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当代名医唐汉钧>案二、甲状舌管囊肿
 
中医名医大全



 唐汉钧 > 医案

案二、甲状舌管囊肿

施××,男,17岁

初诊:1995年11月21日。主诉:发现颌下肿块1周。患者1周前无意中发现下颌部有一肿块,余无不适。查体示:颈前区正中线、舌骨下方触及一约2×3cm2圆形肿块,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之有囊性感,无压痛,并能随吞咽或伸舌、缩舌运动而上下活动。舌淡红,苔薄白,脉濡。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证属:脾虚痰凝。治拟:健脾化痰,理气散结。

药用:太子参30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5g 姜半夏9g 夏枯草9g 海藻12g 苏梗12g 丹参30g 黄芩9g 生黄芪30g 银花12g 连翘12g 生甘草6g

次诊:1995年11月28日。颌下肿块未见明显变化,余无不适。舌尖红,苔薄白,脉濡。再拟前法加减。前方加玄参12g 象贝母9g

三诊:95年12月23日。守方服药近一月后,颌下肿块缩小至约0.3×0.3cm2,余无不适。舌尖红,苔薄白,脉濡。再拟前法加减。

内服:太子参30g 白术15g 茯苓15g 黄精15g 生黄芪30g 黄芩9g 陈皮9g 象贝母9g 全瓜蒌9g 丹参30g 苏梗12g 夏枯草9g 银花9g 白花蛇舌草15g 生甘草6g。

四诊:96年3月2日。患者守方服药两月后,颌下肿块消失。嘱再按原方服药半月以巩固疗效。

按:本病为一种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性畸形,因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在颈前区中线上形成先天性囊肿。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唐师认为本病在中医辨证为脾虚痰凝。脾的正常功能为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运化无权,水湿不能得以正常敷布,聚而为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治以健脾化痰,理气散结,脾健则痰无由生,痰化则病灶悉除,此所谓标本兼顾之法。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