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当代名医张重华>(五)鼻蕈
 
中医名医大全



 张重华 > 证治经验:

(五)鼻蕈

鼻蕈,现代医学称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医本无鼻蕈之名称,根据“耳蕈形类初生蘑菇,头大蒂小”之论类推而命名之。鼻蕈,其性质虽为良性肿瘤,西医以手术切除为原则,但手术后极易复发,以致不少患者经过多次的手术,为了切除病灶,常行大范围的根治术,广泛手术影响功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另外,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还有10~20%的癌变率,更需提高警惕,尤其多次复发,要引起足够重视。基于鼻蕈的特征及西医治疗的局限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即术后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全身调整,从而达到预防鼻蕈复发和癌变的目的。临床亦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在这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据临床体会,本病治疗有以下几个要点:

1、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西医治疗鼻蕈的要点是尽可能彻底切除病灶,防其复发和癌变,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经病理证实或高度怀疑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时,常采用鼻侧切开术,但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大、创伤也大,术中出血多,有时还需输血,并有不少后遗症、并发症,如面部永久性瘢痕影响美观,鼻腔宽大,干燥,易出血,或有头痛、永久失嗅等功能丧失,且不少患者仍免不了再发,多次复发,癌变的可能性亦愈大。因此,采取鼻内径路或上颌窦径路作鼻腔、鼻窦肿瘤切除,尽量选择手术范围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创伤小,对功能损害小的手术方式,达到同样根治肿瘤的目的。如鼻内窥镜下手术、显微镜下手术及其它先进的手术仪器下手术,术后服用中药也是有相当作用的。但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术前充分了解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再确定采取何种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2、辨证施治,整体调整,扶正祛邪并举

以中医整体学角度言,鼻蕈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肺、脾、肝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赘瘤。中医中药调整肺脾肝三脏功能,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减少复发,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癌变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病因病机,使用消瘤基本方:天花粉、浙贝母、木馒头、仙鹤草、炒荆芥、山慈菇、生白芍桔梗、生甘草

(1)临床应用时,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

①肺气失宣,痰湿阻滞:治拟宣肺理气,化痰散结,基本方加藿香、陈皮白芷、生苡仁等。外邪入侵,滞而不去,肺失宣通,气机不畅,津液凝滞,痰湿内阻。加用藿香、陈皮理气化湿,宣通气机,白芷利湿排脓、宣通肺窍,米仁加强化湿作用。若湿热偏甚,脓涕多,鼻塞重,加皂角刺、黄芩等。

②脾虚失运,痰湿积聚:治拟健脾益气,化痰散结,基本方加太子参、茯苓、炒白术、淮山药、熟米仁等。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凝滞经络,结聚而为赘瘤。加参、术、苓、山药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肺气得以宣畅,且脾为后天之本,脾气旺盛,气血生成充沛,正气得到扶持,达到祛邪外出及邪不能入侵的目的。

③肝气郁结,血瘀痰凝:治拟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基本方加夏枯草、白蒺藜柴胡僵蚕等。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脾失健运,肺脾气滞,血瘀痰凝而成赘瘤。用柴胡疏肝理气,夏枯草、僵蚕加强化痰散结、软坚消肿作用。

④阴虚肺燥,鼻窍失养:治拟养阴润燥,基本方加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旱莲草、女贞子、百合等。素体肺肾阴虚,鼻窍失养,阴虚火旺,灼津炼液为痰,气道不畅,痰瘀互结,赘生为瘤。或术后气血耗伤,鼻窍肌膜失于濡养。沙参、麦冬、玄参、旱莲草,女贞子均有滋养肺肾之阴作用。

(2)用药宜平和

鼻蕈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成,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治疗也当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功,缓缓调治,以提高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渐渐消去致病因素。一般建议先服汤药半年以上,再用成药(大补阴丸)或单方(山慈菇加川贝母等分,蜂蜜调服)调治。因此,对于长期服药者,还需顾护胃气,保护脾胃功能,药性宜平和,剂量不宜过重,或适当加入悦脾和胃之品。肝旺者慎用重镇,养阴忌用滋腻,健脾理气避温燥性烈。

(3)剂型改革与机理研究

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在总结经验方的基础上,改革剂型,制成中成药。收集有效病例,寻求客观指标及依据,探讨本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1)提高免疫力,(2)杀灭病毒(3)抑制细胞增殖。进一步机理研究。

 

 

返回目录