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哲学 1
2
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
|
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
|
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意谓有与无、聚与散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
的。
|
|
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
理。
|
|
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运动和静止都是运动,从运动到静止,也是运动.意谓静是
相对的,动则是绝对的。
|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
的祸殃。
|
|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
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圣人思考再多,也会有错的时刻。成语“千虑一失”
本此。
|
|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
|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
呢。成语“坐井观天”本此。
|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喻当事人往往陷于主观片面,不如旁边人看得清楚。
此为成语。
|
|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
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
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
知之成。
明.王阳明《传习录上》
认识是行动的主导,行动使认识完善;认识是行动的
开始,行动是认识的完成。
|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符合自然规律的就能存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就会灭亡。
|
|
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此为成语。
|
|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逆顺不论成败,
论万世不论一生。
宋.谢枋得《与李羊吾书》
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作事,只考虑是非曲折而不考虑利
害得失,只考虑是否顺应民心而不考虑个人的成败,只考
虑千秋万代而不顾及个人的短暂的一生。
|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中是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和是宇宙最普遍的规律。
中:不偏不倚。和:和谐。
|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人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地步,由本身推想开去,就会感
觉到天地间的一切都安排得端正合适,万事万物都在正常
产生发展。意谓中和的修养,让人心平气和,冷静地对待
一切。
|
|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制的运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
|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能够跟自己不同的人调和,却不和人搞无原则的
苟同;小人只和与自己相同的人结合一起,却不能于不同的
人搞调和。意谓君子能行中庸之道,小人则不能。
|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