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霖 > 学术观点
施行针灸,勿忘辨证。情志致病,必取厥阴。脾胃为本,重视后天。
一、施行针灸,勿忘辨证
陈教授认为辨证论治,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二个内容,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起着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倘若废弃辨证而施行针灸,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将会象瞎猫逮鼠那样,事倍功半。他将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针灸临床的始终,使之每每在针灸临证时出奇制胜,取得良效。
陈教授指出:在临床上遇到不同的疾病,只要症候相同,或病在同一经脉,便可用同样的方法选穴治疗,而同一病种,其症候相同,或病不在同一经脉上,其治疗选穴方法也就不同。譬如:落枕与急性腰扭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若它的疼痛部位均在督脉经上,都可用人中穴治疗;若在太阳经上,皆可取后溪穴治疗。又例:失眠,虽然同是不寐,但其有:“心脾血虚”、“心肾不交”、“胃不和”等不同的症候,在治疗选穴上亦有所不同。如心脾血虚取神门、三阴交;心肾不交取神门、太溪、灸涌泉;而胃不和卧不安者,取足三里、阴陵泉、内关等穴予以治疗。
就辨证论治而言,在针灸临床上有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不同。辨经取穴是依据“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经脉循行规律,进行辨经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辨证取穴是以脏象学说为基础,《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通过四诊、八纲进行全面分析,归纳,然后选穴配方。因此,脏腑疾病到辨证取穴为主。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虽是两种方法,但在临床上又不能截然分开,对于某些疾病则应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互变,才可求得取效迅速,运用灵活。
二、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愁忧恐”也。情志不遂虽可影响到五脏六腑,但主要与心,肝关系最为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喜怒是最易出现的情志病变。 “喜伤心”、“怒伤肝”,心肝多为情志所伤。心肝两脏,归经皆为厥阴、手足厥阴经气相通,因此凡临床见到情志不和,或症在心、肝,兼有情志异常者,取厥阴经穴予以治疗。其中疏肝必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与之相伍。太冲为肝经之原穴,脏病取原。肝气郁结,太冲取以疏肝理气;肝血瘀滞,太冲取以化瘀消滞。内关为心包经络,通于三焦,三焦主气。厥阴主血,内关可兼施。内关又通于阴维,有宽胸理气之功。太冲、内关相配,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厥阴头痛,乳痈,肝郁犯脾之泄泻、呕吐,肝胆湿热之胁痛等,多与情志有关。
三、脾胃为本,重视后天
“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为人的先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 “气血生化之源”,为人后天之本。精者,乃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为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物质基础。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生化而得。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全仗于先天之精的煦蒸。在临床上,应多注重补益人体的后天。陈教授认为,人之生,先天之精已成,而后天之本当善调之。饮食入胃,脾胃健运,则水谷得化,精微得输,五脏得养,人体得充。即所谓“胃气壮,五脏六腑之气皆壮也”,故对一些体弱,消瘦失眠等属气血生化乏源,精微不足,无以充养者,多以脾胃入手。尤其当患者年逾不惑之时,人随时日而年长,体力则随之耗散,当充其后天,生其气血,调其阴阳。对消化系统疾患不仅从脾胃两经论治,又对某些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患者,亦重视调理脾胃。因为脾胃健运,生化有源,气血旺盛,则诸疾痊愈有望。真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