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保守派画家是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nguste Dominique Ingres)。安格尔诞生在法国蒙托邦,曾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和追随者。安格尔17岁来到巴黎,向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26岁去了意大利,在那里呆了18年,专心研究15世纪的绘画,尤其推崇拉斐尔。同时,安格尔还把自己的创作寄回巴黎,参加展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1824年,44岁的安格尔带着《路易十三宣誓》(The Vow of Louis XⅢ)回到巴黎,并与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一道展出于同一沙龙之中。至此,安格尔才受到了古典主义者们的热烈欢迎,并以浪漫主义的“敌人”的形象出现在画坛之中,确立了他的地位。
油画:凯罗琳里维勒小姐的画像,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的油画《凯罗琳里维勒小姐的画像》作于意大利求学初期。姑娘迷人的双眼,以及印衬在洁白面颊上艳丽的双唇,可以说是安格尔对这位15岁甜美少女的回应。安格尔最忌别人将他的作品描述成是哥特式(Gothic)的,他对各种特征的描绘算得上是各种美的概念的集中了,安格尔精心强调了这些因素。简单的几何构图被自然垂落的上等毛皮打破,暗色的草地及远山也都被用作映衬白色服饰,这些风景和少女的头部、双肩一起为引起我们对其面部的关注而被做了精心处理,外轮廓简洁、明晰。
古典主义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舍弃所有无助于主要效果的枝节细部,力求单纯,画中没有繁杂的的色彩,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短缩透视法,古典主义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赋予对象以高贵的美。在《凯罗琳里维勒小姐的画像》中,安格尔按照美的要求改变了形象,整个轮廓线高度提炼,充满了概括之美,所有多余的东西都被删除了,这种做法让画面显得更加协调。另外,除了素描的准确性、概括性之外,画面的色彩配置也非常精到,从整体布局到冷暖对比的精心安排,都引人人胜,令人回味不已,新鲜与纯净的色彩的确百看不厌。
在一般人的观点中,凡是画得极细极光滑,像肖像照片一样“应物像形、随类赋彩”的作品就属于古典主义,而且画面“没有”色彩,除了小心翼翼涂出来的“酱油调子”外别无所长,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误解。实际上,当人们站在原作前或面对较好的印刷品,耐心品味时,所有的疑虑都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油画:大浴女,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一生中所崇拜的偶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而且这也是安格尔艺术中的主要倾向。《大浴女》是安格尔当年在罗马完成的许多裸女形象之一,画家当时的年龄为28岁。细看这幅作品,我们发现安格尔从这个美妙的女子背部看到了使他激动的东西,那就是微妙的色调变化。半明半暗的色调在她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在这个背部的周围,是绿色的帘子、浅黄色调的肢体、白色的床单及白底带红花的绸子头巾,这些色彩配置加强了画面细腻的绘画性,与此同时,帘子与褥巾的褶皱又反衬出了画中女子平滑、柔腻的身躯。
安格尔精于形状的描绘和冷静、清晰的构图。看过《大浴女》,我们的确不难理解为什么有时甚至在跟安格尔意见不同时,其他画家也尊重他的权威性。在安格尔绘制女性裸体时,他主要着眼于线条的婉转、形体的洗炼和洁净,追求丰富而又微妙的色调变化。由于他把对象作为一个“美的形式”的体现物,依据理想化的要求再加以夸张、变形,因而往往也会降低画中人物的真实感。
油画:大宫女,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的艺术可算是一种唯美的古典主义。安格尔的一句名言是:“捕捉苍蝇,靠的是蜜与糖。”这意味着他力图用甜美的东西吸引和愉悦观众。安格尔深信希腊人说过的:“在所有的形中,圆形是最美丽的形。”为此他说:“美的形体——在这里一切都是富有弹性的和饱满的。”由于柔和的圆线,在人的视觉和心理的感觉上不受任何阻力,故能引起舒适的快感,安格尔在女性的柔软的肉体上,找到了这种“美的理想”,所以他下功夫最大,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的是裸女的描绘。有人指责说《大宫女》背部太长,比正常人几乎多了三节脊椎骨。但为安格尔辩护的人却表示:这完全出于对美的要求。我们不得不说这位“古典主义”的忠实信徒在其追求中也有某种浪漫的倾向。细看《大宫女》,我们发现:解剖学上歪曲和修长的胴体以及右手臂的线,其实是和画面纵轴上一点为中心的同心弧相对应,盘起的双脚延伸到了画面的对角线上,左膝盖恰好位于画面的中心。在她的姿态中,这种精致的几何学原理和充满幻觉的局部刻画(如两只脚及乳房的形状和位置),引起了观者无穷无尽的神思。在这里,弛缓与紧张,神秘与明晰,官能与高贵等微妙的二元化情绪被画家敏感地表现出来了。
安格尔的艺术实际是在新古典主义的洗礼之后又向前跃进了一步(尽管按照当时人们的观点,他的作品有许多越轨之处),但这正如丢伐尔所说的:“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
油画:洛哲营救安吉莉卡,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除了精致的女裸描绘,安格尔也画过不少神话和历史的大构图。在《洛哲营救安吉莉卡》中我们看到的是安格尔一贯冷静、清晰、优美的线条,虽是被缚之女,却依旧不乏庄重、和谐。不过,当这一习作挪到创作上之后,就有一些散漫、空洞、勉强拼凑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对美的一时追求从而忽视了对事件的感受所致,柔和之态加上惊诧的双眼,柔和就变成了柔腻。不过,安格尔这位用线大师却着实表现了线的简练与精确。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关于“线条”和“色彩”究竟哪一个是绘画的“主角”的争论,也成了古典派和浪漫派从技法到绘画观念上分歧的重点之一。
油画:布罗格利公主,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一生的创作题材大体有三:历史画、肖像画和女性裸体画。《布罗格利公主》是安格尔的肖像画代表作。安格尔笔下的女性脸部造型大都有“希腊化”的倾向,往往使观者联想到希腊雕刻,这在该画中亦有所体现。这位夫人看上去冷漠、端庄、华丽。白色长裙上的花朵画的一丝不苟,身上的首饰,沙发上的锦缎面料,大镜子上的边框也都精雕细刻,具有很强的质感。这些人微的精细刻画并不零乱,而是整体恰当,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或许正是安格尔这位“冰冷”的大师与热情奔放的德拉克洛瓦的对立,使我们有理由称法国巴黎为艺术的中心,因为,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艺术”一词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具有一种不同的含义,而这个发展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在巴黎。巴黎在19世纪欧洲艺术的首府地位,相当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和17世纪的罗马。1856年,这位坚持绝对准确描绘,鄙视即兴创作和凌乱无序的保守派画家安格尔,在76岁高龄时,仍以创作实践表明着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