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民 > 医论
攻补思维的针对性
摘要:要避免攻补思维的主观性,看到了攻补思维的不定性,才能追求攻补思维的针对性。针对性顾名思义即是有目的正确地使用攻法与补法。攻是针对实证而言,补即针对虚证而言,癌症虚实与某些客观指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使用攻法与补法时,不但从传统中医的证候上看到变化,而且应该着重观察某些相差的客观指标的变化。
癌症中虚实夹杂证占一半左右,因此,攻补兼顾应是主要治疗方法。在癌症综合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等既以攻为主,则中药以补来配合,这已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病人对手术、放疗、化疗有不同反应,那是否应先了解一下病人的免疫、血液高凝、内分泌等功能紊乱情况,若偏低者,用中药扶正,免疫治疗,再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攻法,或同时使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在癌症中,既要看到癌肿,更要看到正气;既要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中医药各种治疗中摸索提高疗效,更要在综合治疗中打有计划的仗,针对性地安排攻或补的措施。其结果不但对中医现代化,还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有重大意义。
中医方剂的创造
摘要:中医方剂根据组成是单味还是多味药命名单方和复方。复方是从单方发展而来,它更能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中医复方虽由几种单味药组成。但其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药物的一作用来解释。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故称为综合作用。方剂的综合作用,就是各味药在配伍之后所产生的“合力”,而不是单是各组成药物的作用简单加减。所以说复方的研究是比较复杂的,但它较接近中医的临床实际。
(一)创造新方
鱼鸭汤是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大叶性肺炎基础上摸索出来的,其抗菌消炎力较强,乌贝散为近人王药雨所创制,试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取得良效。稳压汤系参照参附汤、独参汤抢救休克而设计。痰饮丸为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创制,功效温补脾肾,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痰饮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辨证为脾肾阳虚者。复方丹参注射液、冠心Ⅰ号方分别是上海、北京创制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专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新药。宫外孕方亦为活血化瘀方。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衍化而来。五虎追风散系山西永济县史传恩祖传验方,有祛风镇痉止痛功能,专治破伤风。冠心苏合丸是从《和剂局方》苏合香丸衍化而来,止痛效果好,速度快,大多数在半小时内发生止痛作用,有的服后顿觉芳香味沁而心痛在数分钟内即大大减轻、胸部有开朗舒畅之感。二仙汤系上海中医学院经多年临床观察,以本方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固本丸是中医研究院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新方,系由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加补骨脂、紫河车组成,有益气固表、补益脾肾、燥湿化痰等功效。
(二)中西药(方)配合组方
心肾阳虚、肾火凌心的心衰病人,有些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明显时,配合真武汤加减内服,往往获效,慢性铅中毒患者,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后的第2天尿铅即达到最高峰,且持续排铅时间也较长。有人用温阳利水复方加小量双氢克尿塞,治疗慢性肾炎水肿作对照,其退肿的作用,前者较后者为佳,用放射性碘配合中药海藻玉壶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锑剂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如配合八味地黄丸可以治疗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反应; 附子理中汤加减可以防治锑剂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胃肠道反应。以右归丸为基础并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可获得显著缓解效果。中医如升血汤之类可以防止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四妙勇安汤可以缓解因长期注射争光霉素引起的静脉炎和肢体疼痛; 生地扁豆汤与化疗同用可免于细胞免疫力下降; 活血化瘀中药与放疗同用,与单纯放疗相比,生存期大大延长,从而有助于提高疗效。
(三)实验研究
⒈药理学研究。药理学研究,有助于阐明方剂的配伍关系和探讨中医理论。方剂药理学研究,有助于剂型的改进,提高工艺改革,开拓某些药物的新用途,还有助于沟通中西医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
⒉病理及生化学研究。通过病理生化方面研究,对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原理得到进一步地阐明。
⒊微生物学研究可提高抑菌作用,减少抗药性的形成,并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解毒能力,减低单味药的毒性和副作用。
⒋药化学研究。药化研究与药理研究相配合,将有利于弄清方剂的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或有害部分,从而提高疗效。
恶性肿瘤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研究进展
摘要:恶性肿瘤患者暗红舌、青紫舌和舌脉异常的表现较为突出。在流行病学调查、初筛食管癌、辅助诊断肝癌、辨病分期、辨证分型、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经现代医学的原理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具偏酸性的舌面ph值,达呼吸性碱中毒程度的血气分析,血高铁血红蛋白的增加,舌尖微循环的瘀滞和血液流变学等表现。血液高粘状态紫舌者远高于非紫舌者,还观察到紫舌随免疫功能而变化。胃癌者暗红舌和青紫舌比例最高,舌苔随病情而变厚腻,脱落细胞、活检均观察到癌症患者的舌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变化。另外,在非舌望诊、穴位经络诊断、耳诊以及中药、针刺与胃镜、X线摄片等结合检查者,亦是对肿癌具有特色的一些诊断方法。
癌症患者舌脉异常有关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性别、年龄、病种、转移、舌质、舌苔、舌体、中医辨证、治疗情况、血液流变性、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因素,发现癌症患者舌脉形成除与舌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无明显相关关系外,与其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芎龙汤与地黄汤抗癌机理对比研究
摘要:作者通过测定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以及细胞突变试验等指标对比观察了自制芎龙汤(活血化瘀)与地黄汤(益气养阴)的抗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方对癌症患者血液流变性均有一定的双相调节作用,但芎龙汤对纤维蛋白原量和细胞沉降率高值组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地黄汤则无此作用;芎龙汤中含钙、锰、锌、锶等微量元素较多,地黄汤含铁较多;芎龙汤有较好的反细胞突变作用,地黄汤则没有这一作用。说明两方抗癌作用机理有明显的差异。
癌症防治必须中西医结合
出处: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
摘要:从三个圈到梅花型
本世纪初防治癌症的手术、放疗、化疗等三宝还是各自单独作战,则可比喻为三个不相连圆圈,本世纪中叶起,人们已认识到防治癌症必须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3个圈变为3个连环圈。在我国加上中医中药这一宝,又使3个连环圈加一座基变成扑克牌中的梅花型。充分发挥和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这是国外所无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有十大优势,兹对其中较为成熟的三大优势作一论述。
癌症免疫功能与扶正培本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系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致,其理论和临床研究在上世纪末已开始,至今仍方兴未艾,今后仍为攻克癌症的重点方向。机体免疫功能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两类。一般认为前者与病毒感染有关,后者与细菌感染有关。细胞免疫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研究均较深入,特别淋巴细胞可产生十余种淋巴因子; 而体液免疫目前仅知数种,在测定的客观指标上,反映细胞免疫功能亦比体液免疫功能多得多,前者有体内、体外两类试验均已作为检测癌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手段。作者通过近几年对癌症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认为:癌症虽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密切,但体液免疫功能亦起重要作用,故提出必须二者综合分析。癌症免疫功能分级与病种、性别、年龄、手术等因素,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意义,但与转移否、死亡存活有统计学处理意义。
癌症免疫学说就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这一组矛盾中,似乎更重视机体免疫细胞这一内因,这较符合辩证法则中内因是根本这一观点。而这恰恰与中医理论中正气是本,邪气是标这一观点相符。
作者自拟扶正方药:生地扁豆汤、生地黄精汤、滋阴片、棉酚片等,以免疫功能各项指标观察,可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上升、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总之,癌症免疫学说与中医扶正理论,无论从理论上,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均有相似之处,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和活血化瘀
血液粘滞诸因素为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因机理提供了重要资料,而这一点正是目前人们所普遍忽视了的。因而提出了癌症血液高粘学说,以至成为癌症发生发展的另一学说,作为肿瘤免疫学说补充和双足鼎立。此学说三个要点:癌细胞容易引起血液高粘;血液高粘又为癌栓创造条件; 药物抗凝可提高癌症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影响血液高粘的因素中,其中以血运播散最为重要。目前抗凝药物:改变细胞电荷、降低粘着力、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元、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直接作用於血管,等。
癌症血液高粘状态与中医理论血瘀证极为接近和相似。常包括在症瘕积聚之内。而血瘀证亦常为癌症成因和病理状态之一。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可从现代生物物理学中血液流变性诸项指标中测知。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在血浆中电泳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量、血小板聚集性等。作者曾检测癌症患者前六项指标,说明癌症转移者的血液粘滞度要严重得多。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法及其方药来改善癌症血液高粘状态成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如毛冬青、昆布具抗凝作用,丹参、鸡血藤、虎杖、夜交藤具抗凝与纤溶作用,并认为活血法类似抗凝,化瘀法相当纤溶。作者自拟活血化瘀方剂芎龙汤治疗后,血液高粘状态改善,这对防止转移、复发和延长生存期发挥了作用。
诊断癌症的微观化和宏观化的结合
防治癌症要“三早”,其中早诊断对彻底治愈癌症、或防止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及早发现要鲜明无误地鉴别出良性和恶性肿块及早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青紫舌和舌脉异常在防治癌症中价值越来越显得重要。用于辨病、分期;用于辩证分型;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等应用。特别其原理研究中,与微循环障碍;血高铁血红蛋白升高;舌面PH值改变,血液高粘状态;免疫功能紊乱;高碱血症;微量元素缺乏或增多;形态学改变等密切相关。逐步揭示出舌诊中的科学内涵,给诊断癌症於极为重要的补充。
防治肿瘤三大优势,中医中药配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减少其毒副反应。晚期病人中医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在“带癌生存”基础上,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癌症病人康复期以中医中药、气功、药膳等手段进行治疗,可加速病情稳定、预防转移、复发而达到痊愈,中医中药对癌前病变、对降低癌变率有积极预防作用。
紫舌病人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摘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舌诊,认为根据舌的变化,有助于了解体内疾病的性质及其进展情况,是辨证论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舌可分舌质、舌体、舌苔3部分:舌质的色泽变化有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等,而紫舌与“瘀血”的关系甚为密切,我们试从血液流变性这一角度,研究紫舌与非紫舌的分类,并对观察紫舌病人经过活血化瘀、补气化滞法治疗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分别测定全血粘度、血球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在血浆中的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含量等血液流变指标。应用活血化瘀、补气化滞的芎龙汤进行治疗。
体会
(一)舌诊在祖国医学的“四诊”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辨证论治中,常运用紫舌这一体征,来分析病情,合理用药,简便易行。在活血化瘀法的研究中,从现代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紫舌的原因和本质。
(二)紫舌有多种表现。舌两边紫、舌面散在瘀点者较少。舌面正常、舌下静脉粗张者较多,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仔细的观察。
(三)在五项被测定的血液流变指标中,紫舌组的血球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的秒数以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的平均值,均比非紫舌组为高。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解释血球压积的增加,说明血中红细胞成分多,血浆成分少,血液浓厚;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说明红细胞电泳率的下降,表面负电荷的丧失,使血球间斥力减少,易于凝集;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上升,意味着血浆成分变厚变粘,因而最终反映到血粘度的显著增高。紫舌现象是机体内血液流变指标异常化的结果和反映,祖国医学很早就把紫舌作为“血瘀”的体征,是非常合理的,舌质不紫者的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化的程度要轻得多。
(四)在五项被测定的血液流变指标中,全血粘度是一项衡量紫舌和“血瘀”的较好指标,一般情况下,全血粘度增高可以认为有“血瘀”存在。但不参认为全血粘度正常或稍低者,就没有“血瘀”存在。
(五)所涉及紫舌病人,尽管病种不同,但他们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化,这一点是共同的。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疗法,可能会得到相应的疗效。应用芎龙汤进行较长期的治疗,发现在舌紫程度改善同时,伴血液流变指标的好转,全血粘度、血球压积、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亦明显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也有所缩短,说明芎龙汤有活血化瘀、补气化滞作用。
恶性肿瘤和活血化瘀----附例分析
摘要:本文仅从恶性肿瘤与紫舌、恶性肿瘤的高凝状态以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恶性肿瘤与紫舌
紫舌为中医瘀血症的重要客观指征之一,恶性肿瘤的迅速生长往往引起体内气血流行失调而出现紫舌。把舌面正常、舌下静脉粗张(或称曲张、怒张、扩张)亦归入紫舌范围。《舌诊研究》指出:“青紫舌的色泽,主要来自粘膜下层血液成分或其动力学之改变,而与乳头或舌苔的关系不大,静脉压增高到一定程度,可使舌下两根静脉明显突出”。国外也有人指出:舌下静脉扩张是衡量门静脉高压的一项很好指标。我们运用血液流变性五项指标来分析紫舌(包括舌面正常、舌下静脉粗张)与非紫舌的差异。血液流变性五项指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在血浆中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含量。
(二)恶性肿瘤的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病人血循环处于“高凝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增多,特别是对于恶性肿瘤的转移,血凝学说已成为重要因素之一来考虑。
(三)恶性肿瘤的活血化瘀治疗
我们以芎龙汤治疗恶性肿瘤。从资料说明芎龙汤能降低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液粘滞度。芎龙汤组成:川芎、地龙、葛根、党参、炙密根(棉花根)。
中医中药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摘要:中医中药对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是众所周知的,已由大量资料所证实。至于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可以体内和体外两类为客观指标。
(一)药物筛选和动物实验。
(二)单味药 根据中药传统分类及现代药理研究可分以下5类:
⒈扶正类; ⒉活血化瘀类; ⒊多糖类; ⒋植物血凝集类; ⒌其它
(三)复方 分扶正方及攻补兼施方两类
⒈扶正方; ⒉攻补兼施方
中医中药对恶性肿瘤体液免疫状态的影响
摘要:(一)药物筛选和动物实验
(二)单味药
(三)复方
对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中医扶正就是提高免疫”。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看法。中医扶正药物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之分,各类药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特别滋阴与温阳这两类药物,在不少场合还可能是相反的。提高免疫应明确提高什么免疫?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在封闭因子这一体液免疫亢盛的情况下,显然是不能用扶正药来提高的。活血药、利尿药、清热药、逐水药、消食药等有此作用。从动物实验中可以看到小量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大量反而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二)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绝不能忽视,在研究中医中药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时,还必须检测体液免疫功能。从免疫工作的进展得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关系。
(三)对观察中医中药疗效指标的完善性须十分注意。
诊断疾病 在肝病中,舌诊的特点颇引起注意:“‘肝舌’者,均为不同程度之肝硬化患者……舌呈蓝红色,充血肿胀,‘肝舌’之显著程度似与肝硬化病变进行程度相一致,当肝硬化治疗后有好转时,‘肝舌’变化也停止,蓝红色变淡、舌体积缩小”。发现舌两侧青紫色斑块与肝癌的关系较为密切,在食管癌、贲门癌的晚期病人中,常见舌后段近舌根两侧有暗紫色瘀斑,此时病人已有明显的吞咽困难及恶液质。综上所述,青紫舌作为恶性肿瘤辅助性诊断指征之一是有用的,但是,青紫舌在肝胆系统疾病、各类心脏病及血管、血液病、妇科病等中均可见到。凡舌上有色素沉着,呈瘀斑状,特别舌上有出血点,血止后,难以吸收,亦会呈瘀点,所以用青紫舌诊断疾病必须谨慎。
指导治疗 舌象在病程演变中显示一定意义。急性起病时,舌质常是暗红、或紫红,或伴有瘀点、瘀斑,提示有气血瘀滞的见证。病情越重,则舌质血瘀的情况较重。通过治疗,病情好转者,舌质也均转为正常范围的红色。
判断病情及预后 认为,青紫舌和舌瘀斑的体征能越早消退越好。
紫舌分类
分成舌面散在瘀点、舌两边紫、舌面深紫、舌面淡紫、舌面正常但舌下静脉粗张共五类。
本质探索
酒毒可致紫舌,可能系酒精中毒引起门脉性肝硬化而出现“肝舌”。现知紫舌与发热、缺氧有关,上腔静脉郁血、门静脉高压、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循环衰竭、色素沉着、血中寒冷凝集素增高等,也均可形成紫舌。
综上所述,青紫舌与血瘀的关系密切,对癌症的诊断与判断预后有较大价值,与其它疾病的关系有待继续观察。今后需借助科学仪器弥补肉眼观察之不足。
舌象在防治癌症中的应用
摘要:在防治癌症临床实践中,应用舌象作粗筛、辅助诊断、辨病、分期、定位、分型、估计预后以及指导治疗。
癌症舌象原理
摘要:形成癌症舌象的原理亦是多方面的,可分以下几方面:
(一)血液粘滞度
(二)微循环
(三)细胞学
(四)血高铁血红蛋白
(五)ph值
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与活血化瘀治疗
摘要:本文对癌症患者作了血液流变性观察,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呈现血液高粘状态,通过血液高粘状态的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癌转移、活血化瘀治疗等均有一定关系。用芎龙汤治疗癌症患者,证实该方有改善血液高粘状态的作用。
攻补思维的主观性
摘要:癌症治疗方法众多,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及中医药等。由于手术、化疗、放疗能直接杀伤癌细胞,故一般称为攻法。免疫疗法系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癌能力,常称为补法。中药亦可分攻补两法,攻法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等,补法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是一概而论的偏见。其次是各自为政的分科,手术、化疗、放疗三者之间有机配合还较少。免疫疗法很少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最后是错综复杂的情绪。
攻补思维的不定性
摘要:攻与补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其含义虽有一定范围,但这不是绝对的。补法的助邪作用,亦使正气得补的效益降低。攻与补不能简单地手术、化疗、放射、中药等疗法相匹配。各种疗法使用力量与方式,均会使这些疗法的攻补特性有所变化,表现出攻补思维的灵活性、多变性、相对性与不定性。
治疗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思路与实践
摘要:肾病综合征中、西医治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靠大剂量激素。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长处是副反应极小,但取得疗效时间较长,如辨证不准确则疗效更差,这是其短处。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就在于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从而取得单纯中医、单纯西医所不能取得的疗效。因此,对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思路在于激素合并中药分阶段治疗。肾病综合病大剂量激素治疗一开始,即服用养阴、补肾、清火中药汤剂,大剂量激素治疗1个月左右,再加重补肾阴中药,当激素量减至维持量时,再配伍温肾阳中药,激素维持量一般仅用几个月左右可撤除,但中药治疗必须坚持服用半年至1年左右。
芎龙汤治疗癌症原理研究
出处:亚洲医药
摘要:自拟活血化瘀方剂芎龙汤治疗癌症20余年,取得良好效果。经原理研究发现:改善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有效率高;明显提高癌症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通过细胞突变试验,可见到中等度反突变功能。
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与免疫功能紊乱是转移、复发、恶化甚至死亡的病理两大原因。芎龙汤能改善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以及促进和恢复NK细胞达到免疫监视作用,同时下降CIC,清除异种抗原,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标。另通过细胞突变试验发现,芎龙汤有中等度反突变功能,因此,具有预防癌症作用,值得重视。
《黄帝内经》和癌
出处: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
摘要:《黄帝内经》全书中并无“癌”字,但包含着癌症的有关肿瘤描述还是不少,特别脉因证治的论述,当前在肿瘤防治中具积极意义。
(一)篇名。详阅《黄帝内经》,其中涉及肿瘤和《素问》数篇。
(二)病名。息贲、噎隔、积、积聚、瘕、血瘕、石瘕、伏梁、肠覃、昔瘤、骨疽、肉疽。
(三)病因。《黄帝内经》有虚邪、风、寒、热、暴扰、忧怒、食饮、虫等。
(四)病机。《黄帝内经》中有关肿瘤病机有阴阳、气血、津液、经络、五运六气等。
(五)症候。
息贲。即喘息上贲,与肺癌进入晚期淋巴结已转移症状相似。
伏梁。伏梁应指消化系肿瘤中肝癌、胰腺癌、肠癌等体征。
噎膈。噎包括食管癌在内的食管病变;膈指食管、胃接合部的贲门病变,包括贲门癌;反胃则指幽门处病变,当然包括胃癌引起的幽门梗阻。
石瘕、肠覃。类似妇科肿瘤自不待言,肠覃属肠癌,但亦可见妇科肿瘤。
(六)脉象。多见滑、急、缓、结、沉、坚等。
(七)预后。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伏梁”,此久病也、难治,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息贲预后差,死不治。伏梁居脐上预后差,居脐下预后尚好,其它的积、瘕、膈尚不见预后估计。
(八)治疗。治积条文中未一条体现辨证论治原则,第一条以导引配合服药,气功治癌恐源于此。第二条用针刺治疗。伏梁……不可动之,动为攻下,即不可误用攻下法,若攻之则发生小便阻滞之证。治下膈之针刺法,再加熨法。至於肠覃、石瘕、水胀亦用针刺法导下。由於《黄帝内经》详於针灸,而略於药物,故治疗中药物很少是应该有可理解的,但其关於肿瘤的一些治疗原则对当前治疗肿瘤还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