。《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里寒?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手足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者,名曰中寒。”太阴病理中汤证,少阴病四逆汤证,厥阴病当归四逆汤证,皆属里寒证。又指慢性病的脏腑内寒证,证见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微细等,治宜温中祛寒,方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等。参见寒证条。
里寒格热
病证名。
①上有热,下有寒,下寒格拒上热,阴阳失调。症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溏泄的下寒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②同阴盛格阳。详该条。
李宗源
清代医家。字一亭,广东罗定县人。生平欠详,尝着《医纲提要》八卷,内附《延年各术》(又名《百寿图》),有刊本行世。
李子豫
晋代医生。里居欠详,业医,善治心腹痛疾。尝治豫州刺史许永之弟心腹痛凡十余年,以“八毒赤丸”治之而愈,人称誉之。
李子毅
清代医家。字庆申,湖北蕲水县人。对痰症有专门研究,分其为二类,轻者为痰子,重者曰瘰疬,遂着《痰瘰法门》,并附有医案。
李子建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以祖及父先后殁于伤寒,遂矢志习医,精勤不辍,读书八年,后有所悟,于伤寒之脉证用药,阴阳经络,均有心得。乃着书名《伤寒十劝》,未见行世。
李柱国
汉代医家。履贯未详。曾于汉成帝时任御医,参与校订医经、经方,计医经七家共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另有神仙家(养生)。史家认为系我国校勘医书之第一人。
李仲南
元代医家。一作中南。居栖碧,而号栖碧山中人。尝学习丹术,并研习方脉,意在奉养母亲,使能享高寿。后汇集古代医书精萃,着成《锡类钤方》二十二卷,此书得其友人孙允贤相助而成。书中主要论述外感、内伤,以及外证、正骨之术,类之以脉、病、因、证、治五类,并附有图。书成,其母已辞世。李氏茹痛而更其名曰《永类钤方》。
《李中梓医案》
医案著作。明·李中梓撰。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书中体现出李氏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案语明晰。初未刊行,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中。
李中梓
明代医家。字土材,号念莪,尽凡居士。其父李尚衮为兵部主事。初习举子业,后因多病而自学并攻研医学,读书无数,尤注重张仲景、张元素之学。积五十年之经验,治病无不中,常有奇效。与明代名家如王肯堂、秦昌遇、喻嘉言等交善。其著作多为初学者所喜爱,计有《内经知要》二卷、《医宗必读》十卷、《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及《病机沙篆》,后三种曾合为《士材三书》。另有《药性解》、《伤寒括要》、《颐生微论》等,郭佩兰尝得其传授。
李中立
明代医家。字土强,号正字,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精于医,尤对本草有深刻研究,尝着《本草原始》十二卷,并有附图。对药物之生态、性味、采收季节、药材之特征等,多所研究,其附图多据原物写生绘成,有实用价值。
李中和
清代医生。字喜然,江西永丰人。其用药多奇效,治人甚众,人誉其为“叔和重生”。
李贽
明代哲学家、文人(1527-1602年)。知医,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因对理学公开抨击而受弹劾,后卒于狱中。着《养生醍醐》,现有刊本行世。
李知先
南宋医家。字符象,号双钟处士,陇西(今属甘肃)人。平常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尝以歌括形式论述《南阳活人书》,一证一歌或二、三歌不等,写成《南阳活人书括》,行于世。
李枝源
清代医家。字天和,号春江,上海县人。精研仲景之书,颇有心得,认为医道无出其右者,着《医学指要》,未见行世。
李振
清代医生。字显臣,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
李昭明
唐代(?)人,尝着《嵩台集》三卷,未见行世。
李则星
清代医生。山西临晋县人。精于《易》理,亦通医术,兼善巫术,凡治病多应手而愈。
李元忠
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赵郡柏仁(今属河北)人。知医。尝官至骠骑大将军、中书令、晋阳县伯。尝因母病而留心医药,研习多年,精其术。性仁恕,凡有疾者,求之无不应。
李元馨
现代医生(1893-1982年)。江西临川人。家为世医。元馨继承家业而精于医,行医六十余年,誉满全江西,为省内名贤之一。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研究员,江西省中西医学理事等多种职务,并任过江西省多届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