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剧院的舞蹈教室里,穿着纯白色芭蕾舞衣的舞者们,正准备做舞蹈练习;有的少女正在整装,有的则心不在焉地看着同伴们。这是没有一点造作的练舞情形,就像是平常走过舞蹈教室时所看到的情景。
深受舞者的动作着迷的德加,一生的创作大都以芭蕾舞为主题。这幅画是德加在第一次印象派画展的同年,即一八七四年时创作的。这年,德加与莫奈。雷诺阿等人一起公开创所谓的[近代绘画];但德加并没有像其他画家一样从事户外创作,而这幅作品也不是他在舞蹈教室中写生完成的。德加在学院派的私人画室学画,大师安格雨是他最崇敬的一位画家;深受影响,他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透过写生以追求[光的表现],而是注重[形态]和[构图],因此他所有的作品都在画室中完成。
一八七三年,一位男中音歌手兼收藏家让巴提斯特福尔,委托德加画一幅[有关芭蕾舞]的绘画。画家在完成后,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满意,虽然福雨三番两次来催画,但德加却决定重画一幅;最后完成的就是这幅[舞蹈教室]。一八七五年,德加将这幅画交给委托人福雨。一八九八年,这幅画辗转为大西洋彼岸、纽约的佩因家族所收藏,后来与一九八六年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宛如停格画面般的作品,捕捉住舞者们日常练习的一瞬间;如果静下心来细听,仿佛还能听到舞者们的细语声及音乐声。
舞蹈教室,芭蕾舞画家的时代背景
一八五二年,拿破仑三世即位后,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逐渐转变成一个先进的都市;在这里曾举办过三次万国博览会,煤气灯照亮了夜幕下的街道,而艾菲雨铁塔、圣雷扎车站等新建的巨大的建筑,更使得街道景观焕然一新。顺着这股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艺术家们的兴趣也逐渐转向[新的事物]。
从前以宗教画和上流社会人物的肖像画为中心发展的欧洲绘画,此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变化;年轻的画家们希望画出自己所身处的时代气息。莫奈追求的是映在水面的光线,雷诺阿描写咖啡馆休闲的人们,而德加则从歌剧院的芭蕾舞者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绘画主题。德加喜爱在舞台灯光下表演的舞者,以及她们排练舞蹈时自然的情景;从这幅《舞蹈教室》起,画家便透过对舞者的描绘来探索当时的社会。
走向成熟期的芭蕾舞
十九世纪时,欣赏芭蕾舞对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们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享受;而演出芭蕾舞的歌剧院也成为他们的社交场所。此时的芭蕾舞正处于转变期,过去原以男性舞者为主的芭蕾舞,这时逐渐由装扮华丽的女性舞者担任主角;使用的题材则多是精灵和人的恋情 、异国的冒险故事等浪漫的芭蕾舞剧。一八七零年左右,舞作[哥培利亚]首演,将近代芭蕾舞带向成熟阶段。
出身中产阶级的德加经常出入歌剧院,他非常喜欢欣赏芭蕾舞,但是他的视线所注意到的不只是华丽的场面,还有舞者的肢体动作以及她们排练的情形。舞者们熟练的优美舞姿,引起画家的共鸣,于是他透过绘画来表现属于芭蕾舞者特有的美感。
抓住瞬间、经过设计的构图
据说这幅作品的背景是现在巴黎歌剧院的前身,亦即位于巴黎佩勒蒂埃街的歌剧院练习室;但是这幅名画并不是滑稽亲临现场绘制的。德加从以前去歌剧院时留下的印象,和许多在画室对模特儿所作的素描中,设计出最美的构图,而画出自然生动的练舞情景。
德加以出色的素描技巧,抓住了舞者的瞬间动作,这是受到当时正在流行的摄影技术所影响。热衷于摄影的画家对于相继能忠实地呈现出物象,以及捕捉画面的瞬间动态,十分欣赏,因此希望能将这样的效果表现在画布上。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舞蹈教室》终于诞生。画中人物的姿势,不是从希腊、罗马时代继承下来之肖像人物的静止姿态,而是把舞者正在跳舞的瞬间动作摹写下来,并把它画在画布上,赋予它一种如相片般的[瞬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