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韵律知识 >> 诗经
诗经
    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代学者奉为经典前称为“诗”、“诗三百”。收入从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作品都是配乐的唱词。最初的编辑者可能是朝廷的乐官。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乐调,又称国风,就是各诸侯国土风歌谣,大多为民歌,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是《诗经》中最重要部分,分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计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计105篇,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计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各部分产生的年代很难具体确定,大体上说,《周颂》全部和《大雅》大部分为西周初期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为西周后期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从《诗经》的内容看,雅诗和颂诗虽然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如周颂中《武》、《桓》、《臣工》、《丰年》等篇对武王灭商的颂扬,对春夏祈谷、秋冬谢神的祭歌,展示了当时的历史画面和生产情形;大小雅中的不少诗篇,如《生民》、《公刘》等篇,不只单纯颂扬祖先与神,开始注意对社会生活的描写。
    后期的诗作艺术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不仅篇幅加大,句法整齐,语言通畅,而且比喻生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采薇》、《何草不黄》等篇)。《国风》中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2500年前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如《七月》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血泪生活;《伐檀》描写了伐木者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的愤怒斥责;《硕鼠》更把那些剥削者比作大老鼠。《式微》、《击鼓》、《扬之水》等诗篇还反映了劳动人民负担的沉重的徭役、兵役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歌占有较大的篇幅,既有反映妇女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不合理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谷风》、《氓》),也有表现青年男女健康、乐观的恋歌(《溱洧》、《静女》、《木瓜》等篇)。此外,不少民歌是揭露、讽刺诸侯贵族之作,尖锐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秽行,鞭挞了他们的丑恶灵魂。《国风》不仅表现劳动人民对现实的认识和爱憎,而且以其简朴的语言描写,朴素生活画面的展示,大量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前人概括的《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作的生动性、鲜明性和艺术的感染力;语言的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也使诗歌有了较大的艺术效果。《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所具有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给中国文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使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歌词 律诗 绝句 古诗 乐府 满江红
小重山 贺新郎 沁园春 菩萨蛮 西江月 清平乐
采桑子 如梦令 减字木兰花 蝶恋花 渔家傲 忆秦娥
暗香 念奴娇 临江仙 浣溪沙 浪淘沙 水调歌头
卜算子 六言诗 自由诗 十四行诗 一剪梅 永遇乐
醉花阴 昭君怨 江城子 虞美人 水龙吟 齐天乐
鹧鸪天 竹枝词 谒金门 眼儿媚 生查子 鹊桥仙
点绛唇 踏莎行 好事近 南乡子 桂枝香 青玉案
诉衷情 八声甘州 抛球乐 怨王孙 杂言诗
翠楼怨 散文诗 楚辞体 诗经
杨柳枝 望江南 唐多令 渔歌子 捣练子 乌夜啼
长相思 喜迁莺 阮郎归 应天长 风入松 本兰花
破阵子 调笑令 八六子 南歌子 扬州慢 酒泉子
女冠子 更漏子 天仙子 行香子 何满子 摊破浣溪沙
巫山一段云 少年游 雨霖铃 望海潮 定风波 武陵春
瑞鹧鸪 声声慢 瑞鹤仙 一萼红 兰陵王 石州慢
洞仙歌 摸鱼儿 苏幕遮 御街行 六州歌头 天香
六幺令 南浦 疏影 满庭芳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