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艺术天地油画首页艺术资讯艺术百科 > 1 7、1 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

1 7、1 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

16世纪中叶以来,意大利艺术中的样式主义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风格,昙花一现。在一片沉寂中,罗马教廷为恢复教会的荣耀,开始招募各方艺术家到罗马来装点教会,企图将罗马变成基督教世界中最美的城市。这一运动大约开始于1585年,像100年前盛期文艺复兴一样,各地艺术家云集罗马,他们在这儿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一巴洛克风格。

所谓“风格”意味着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方式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的和谐一致,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风格的形成,当然是某一时代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人们可以根据风格判定作品的时间、地点和作者。

巴洛克(Baroque)-词源出葡萄牙语barroco-词,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外形有瑕疵的珍珠。17世纪用于艺术批评,泛指一种奇形怪状、矫揉造作的风格。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奉献给17世纪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用以区别17世纪不同于盛期文艺复兴的一种艺术。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从风格上考察,17世纪确实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的新风格,它无论在精神上和手法上同古典艺术都大相径庭。巴洛克风格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表现在建筑上,它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和谐与结构清晰的特点,追求结构复杂多变,配以大量雕塑和装饰的效果。在绘画和雕塑上,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追求稳定等原则,而是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构图等等。这种新风格首先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城,以后遍及欧洲各地,成为17世纪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正是各地招募来的有才能的艺术家在罗马创造的。不过这些人并非仅仅创造了巴洛克风格,在他们之中还形成了一些远远比过去大师的艺术更为丰富多彩的样式,其中有发扬盛期文艺复兴优美古典风格的艺术,也有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取材于普通人生活的艺术,还有强调戏剧性和装饰手法的艺术等等。

一、发扬古典美的卡拉奇及其追随者

油画:基督在旷野,画家:洛多维科•卡拉奇

油画:《基督在旷野》    画家:洛多维科•卡拉奇

当16世纪意大利样式主义风格盛行时,来自波伦亚的卡拉奇兄弟却并未追随这股潮流。他们反对矫饰作风,力图使文艺复兴的理性原则和古典美发扬光大,同时他们也倡导自然的写生。在他们的眼里,最完美的艺术就是保持古代艺术的古典美,综合文艺复兴大师的艺术,再加上通过写生而得到的自然生动的形象。因此,他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艺术原则,这些艺术原则体现在他们建立的美术学院和作品中。欧洲的学院派艺术首先产生于意大利,它是由卡拉奇三兄弟创立的。有影响的第一所学院于1590年建于意大利的波伦亚,称为波伦亚学院,实际上这只是美术学院的雏形。在这里,卡拉奇兄弟确立了学习程序和系统,注意对青年的培养,它有别于过去的作坊。以卡拉奇兄弟为代表的学院派,促进了欧洲古典绘画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学院派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建立学院的三兄弟中最有成就的是安尼巴尔•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年)。安•卡拉奇曾受到威尼斯画派和其他大师艺术的影响,从波伦亚来到罗马后,创作了一系列融合多种因素的壁画和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但有古典的美,也有17世纪的光线处理。如《法尔奈斯宫天顶画》(1601年)、《梳妆的维纳斯》、《哀悼基督》(1600年)、《吃豆的人》(1584年)等。

继卡拉奇之后,学院派画家还有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年),其作品有壁画《黎明女神》等。

二、卡拉瓦乔的写实艺术

油画:捧果篮的女孩,画家:卡拉瓦乔

油画:《捧果篮的女孩》  画家:卡拉瓦乔

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坛上,有一位同卡拉奇的艺术旨趣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他就是从北方来到罗马的艺术家中最有天赋的画家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da Caravaggio 1573-1610年)。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旨趣是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他不回避丑,也不遵循古典模式,不承认任何既定的法则,而是虔诚地描写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层生活中的普通形象,他是第一位把神圣的宗教题材用当代下层人民生活加以表现的艺术家。他的兴趣在于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物,认真仔细地刻画每一个细节,既不美化也不理想化对象。虽然他的作品大多冠以宗教的标题,但那实在是17世纪初意大利普通人生活的写照,这在欧洲美术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革新。在手法上,他大胆地处理光线,用光作为塑造形象、构图布局、突出戏剧性主题的重要手段。这对17世纪欧洲绘画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是“推开17世纪大门的人”,把遵循他的题材和手法的艺术倾向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卡拉瓦乔是一位像米开朗基罗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北意大利,自信心强,从不模仿大师作品。他为人粗野,性情暴躁,生活放浪,甚至打架斗殴,持刀伤人。一次因决斗杀死对手而逃离罗马,四处漂泊,37岁便客死他乡。

卡拉瓦乔的作品当时并未受到一般人的欢迎,只得到少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赞美。人们认为他的风格不适宜表现神圣的主题,也不喜欢看到一般平民的形象出现在绘画作品中,他们宁可接受那种更为理想化的形象。因此他不为当时人们所理解,但他的风格对后世的艺术家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卡拉瓦乔的作品主要有《召唤使徒马太》、《圣母之死》、《基督下葬》(1602年)、《女占卜师》(1590年)等。

17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家是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年),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刻家和建筑家。贝尔尼尼出生于那不勒斯,其父是一位画家兼雕刻家。他从小聪颖过人,心灵手巧,8岁时就开始雕刻作品,很早就展示了他的才能,赢得了声誉。大理石在他的凿子下,似乎变得像泥一样柔软可塑。他的雕塑热情奔放,动作性强,有旋风般的力量,非常富于运动感和戏剧性。他尤其突出的贡献是将建筑、绘画和雕塑结合为一体,在艺术表现领域中进行了新的开拓和创造,  “圣德列萨祭坛”便是这一创造的结果。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贝尔尼尼以其奇特的想象力设计增建了椭圆形大广场和柱廊,这些柱廊就像母亲拥抱孩子的双手一样从教堂伸向前方环抱着广场。广场上还设计有喷泉,柱廊上安放着100多个雕像,蔚为壮观。

油画:青年自画像,画家:贝尔尼尼

油画:《青年自画像》  画家:贝尔尼尼

贝尔尼尼不仅是雕刻家、建筑家,还是一位画家,甚至写作剧本,担任导演,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生活和艺术上始终一帆风顺,一生服务于教廷,为罗马的巴洛克建筑和雕刻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贝尔尼尼的主要作品除了《圣德列萨祭坛》和《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外,还有雕塑《阿波罗和达芙妮》、《大卫像》(1619年)、《四河喷泉》(1651年)、《普鲁托与帕尔赛芙涅》(1622年)等。

1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已远远不及法国,它不再占有领导欧洲艺术潮流的地位而让位于法国。这时意大利的艺术家大都是室内装饰家,绘制巨幅壁画或作一些装饰雕刻。18世纪的威尼斯画家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提埃波罗(G•B•Tiepolo 1696- 1770年)他是当时的壁画名家,不仅在意大利,同时也在德国和西班牙从事创作,他的艺术有巴洛克的影响,也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他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有大量壁画和天顶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第所作的壁画《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他以豪华的衣着,艳丽的色彩和有趣的古代故事来打动观众。此外,他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他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提埃波罗的画风相当自由洒脱,也十分华丽繁杂。因此有人认为他是罗可可风格在意大利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