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当代名医庞泮池>庞泮池运用标本兼顾法治痛经经验
 
中医名医大全



 庞泮池 > 论文

庞泮池运用标本兼顾法治痛经经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6;(1):11

摘要:

1 审证求因固其本

庞师认为,痛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症状,而是一个周期性发作的病症,治“痛”必须审 证求因,标本兼顾,“痛”时治标,“不痛”时固本,贯序用药,才能根除病痛,诚如《素 问》所曰“治病必求于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对于“原发性痛经”,常见于 年青女性,大多伴有子宫或宫颈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庞师认为,此乃先天不足,肾气 未育,肝血不旺,胞宫失于润养,临经易受寒邪侵扰;或胞宫发育欠佳,气血不循常道,脉 络阻滞,不通则痛。故“大补肝肾,调养气血,促进胞宫胞脉的发育”为固本之要。临床常 用仙灵脾、巴戟肉温宫助阳,温而不燥;菟丝子、肉苁蓉、黄精补肾填精,补而不腻;生地、 熟地、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益肾;或以“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 经后连服至下次月经前,胞宫虚寒者加桂心、吴茱萸以温通经脉;气血失畅者加当归、川芎 、制香附、小青皮以条达气机, 于“继发性痛经”,常见育龄女性,大多由于器质性疾病 所引起,如“内异症”、“盆腔炎”等等,庞师认为,此类病症较复杂,可由房事不慎,人 工流产或情志不畅造成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热瘀互结,日久症聚下焦,冲任瘀阻,治本关 键在“理气活血,清热化瘀,软坚散结,疏通冲任”,“使症化气顺血畅,痛经自愈,临床 常用炙鳖甲滋阴潜阳,破瘀消症;石打穿、夏枯草、生牡蛎软坚散结;炙乳香、炙没药、米仁 、桃仁化瘀止痛;丹皮、丹参、败酱草、红藤清热化瘀消炎;尤其是血竭一味,能活血止血, 行气止痛,主治症瘕引起的血崩腹痛,作用颇佳;如肝气郁结可加柴胡、郁金疏肝通络止痛 。

庞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证实治疗痛经,先探病由,审因而治求其本,确能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并使之愈而不易复发。

2 寓补于通治其标

痛经,在临床上可由于气滞、血瘀、寒凝、阳虚、气血不足所致。多见痛甚拒按属实, 喜温喜按属虚。经血夹块,下血痛减属血瘀,腹胀乳痛属气滞。庞师认为,临床症状虽分虚 实,但实症所见无几,大多为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或本虚标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 经行腹痛》中“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 ·月水来腹痛侯》中“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 损伤冲任之脉”。如年青女性,本身禀赋不足,经前贪冷感寒,得热或下血痛减,治疗应以 “通”为大法,但如强攻猛进,则欲速不达。庞师强调,必须“寓补于通”中,在滋补肝肾 的基础上,合用“温经汤”加减。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调经;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吴 茱萸、小茴香温经散寒;丹皮、牛膝活血散瘀;桂枝改桂心,庞师认为,桂枝走四肢,肉桂温 脾肾,桂心能入下焦盆腔,为温经止痛的一味良药。下血不畅者,加泽兰叶,茺蔚子活血去 瘀不伤正;乳房胀痛者加制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兼调经;膜样痛经,加花蕊石促进子宫内膜 脱落。又如内有症瘕宿疾之患,久病成症,症痼为害,使气血愈加不通,恶性循环,多见月 经量多如冲,夹血块,腹痛随经量增多而加剧,血去气脱,久则气血必不足,庞师认为,治 疗此症应遵循《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之意,攻补 兼施,特别是经期要注意扶正。用“四物汤”加炙鳖甲、炙乳香、炙没药、生茜草、艾叶、 延胡索、徐长卿共奏补血滋阴、软坚消症,行气活血止痛之效,重用徐长卿30g具有镇静 作用。情志不畅加柴胡、郁金;下血块多,加桃仁红花牛膝、失笑散;便秘加瓜蒌仁、制 大黄,后者泻热通腑,且有清热消炎之功。

庞师谓,此类患者病程久矣,治疗要有耐心,只要辨证确切,就要坚持用药,攻补适时 ,缓图其功。

3 守常达变求其功

明·张介宾曰:“用药处方,最宜通变,不当执滞也。”对于痛经的疑难病例或久治不 愈者,庞师还有一些打破常规的独特经验,如对“内异症伴盆腔炎”的顽固痛经,临症见经 行小腹疼痛抽紧,出冷汗,月经量多,下血有块,舌黯红,脉弦紧或细数,庞师认为,此症 除瘀之外,另有寒邪作崇,或一味清热化瘀消炎,过用寒凉,使阳气受抑,导致气血愈加凝 滞。此时应舍脉从证,活血化瘀佐以温通阳气,驱散阴霾,用吴茱萸配桂心温阳散寒;艾叶 、小茴香暖宫止痛,往往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又如腹痛喜温,口干舌红之下寒上热之症, 庞师善于寒温并用,吴茱萸、桂心、艾叶温下焦虚寒;丹皮、赤芍、生地清血分之热,寒热 相济,相反相成,临床亦收效颇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