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 > 论文陆德铭治疗疖病经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5:22(2):58~59
摘要:疖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皮肤病,多缠绵不愈,甚至迁延十几年。一些患者虽叠用中西抗炎解毒之品而仍不易根除。陆德铭教授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介绍如下。
1.气阴两虚为本 湿热为标
一般认为,疖病的发生,大多因热毒湿邪交蕴,搏结缠绵于肌肤而成;西医也认为疖病具有多发性、反复性,由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然而临床应用抗菌或清热利湿等重在祛邪的方法,虽能取效一时,却难以控制其复发。陆师认为主要在于对本病的本虚标实的实质认识不够。疖病的致病因素虽然是外来的葡萄球菌感染,但发病与否,则与局部皮肤抵抗力的下降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抵抗力下降,一些病人甚至于轻微的皮肤搔破或擦伤,都可导致疖病的发生。《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本病与卫气虚弱密切相关。卫气虚弱,则玄府不闭,外来邪气留连不去。另一方面,由于外感湿热火毒,火为阳邪,长期反复发作,势必耗气伤阴。卫气虚则不能御外,阴液伤则不能润养肌肤,愈使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疾病缠绵不愈,难以根治。
再以病机言,疖病之发生大致有二:一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气虚,又感湿热暑邪,搏结缠绵于肌肤,日久反复不愈而伤阴液;二为久患消渴、肾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耗气伤阴,气不卫外,阴不润肤,易感外邪,蕴阻肌肤。可见,气阴二虚是疖病反复发作的内在根源,湿热火毒是发病的外来致病邪气,本虚标实是疖病的发病实质。
2.治在益气养阴 重用黄芪
基于上述认识,陆师对疖病的治疗重在益气养阴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根据病情,适时辨证选用清热解毒化湿之品。临证时,常以生黄芪、生地为主药,以黄连、黄芩、厚朴、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化湿;佐以赤芍、丹皮、生山楂和营凉血;皂刺托毒外泻。便秘加生大黄;火毒炽盛加生山栀、银花、连翘;病变在面部伴皮脂分泌增多,加防风、苦参。随着湿化热解,逐渐减少清热解毒之品,适时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枸杞、天花粉等养阴益气药,并渐次加大生黄芪的用量。陆师尝谓,疖病清热解毒仅是一时之计,益气养阴方为收功之本。
陆师特别强调生黄芪一味药在疖病治疗中的应用,他认为,玉屏风散为内科治疗表虚卫气不固自汗的名方,而疖病之卫气虚与此相同,可以异病同治。玉屏风散中以生黄芪为主药,对此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因此,陆师特别指出,生黄芪的运用应贯穿疖病治疗的始终,临床上运用黄芪应观察舌苔,苔薄或苔薄黄腻者,只要食纳可,仍可应用。在剂量上,认为只有重用方能起效,剂量由15g开始,渐次加大,需至60g以上方可使疖病的复发逐渐控制。现代药理的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免疫双向调节功能,研究还发现,黄芪能够增加小鼠嗜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并能够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养阴药物生地、玄参、女贞子、枸杞子、麦冬、天花粉等也有类似的免疫调节作用,这些药物的配合应用,增强了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疖病,防止其反复发作的目的。
3.强调忌口 注重调护
由于本病顽固,极易复发,因此,陆师认为,即使经药物治疗后,皮损不再新发,仍须坚持服药3个月,以巩固疗效,增强卫气固表之力,3个月内如不再有疖肿出现,方为治疗结束,一般不再复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陆师还十分强调疖病患者必须忌口。鱼腥发物,如海鲜、淡水虾、蟹、竹笋、毛笋等,都必须严格控制,不可在治疗期间食用,一旦食用上述食物后常使病情反复,使治疗前功尽弃,即使在巩固治疗期间亦须严格忌口,其它如辛辣、甜腻之品也需适当节制。肉类中须忌口猪头肉、羊肉、狗肉等。
本病的反复不愈性,也使局部的治疗调护成为关键。在外治上,一般不主张外敷油性药膏,容易使局部毛孔排泄不畅,邪毒内蓄,加重病情,故如确需外治,也多主张选用三黄洗剂之类的溶液外搽。同时经常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也是防止复发的要点之一。此外,在临床上当疖肿消退之后,陆师还常嘱患者以75%酒精轻轻搽拭,他认为最虚之处即是容邪之处,外用75%酒精,既可以起到杀灭局部病菌的作用,又可以经反复搽拭,促进局部气血流畅,提高局部皮肤的抗病能力。总之,经上述医护相结合的治疗,疖病大多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